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司马相如和扬雄作品中出现的同类人物

2014-07-13谢秋菊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400020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0067

名作欣赏 2014年17期
关键词:扬雄司马相如天子

⊙谢秋菊[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400020;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0067]

论司马相如和扬雄作品中出现的同类人物

⊙谢秋菊[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400020;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0067]

文风相似的司马相如和扬雄,作品中出现了共同的人物创作元素,有冯夷、偓佺、祝融等神仙人物,逢蒙和羿氏类的射手或勇士,宓妃、青琴等女性人物,还有三皇五帝等远古部落首领人物。真实与虚幻的人物共同出现在二人赋作中,主要是为了迎合天子、劝谏天子,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他俩雄奇壮丽的赋风。

司马相如扬雄赋人物

司马相如和扬雄都是辞赋界的英杰,刘勰评价他二人:“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子云《甘泉》,构深玮之风……凡此十家,并辞赋之英杰也。”①扬雄早期创作模仿司马相如,“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②。二人作品都同样出现过的人物,神仙类的如西王母、祝融、宓妃等,勇士射手有逢蒙、后羿等,而三皇五帝则反复用来讲述作为天子的表率。他们的作品中既有纷繁芜杂的奇珍异宝、飞禽祥兽,也有天上地下、眼花缭乱的各路神仙及历史人物,在纵横交错的空间中,人与物相互交织,众多或实或虚人物的存在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共同构筑成他们雄奇壮丽的文风。

一、神仙人物,架虚行危

神仙是司马相如和扬雄作品中描写较多的人物。经统计,司马相如作品中的神仙人物有二十一人:灵圄、、青琴、宓妃、真人、太一、陵阳、玄冥、含雷、陆离、湟、征北侨、羡门、岐伯、祝融、勾芒、冯夷、风伯、雨师、玉女、西王母。司马相如笔下的神仙多是为人间的帝王——汉武帝服务的。《大人赋》中的神仙描写最多,此赋极力模仿屈原的《远游》,将武帝比作“大人”,写他的一次声势浩大的远游行动:乘着副虹,载着云气,拖着彗星做的旌旗,驾着应龙、象车上天登极,让五帝作向导,让众多的神仙当臣子和随从,途中拜访了唐尧和女娲,遍览八,渡九江、越五河,惩罚了风神和雨神,见到了满头白发的西王母,最后乘车归来。本来虚无缥缈的神仙,在《大人赋》中似乎成了真正的活人,难怪武帝读后,有飘飘然游于天地之间的感觉。

《西京杂记》卷二记载:“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将现实的场景增添虚幻的想象,神仙元素及虚构鬼怪的加入,使得司马相如与扬雄的作品表现出架虚行危、控引天地的审美意旨。

二、猎手勇士,为君所驭

天子狩猎时的盛况是司马相如和扬雄作品中着力描绘的重点。打猎时驾车名师、出名射手自然不可缺少。司马相如《谏猎疏》对汉武帝喜欢狩猎的爱好进行劝导,言在打猎的时候突然遇到异常凶猛的野兽,即使有乌获那样的大力士在旁,有曾经学箭于后羿的逢蒙那样的射箭本领,也因时间紧迫,来不及施救了。《子虚赋》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作者假托子虚之口,言楚王在山势陡峭、土石奇异、草木丰沛、野兽奇多的云梦泽带领众人打猎的场景,借此夸耀汉朝的物产与人杰。人物的出场都是为了配合描写楚王的威势:阳子和纤阿是护驾和御车的好手,经他们精选的“”“遗风”马驾的车,可谓快、准、狠,速度快,打猎准,驰骋毫无顾忌。专诸这样的勇士是楚王麾下打猎的高手,他们弓不虚发,使楚王俘获众多的野兽。在这样的背景下,楚王得以在众人忙碌打猎之时,以雍容华贵的姿态,从容典雅地看勇士,看猛兽。《上林赋》用细致的工笔描写上林苑的动植物,语辞更尽铺排,天子校猎时,古代善于驾车的孙叔为其执辔,卫公为其效力,天子先是慢慢观察,而后亲自打猎:捉禽鸟、踏野兽、撞白鹿、捕狡兔、逐怪兽、射枭羊,捕获这些行为迅速敏捷、像闪电一样的动物,和驾车者精湛的技术有很大关系。

扬雄作品对打猎的场景描述也有之,但不及司马相如的肆恣汪洋,猎手或勇士只提及两位:逢蒙和羿氏。《甘泉赋》以夸张的笔墨,描述天子带着队伍坐车出游打猎时的场景。这次为皇帝驾车的不是凡人而是为月亮驾车的神仙“望舒”。《校猎赋》中天子率群臣的狩猎场面更加宏大,车速更加惊人:“壁垒天旋,神电击,逢之则碎,近之则破。鸟不及飞,兽不得过。”④两位技艺高超的射手逢蒙和后羿则“逢蒙列眦,羿氏控弦”、神经紧绷,时刻准备着为天子效劳。司马相如的天子狩猎图,突出了天子的高贵气势,而扬雄的打猎场景则带有明显的批判感情色彩,只顾自己的游乐,置惊扰人民而不顾。

三、绝殊美女,助兴与微谏

女性角色在司马相如和扬雄作品中,分为神女和普通美女两类,前者有西王母、宓妃、青琴之类,后者一般是指皇宫内的女子,如司马相如《长门赋》中的悲伤女子。她们都以美丽而著称,但二人对其态度大为不同。

相如不反对与女性相处。《上林赋》中的天子在打猎疲惫时,停下来听音乐,看舞蹈以放松心情。宓妃是传说中伏羲的女儿,在洛水溺亡,是为洛神,文中将美女与青琴、宓妃之类的女神相比,说她们“绝殊离俗”,又用很多笔墨来描摹她们的穿着、妆容、身姿以及笑容,且观者感到身心愉悦“色授魂与,心愉于侧”。由此可见,司马相如对于天子身边的美女是不反对。《大人赋》中的“大人”远游在葱岭山休息时,在泛滥的河水中嬉戏,还叫补天之神灵娲(即女娲,传说伏羲作琴,使女娲鼓之)来鼓瑟助兴。甚至在他眼里,远游途中载美女而归是一种荣耀。“大人”远游过程中,就有“排阊阖而入帝宫兮,载玉女而与之归”的句子。

而扬雄则对女性持批判态度。《太玄赋》中有观宓妃奏曲的句子,“所素女之清声兮,观宓妃之妙曲”,但多数时候杨雄并不认为宓妃善。《羽猎赋》里,扬雄想象勇士们在水中畅游的系列动作,其中之一便是“鞭洛水之宓妃”,用来祭祀屈原、彭咸、伍子胥等人。从“鞭”的动作可以看出扬雄对于美女的强烈抵触情绪。他劝谏君王,要想像西王母那样长寿的话,必须远离宓妃类的美女。汉成帝举行郊祀,带上其宠妃赵昭仪,她成为扬雄“微谏”的对象,谏成帝屏却玉女和宓妃,远离美色。

四、远古贤君,颂誉与示范

同为天子身边的高级侍卫,司马相如和扬雄的作品大多是命题而作,所以对天子的歌功颂德必不可少。古代贤能的部落首领——三皇五帝在二人作品中都有涉及。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认为三皇是天皇、地皇、泰皇,五帝分别是黄帝、少、颛顼、唐尧、虞舜。在赞美天子的同时,也有讽谏的意味。扬雄《甘泉赋》虽是讽谏之文,但在开篇也不免有为汉朝先帝歌功颂德的奉谀之辞,说历代汉帝“同符三皇,功录五帝”,将汉帝的功绩与三皇五帝相较。同年三月,汉成帝率领群臣祭祀河东后土祠,后登上西岳华山。扬雄借其看到的龙门、盐池,作《河东赋》劝谏成帝像大禹和虞舜那样勤政,“勤大禹于龙门”“喜虞氏之所耕”,并希望其追寻三皇五帝的足迹,“轶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踪”,继续将远古先帝的英明领导风格发扬光大。《汉书·扬雄传》载有扬雄《校猎赋》的写作目的:历数前代君王羽猎但不扰民的盛况,认为“尚泰侈丽夸诩”,并非“尧、舜、成汤、文王”的初衷,从而写此文劝谏成帝。

司马相如提及三皇五帝,多为颂誉,也有讽谏。《大人赋》里的五帝化身“大人”的先导,引领大人畅游仙界。《上林赋》中,认为天子应该勤政利民,坐在祖庙中与群臣共同商讨朝政得失,使天下百姓受益而喜,这样的话,君王的恩德和功业就和三皇五帝不相上下了:“德隆于三皇,而功羡于五帝”。《难蜀父老》为使蜀地父老明白天子的意图,将天子增泰山之封、加梁父等功劳,不如五帝,但超出三王。李奇解释“上减五,下登山”为:“五帝之德,汉比之减;三王之德,汉出其上,故云:‘减五登三’也。”⑤

除了将三皇和五帝一并提及以外,周文王、商汤等历史人物在二人作品中也有涉及。一方面,广颂汉代天子的丰功伟绩,和三皇五帝相媲美;另一方面则以婉曲的方式,告诫天子行事需谨慎,少侈靡,多民主,才能像先前的贤帝那样获得后世赞誉。

汉赋内容繁茂宏盛,名山大川尽收眼底,各类人物交织其中,人与仙,美女与勇士,平民与贤君均有涉猎,汉赋的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意图融于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中。尽管司马相如和扬雄作品中同类型的人物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他们的写作意旨殊途同归。汉代求仙的潮流,使得马、扬乃至更多的汉赋作家作品中出现人与神仙相互交往的现象,这迎合了天子长生不老的愿望。马、扬等作品中以宏大的题材与壮阔的场景描写神仙,以此来吸引天子的注意力,美女和勇士既是真实的叙述,也是虚构的拔高,他们希望在夸大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勤政利民的讽谏思想能被天子采纳。

①王运熙、周锋校注:《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②③④(汉)班固:《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2页,第2519页,第2518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年版,第2654页。

[1]李天道.巴蜀文学奇特、虚幻的审美精神及其思想渊源——以司马相如辞赋创作为例[J].天府新论,2010(6).

作者:谢秋菊,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教师;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巴蜀文化对汉赋三大家赋作的影响研究”(yjscxx2013-012-02)

猜你喜欢

扬雄司马相如天子
“立天子以为天下”——周代“立君为民”学说的现代性观照
“童乌”未必是人名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隐微写作者扬雄
天子当屏而立
“犬子”的来历
司马相如:追星的最牛境界是活成偶像
唐诗中的扬雄
一代大儒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