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助运小儿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2014-07-02陈梅兰汪芳俊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杭州310003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厌食症饮食习惯气虚

陈梅兰 汪芳俊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 杭州 310003

健脾助运小儿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陈梅兰 汪芳俊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 杭州 310003

小儿厌食症;推拿;健脾助运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临床常见病,以1~6岁多见,城市儿童多于农村;发病率约12%~34%,近年来呈上升趋势[1]。中医认为其病在脾胃,乃因饮食喂养不当,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司,发病以脾虚为主,多表现脾胃气虚特点。目前治疗以补充维生素、锌制剂、肠道微生态制剂和增加胃肠动力药为主[2],但效果并不理想。我科应用健脾助运小儿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3年6月我科及儿科就诊的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4.32±3.65)岁;平均病程(6.2±1.0)周。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4.54±3.76)岁;平均病程(5.9±2.2)周。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6个月~6岁;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小儿厌食症的诊断及脾胃气虚分型[3]。排除标准:①小儿厌食症辨证为脾胃不和、胃阴不足、肝旺脾虚型;②因某些器质性疾病,如肝炎等引起的食欲减退。

2 方 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小儿推拿治疗,治则:健脾益气,助运增食。取穴及方法:①补脾经:用拇指指腹自小儿拇指桡侧推向指根或旋推拇指指腹3min。②掐揉板门:用拇指指腹运板门1~3min;3揉1掐,1分钟;捏挤10次;来回推搓令热。③掐揉四横纹:横向推四横纹1min,逐指上下左右推其纹路令热,从食指纹路起依次至小指纹路,每纹3揉1掐,操作10遍左右。④腹部操作: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摩腹约5min,点揉中脘10次,分推腹阴阳10次。⑤点揉足三里3min。⑥背部操作:点揉脾俞、胃俞各3min;捏脊:用拇指螺纹面顶住皮肤,食中二指前接,三指同时用力捏拿皮肤,两手交替向前移动,至最后一遍时捏三提一,操作3~20遍。大便溏薄者加补大肠、板门推向横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腹部改以逆时针摩腹;夜寐不安者加推头面四大手法、揉百会、内劳宫、小天心。以上治疗1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中成药小儿健脾丸[4],1次2丸,1天3次,服用1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比较。

2.2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评价两组厌食症状、伴随症状和不良饮食习惯。

2.2.1厌食症状疗效评分[3]见表1。

2.2.2不良饮食习惯评分[5]吃饭过慢,挑食偏食,荤素搭配不良,喜油炸食物,喜饮料,喜冷饮,喜吃零食,家长追着喂,边吃边玩,不按时吃饭等10项不良进食习惯。不良饮食习惯分级:0级为无不良习惯;1级为≤3个不良习惯;2级为4~7个不良习惯;3级为≥8个不良习惯。

表1 厌食症状评分表

2.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疗效标准[3]治愈:症状积分为0~3分;好转:症状积分为4~7分;无效:症状积分为8~9分。

3.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3两组伴随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伴随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例

3.4两组治疗后不良饮食习惯分级比较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饮食习惯分级比较 例

4 讨论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源远流长,《黄帝内经》谓按摩可以“按积抑痹”;晋代葛洪创立捏脊术和抄腹法,流传至今。现代研究认为,特定的推拿按摩手法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强食欲以帮助消化,从而达到调整患儿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的作用[6]。补脾经可以调脾胃,助运化,增进饮食,化生气血;板门、四横纹为传统消食化积经典要穴;捏脊为治疗厌食最传统方法之一,研究[7]表明,捏脊能通过促进胃泌素分泌,影响尿淀粉酶活性来提高消化吸收功能;足三里是传统强壮要穴,能健脾和胃,增益气血;摩腹能增强胃肠动力,增进摄食。现代医学认为[8],摩腹能强健腹部肌肉,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和加强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上述手法结合起到调理、增强脾胃功能作用,对小儿厌食症能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组结果显示,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有效率达90%,而且可以明显缓解便溏、夜寐不安等伴随症状。厌食儿童常畏惧服药,而推拿手法治疗更易于患儿接受。治疗儿童厌食,除推拿治疗外,应尽早纠正不良进食习惯,同时营造温馨的进食氛围,对治疗儿童厌食症起到综合作用。综上所述,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好,无创伤、无副作用、操作方便,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重要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1]刘恩浚,徐济达,龚燕霞,等.南通市3~12岁儿童厌食的分布特征[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658-660.

[2]张健林,肖萍.小儿厌食症的研究和中西医治疗[J].医学综述,2010,16(8):1198-120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

[4]于天源.儿科临床诊疗纲要[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53.

[5]郑军,丁丹丹.116例厌食患儿不良饮食习惯调查[J].陕西中医,2011:32(7):796-798.

[6]罗才贵.推拿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7-248.

[7]吴晓慧.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型)疗效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4(4):38-39.

[8]岑万玲,罗宏.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55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4):82.

2013-10-12

猜你喜欢

厌食症饮食习惯气虚
国王的厌食症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孩子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和遗传基因有关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探讨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6种“败性”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