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络酮治疗脑血栓37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4-07-09敖四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纳洛酮脑血栓肌力

敖四珍

江西省樟树市人民医院,江西 樟树 331200

为提高脑血栓患者生命质量,探讨临床有效治疗方法,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其中37例采用纳洛酮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68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所选患者均经CT诊断确诊为脑血栓,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偏瘫。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 (63±1.1)岁;腔隙性梗死10例,多发性脑梗死14例,中脑梗死4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纳洛酮 (国药准字H20103564,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第六制药厂,1ml:0.4mg/支*1000支/箱)治疗,将0.4mg纳洛酮与250ml 5%葡萄糖溶液均匀混合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2次/d;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 (国药准字Z20010100,每支装2ml,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治疗,将20ml疏血通注射液与250ml 5%葡萄糖溶液进行均匀混合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2次/d。均给予患者为期30天治疗。

1.3 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完全自理,意识正常,检测肌力为4~5级,为治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检测肌力提高2级,为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检测肌力提高1级,不能自理生活,为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为无效[1]。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表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治疗前,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 (82.1±3.4)分,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 (81.4±3.5)分,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 (38.2±3.2)分,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 (65.2±2.5)分,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脑血栓是血液中不同种类的栓子随着血流进入到脑动脉而导致血管受阻,侧支循环代偿不足时,动脉供血区出现缺血性坏死,导致局部神经功能受损。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形成偏瘫,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临床应采取措施防治脑血栓[2]。纳洛酮为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相关临床研究表明[3],内啡肽可有效调节心血管、内分泌活动、精神以及神经等生理功能。脑组织出现缺血后,脑内的啡肽水平明显提高,阿片受体与内啡肽相结合,可有效抑制心血管功能,减少缺血区的脑血流量减少因脑灌注而造成的损害。纳洛酮可有效抑制脑组织缺血缺氧后适当的β-EP,有效维持细胞膜的稳定,维持脑组织功能正常。且纳洛酮还可直接对神经细胞产生作用,并对蛋白水解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保证溶酶体膜的稳定,防止脂质发生氧化,改善细胞的代谢。本次研究中,甲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乙组,说明采用纳洛酮治疗脑血栓效果显著。综上所述,给予脑血栓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刘传建.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4):585-586.

[2]郭玉全,王少霞.舒血宁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27):177-178.

[3]张建薇,杨燕,葛兆霞.改良留置胃管法在脑血栓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6):28-29.

猜你喜欢

纳洛酮脑血栓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