APP下载

西部少数民族临床医学大学生在康复医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2014-07-13杨惠玲曹江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少数民族医学

杨惠玲, 曹江勇

(新疆医科大学1第五附属医院医保办, 2人事处, 乌鲁木齐 830011)

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合格应用型医学人才为契机,康复医学科于2010年2月-2011年8月对少数民族临床医学学生进行新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新疆医科大学后博学院临床医学2009-1班100名临床医学的学生为传统教学组,以临床医学2009-3班102名学生为问题引导式教学组。

1.2教学方法

1.2.1 传统教学法 讲授法:板书和多媒体授课。实验课中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最后教师带学生看病人。

1.2.2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 (1)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准确把握教材,从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入手,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创设有益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1]。(2)教师精心挑选病例,先在课堂上形成一种问题情境。(3)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将自己所学到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病例中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4)学习采取小组的形式,由教师予以指导,最终制定一套完善的康复评定和治疗方法[3]。(5)最后老师示教典型病例的康复评定和治疗方法。其实施过程:问题启动→引导探索→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总结回报→教师总结评价→典型病例示教。

1.3评估方法通过平时回答问题情况、理论课考试、疾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方案制定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学生的理论课考试情况、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两组学生平时回答问题情况比较、疾病的康复评定方面、疾病的康复治疗制定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问题引导式教学组理论课考试与传统教学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1);问题引导式教学组在平时回答问题情况(χ2=22.18,P<0.05)、疾病的康复评定(χ2=12.76,P<0.05)和治疗方法制定方面(χ2=23.6,P<0.05)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4。

表1 两组学生理论课考试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学生平时回答问题情况比较/例

表3 两组学生在疾病的康复评定方面比较/例

表4 两组学生在疾病康复治疗制定方面比较/例

3 讨论

回顾近20年我国高等院校深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课堂教学多是6个固定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科→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在这种模式的支配下,课堂的教学形式表现为老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主,以系统传授科学知识为目的,虽然能使学生储蓄一些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应付理论考试。但站在教育发展的角度看,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当今的康复医学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需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为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水平,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我科在教学中融进了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这种模式着眼于打造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发动者和合作者[4]。通过问题系列,营造一个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的问题环境,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同时重视医学思维方法的渗透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习从封闭走向开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反思问题,延伸问题,使学生在疾病康复评定和治疗方面更加完善。本研究结果显示,问题引导式教学组理论课考试与传统教学组无明显差异(P>0.05);问题引导式教学组在平时回答问题情况、疾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方法制定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遵循的基本原则:(1)问题情景原则。疾病问题是医学的心脏。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阶梯问题系列,创设思维情境,通过营造一种问题氛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让学生扮演解决问题的主导者,从而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5]。(2)主动学习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而教师的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新的知识,做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发动者和合作者。(3)应用意识的原则,学生在掌握基础医学和康复医学知识后,会用医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分析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适应实际临床工作的需要[6]。(4)反思求异的原则,要求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在归纳总结的同时会反思、求异,善于发现和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讲授康复医学几年的教学中得出以下几点体会:(1)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汉语教学应尽可能使用通俗、简单、准确的语言讲述课程内容,尽量避免授课内容过分术语化。康复医学的理论知识多采用板书、多媒体,使授课内容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2) 要求教师能灵活机智地驾驭课堂,能把握学生的思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给予剖析、评判和处理,不能回避;教师要有坚实的知识功底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必须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素养,加强继续学习自觉性。(3)大学教师应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有一个清楚的定位,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教师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从大量教材内容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教师不仅要把教材看懂,更是要挖掘出教材中的精髓内涵,这样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讲起课来就简单,而且能够讲在点子上。(4)关注情感认知,要与学生有深厚的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5) 当教学有课程实践或课程设计内容时,授课教师尽量把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安排在一起完成临床技能实习课,加强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对于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表现,教师应适时地予以肯定或表扬,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课堂真正“活”了起来,学生真正“动”了起来。教师既要善于吸收现代教学手段,也要发扬传统教育的优秀思想和方法。教师进行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学,才能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真正高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冉春风,白淑杰. 少数民族医学学生实践教学的分析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0,32(18):36-38.

[2] 朱燕,严隽陶.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学四年制理学学士培养实践[J].中国康复,2009,12(4):42-45.

[3] 尹仕红.小组讨论法对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教育学术月刊,2010.32(6):21-25.

[4] 李红军,王萍. 少数民族学生在康复医学教学中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应用[J]. 大学教育科学,2009,13(8):136-139.

[5] 王自曦,陈萍. 浅谈少数民族学生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J]. 大学教育科学,2009,13(6):13-16.

[6] 王升.讨论主体参与教学价值[J].中国教学学刊,2009,7(8)23-26.

猜你喜欢

理论课少数民族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医学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生命科学类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