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康复效果观察

2014-07-02施爱群王福生胡浩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步行脊髓平板

施爱群王福生胡浩宇

1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医学康复科 金华 321000 2浙江省金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康复效果观察

施爱群1王福生2胡浩宇1

1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医学康复科 金华 321000 2浙江省金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康复治疗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已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应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其康复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20例,按照伤残分级分层抽样分为治疗组10例,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45.3±3.24)岁,ASIA C 4例,ASIA D 6例。对照组10例,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44.4±3.83)岁,ASIA C 4例,ASIA D 6例。两组年龄、性别相匹配(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标准 ①有创伤史;②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损伤分级,ASIA C或者D级患者;③MRI示颈髓水肿。排除有慢性颈腰腿痛史者、肢体瘫痪者。

2 方法

2.1康复训练 对照组予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综合康复治疗上加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台湾利嘉实业生产的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仪):在两位治疗师指导下完成迈步或矫正异常步态,每次30min,1天1次,每周5天,连续训练3个月。减重量以髋关节能伸展、下肢负荷达到可能支撑的最大重量为宜,初始减重量为30%~60%,依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减少减重量,每次调整时患者伸膝时膝部屈曲度应<15度。开始设定速度为0.16km/h,训练过程中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平板速度。两组均予康复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

2.2观察指标

2.2.1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数各项异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采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采取单次激发自旋回波技术(SE-EPI)(TR,2950ms;TE,89ms,NEX,6;距阵,128× 128;FOV,2.6mm×1.3mm,层厚3mm),弥散敏感梯度取15个,共扫8层。弥散加权系数(b)值分别取0和500s/mm2,每一层面共获取16幅图像,第一幅为b=0时的图像,其余15幅为b=500s/mm2时不同梯度方向的图像。11个层面共获取128幅图像。全部数据应用AW4.4软件处理,每一个层面分别获得FA图。用T2WI矢状面来决定被分析的层面。在选定的脊髓层面内值等于0的图像放置大小相等的感兴趣区,每个大小为12个像素,分别测定FA值。

2.2.2下肢运动功能 按照美国脊柱损伤委员会(ASIA)修订的第5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中下肢运动项目评分方法评定[1],满分为50分。

2.2.310m步行速度(m/s) 平地佩戴矫形器助行架,以患者最快、最稳定速度步行10m所需时间(s)为准。

2.2.4步行能力 以功能独立性评定(FIM)[2]行步行能力评定,总分7分。

2.2.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3](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两组治疗前FA值、下肢运动功能评分、10m步行速度、FIM评分和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康复治疗后治疗组FA值、下肢运动功能评分、10m步行速度、FIM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对照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10m步行速度、FIM评分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但FA值升高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FA值、下肢运动功能评分、10m步行速度及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治疗前、后各项评定指标比较() 分

表1 两组康复治疗前、后各项评定指标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4 讨论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具有一定恢复能力,掌握合适的康复方法和时机能加速肢体功能恢复。本研究中两组康复治疗后,10m步行速度(m/s)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FIM、MBI评分都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说明早期积极康复治疗,不完全颈髓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可以有很大的恢复。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将负重、迈步与平衡的步行三要素相结合,为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提供一个重复的交替步行训练,有利于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4];减重步行训练促进下肢骨骼肌的肌电活动,并向脊髓提供适当的本体感觉输入,能够易化脊髓的运动输出模式[5]。本研究显示,减重步行综合训练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10m步行速度(m/s)、FI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够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与文献报道相一致[4-6]。

DTI可定量检测神经组织微观变化,FA值可以定量评价脊髓损伤程度和神经再生保护作用[7]。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前FA值无显著差异,康复治疗后FA值均上升,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减重步行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对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具有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之,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提高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步行能力与步行速度,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具有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1]Maynard FM Jr,Bracken MB,Creasey G,et al.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and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J]. Spinal Cord,1997,35:266-274.

[2]Gosman-hedstrom G,Svensson E.Parallel reliability of 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and the Barthel ADL index[J].Disabil Rehabil,2000,22:702-705.

[3]于兑生,恽晓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11-513.

[4]Hornby TG,Zemon DH,Campbell D.Roboti-cassisted,bodyweight.supported treadmill training in individuals following motor 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J].Phys Ther,2005,85:52-66.

[5]Behrman AL,Harkema sJ.Locomotor training after human spinal cord injury:a series of case studies[J].Phys Ther,2000,80:688-700.

[6] Dobkin B,Barbeau H,Deforge D,et al.The evolution of walkingrelated outcomes over the first 12 weeks of rehabiliration for incomplete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h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spinal cord injury locomotor trial[J]. 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2007,21:25-34.

[7]王霄英,谭可.用MR扩散张量成像评价犬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前体细胞移植的作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17-21.

修回日期:2013-11-13

2013-10-14

猜你喜欢

步行脊髓平板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魔方小区
步行回家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The Apple of Temp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