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俗相尊作党魁”:钱谦益的党争生涯

2014-07-13张永刚镇江高专人文系江苏镇江212003

名作欣赏 2014年17期
关键词:钱谦益东林初学

⊙张永刚[镇江高专人文系, 江苏 镇江 212003]

“平生自分为人役,流俗相尊作党魁”(《初学集·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凡二十首》)①,这是钱谦益崇祯元年“枚卜”事件失败后的无奈告白,虽然自己无意于党争,但却总是为政敌所攻击,在顾宪成、高攀龙等东林党魁相继陨落之后,他被贴上了“党魁”的标签,断送了大好的政治前途。纵观其一生,宦海沉浮五十余载,然立朝不足五年,自古仕途多舛者,未有如此之大不幸,而这一切都要从其少年时代与东林党的一段瓜葛谈起。

一、初识东林

钱谦益与东林党人的相识,得益于其父亲钱世扬的引荐。万历二十六年(1598),钱世扬科场罢归,痛心疾首地告诫钱谦益“:吾马齿已长,思得以一当,以慰慈母,而今已矣。王先生得汝行卷,遍告南中诸公,以为半千间出。我其为厉之人乎?汝无忘我所欲报母者矣。”(《牧斋杂著·牧斋晚年家乘文》)②钱世扬所谓“王先生”者,即东林党中重要人物王图,钱世扬与王图的交往始于其游学南京期间,受到了后者的赏识。万历三十八年(1610),庚戌科考,王图为主考之一,钱谦益带来了钱世扬给王图的书信,王图感慨不已,“迨不肖通籍,宣化萧公暨王公为座师,先君以长笺诒王公,累数百言,王公语及之,涕淫淫睫也。”(《牧斋外集·先父景行府君行状》)③晚年的钱谦益痛心于自己沉陷党争,而仕途多舛,有负王图的赏识。“谦益衰迟白首,惭负师门,追惟二十年余,登顿 ,与党论相终始,痛定思痛,有余感焉。”(《初学集·故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协理詹事府事赠太子太保谥文肃王公行状》)因为父亲钱世扬,钱谦益不仅结识了东林党人王图,还在年少时就屡屡过访东林党魁顾宪成。

钱世扬与顾宪成的交往早在顾宪成未第之时“,顾光禄未第时,先君为序其行卷”(《牧斋外集·先父景行府君行状》),此后往来无间,成为挚友。在钱谦益少年之时,顾宪成已声名海内,颇负时望,钱世扬常带其拜谒里居的顾宪成。在钱谦益的著作中多次提到了与这位东林先贤的往来:

公初以吏部郎里居,余幼从先夫子省谒,凝尘蔽席,药囊书签,错互几案,秀羸善病人也。已而侍公于讲席,裒衣缓带,息深而视下,醇然有道者也。及其抗论天下大事,风行水决,英气勃发,不可遏抑如此。先夫子少与公同学,居恒字公曰叔时,论士喜狂简,论文善养气。呜呼!知端文者,其惟先夫子乎?(《初学集·顾端文公文集序》)

余年十五,从先夫子以见于端文,端文命二子舆 、舆沐与之游。今老矣,白首屏废,实与东林党论相终始。(《初学集·顾端文公淑人朱氏墓志铭》)

光禄未第时,与予先君友善。余儿时从先君造门,光禄呼为小友,拜夫人堂下。自时厥后,过泾里必起居夫人,二十余年矣。……后数年,光禄辟讲堂于东林,兰莸消长,朋徒云集。又数年,党议渐起,以谓裁量执政,品核公卿,有甘陵、汝南之讥。泾里咫尺之地,风涛相 ,余以间过之,捧手屏足,犹恐余波及人,汹汹如也。(《初学集·顾母王夫人寿序》)

由于钱世扬的援引,钱谦益未入仕之前已身系东林,成为其政治生涯的羁绊,而“实与东林党论相终始”,即是其本人对这一交往所最终导致的后果的理解和阐释。

二、隶名党籍

“庚戌科场案”是钱谦益初涉党争的事件,作为年轻的吴中才俊,钱谦益在以叶向高为首的东林党人的支持下,顺利地通过了会试的考选,在殿试之后,宫内已传出密报,新科状元为江南常熟钱谦益。然而在第二天的殿前唱名典礼上,状元变成了浙江归安人韩敬,钱谦益仅列第三名探花。事件过程具文秉《定陵注略》卷九“庚戌科场”:

(汤)宾尹遍往各房搜阅诸卷,识敬卷于落卷中,移归本房。潜行洗刷,重加圈点,遂取本房第一。……榜出,都下大哗。吴(道南)拟发其事,请教福清(叶向高)。福清曰:“若此弊一发,将萧(云举)、王(图)俱不能安其位,且公资在两公后,恐有排挤前辈之嫌。”吴乃止。既廷试,汤、韩密谋辇四万金进奉,内帑进呈。阁拟钱谦益为第一。神庙拔韩敬为第一,谦益为第三。④

钱谦益对庚戌科场案一生不能释怀:“国家之党祸,酝酿日久,至庚戌而作。当其时,一二佥人,以闲曹冷局,衡操宫府之柄,媒孽正人,剪除异己。”(《有学集·范勋卿文集序》)⑤

天启元年(1621)八月,钱谦益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再次卷入科场关节案。金鹤冲《钱牧斋先生年谱》“辛酉天启元年条”载:

初,先生奉浙江之命,韩敬与秀水沈德符等,思有以中之,使奸人金保元、徐时敏冒充先生门客,授关节于士之有文誉者,约事成取赏。士多堕术中。榜发,敬力请抚、按,将全场朱卷刻板,表章人文。迨京省广布,所取士钱千秋首场文,用俚俗诗“一朝平步上青天”之句,分置七篇结尾。敬等即使给事中顾其仁举发,先生大骇。会千秋入京,先生召而诘之,得其情,即自具疏检举。保元、时敏、千秋俱下刑部狱。⑥

浙闱乡试关节案上牵万历庚戌科场案,在京察中被黜落的韩敬在沈德符的帮助下,找到了金保元和徐时敏等,让他们假冒钱谦益的门下,伪造关节,诱使名士钱千秋舞弊中榜,随后制造舆论,以舞弊事弹劾钱谦益。钱谦益抗疏自辩,结果仍被罚俸三月。遭此打击,钱谦益深刻体会了党争的残酷,十二月二十九日,称病回籍。

天启四年(1624),为配合阉党全面打击东林党人,有关东林党人的各种黑名单相继出现,钱谦益均隶名党籍。王绍徽《东林点将录》,钱谦益被拟作“浪子燕青”,排在第48位。天启五年十二月,逆党魏忠贤矫旨颁示天下的《东林党人榜》309人之“钱谦益”;《东林朋党录》“钱谦益”:“(已处)庚戌苏州常熟人”;《东林点将录》“守护中军大将十二员”之“天巧星浪子左谕德钱谦益”;《东林同志录》“词林十九人”之“钱谦益”;《东林籍贯录》“南直四十一人”之“钱谦益”;《东林登科录》“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韩敬榜”之“钱谦益:应天府乡试第三名,会试第一百二十七名,廷试一甲第三名”;《盗柄东林夥》“东林晚朋执朝权”之“钱谦益:少詹,卖举人,为民”;《夥坏封疆录》“翰林七人”之“钱谦益”。

三、相尊党魁

“阁讼之兴,谦益为党魁”(《初学集·资德大夫正治上卿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太子太保安邑曹公神道碑》),“余则继耀州以后,目为党魁。”(《有学集·范勋卿文集序》)崇祯以后,在不同场合,钱谦益均毫不掩饰地声称自己为东林“党魁”。在东林党六、七君子相继为阉党害死之后,钱谦益以其资历和声望,为东林党所推重。崇祯“枚卜”事件中,廷臣会推钱谦益入阁为相,然而,周延儒因榜上无名,遂勾结温体仁,以天启浙闱事横加阻挠,致使钱谦益不仅未能入阁,反而被革职,遭遇了其党争生涯中最大的失败。

礼部尚书温体仁讦谦益天启初主试浙江,贿中钱千秋,不宜枚卜。上召廷臣及体仁,钱谦益于文华殿质辩良久,上曰:“体仁所参神奸结党,谁也?”曰:“谦益党与甚众,臣不敢言。即枚卜之典,俱自谦益主持。”……礼部以钱千秋试卷呈,上责谦益,引罪而出,旋回籍,除名为民。⑦

“枚卜”事件后,钱谦益愤慨言道:“崇祯初,谦益以与枚卜被讦,天子下法司杂治。法司复验浙闱成案,再三考谳,具如闱状,条奏以闻,讦者渐且恚,遂并攻法司,其势张甚。”(《初学集·文林郎陕西道监察御史李君墓志铭》)

崇祯九年(1636),常熟人陈履谦负罪逃入京城,诱使邑人张汉儒告讦钱谦益,以巴结温体仁。次年,发生了“辛丑狱案”,钱谦益及门人瞿式耜下刑部狱。钱谦益料到温体仁奸计,上疏辩白,又因“尝作故太监王安祠记,曹化淳出王安门,宜款之。和温者,为温与谦益有隙,宜和之。曹化淳访知之,愤发其奸。至是,刑部尚书郑三俊审出真情,陈履谦、张从儒,各打一百棍,立枷三月死。谦益等寻释归”⑧。

崇祯十二年(1639),在家赋闲的周延儒为了再度入相,从宜兴到常熟来求得钱谦益的帮助。在钱谦益的积极筹划以及张溥等复社中人的帮助下,周延儒于崇祯十四年成功入阁,而其虚张声势的假意荐拔,却使钱谦益充满感激:

一二门墙旧士,频烦传谕,谓阁下援引,不遗余力,亲承天语,驳阻再三,则罪废孤臣,不可 拭之状,圣主业已洞若观火,而阁下欲息黥补劓,求播种于焦芽,问秋驾于病颡,不已难乎!(《初学集·复阳羡相公书》)

直到崇祯十六年,钱谦益才偶然得悉周延儒所云:“钱牧斋只堪领袖山林耳!”他愤而写下了与周延儒的绝交诗“:青镜霜毛叹白纷,东华尘土懒知闻。余光乍可从人借,乞火何当向子分?老去始谙雨鸟性,穷来长傍鹿麋群。绝交莫笑嵇康懒,即是先生《誓墓》文。”(《初学集·谢辇下知己及二三及门四首》)伴随着这次党争事件的终了,钱谦益在大明王朝的党争生涯宣告结束。

①②③⑤⑥ 钱谦益著,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钱牧斋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第165页,第744页,第746页,第933页。

④ 文秉:《定陵注略》,民国二十九年(1940)钞本。

⑦ 蒋平阶:《东林始末》,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⑧ 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5页。

猜你喜欢

钱谦益东林初学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无解≠增根
咱们明天比蜜甜
Functions of Etymology in Vocabulary learning
浅析钱谦益的诗学主张
钱谦益的乡居书写及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钱谦益墓志铭初探
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
轮滑苦与乐
救妻又杀妻,“好男人”走火入魔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