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观察

2014-07-02马振宇陈巧鸽吴赞杨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康复医学科金华3210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源性艾灸脊髓

马振宇 陈巧鸽 吴赞杨 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康复医学科 金华 321000

艾灸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观察

马振宇 陈巧鸽 吴赞杨 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康复医学科 金华 321000

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艾灸;膀胱功能训练

各种原因引起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即为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1]。它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对50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穴位艾灸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有效改善了膀胱功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科住院的SCI患者50例,均处于恢复期,脊髓损伤程度处于B、C、D级(不全瘫患者),诊断及脊髓损伤程度分级标准符合美国脊柱损伤学会 2000年标准(ASIA,2000年)[2]。患者均不能自主排尿或自主排尿不充分(膀胱残余尿量>100mL)[3]。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各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5~65岁,脊髓休克期已过,处于恢复期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③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除:脊髓损伤急性期;完全性脊髓损伤;生命体征不稳定;伴有严重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疾患;合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既往有严重肾脏疾患或前列腺疾患;合并严重肾积水、膀胱造瘘术、尿道前括约肌切开术及严重的排尿植物神经系统过反射等疾患;合并严重泌尿系统感染。

2 方法

2.1对照组 采用康复治疗方案[4]进行积极干预,进行间歇导尿及常规膀胱功能训练:①间歇导尿:定时饮水,每隔4~6h用一次性导尿管导尿1次,在每次导尿前行膀胱功能训练辅助排尿。当出现自发性排尿反射后,可根据排出尿量调整导尿次数。②膀胱功能训练:采用激发技术在小腹周围某一点轻轻叩击或挤压膀胱,拍打大腿内侧,轻轻拉扯阴毛,挠脚心,听流水声,手法排尿(按摩膀胱区、Valsalva屏气法和耻骨上叩击法)、盆底肌锻炼[5]。

2.2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艾灸气海穴、关元穴:患者平卧,耻骨联合到剑突之间的皮肤充分暴露,操作者将2条艾条点燃(每条长约10cm),放在艾灸箱内,将艾灸箱放在距皮肤2~5cm处的腹白线上,对准气海穴和关元穴熏艾,在艾灸箱和皮肤之间垫一治疗巾以防烫伤,操作者一手放在穴位旁,以掌握皮肤温度(以患者感温热但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次20min,每晚1次。均在患者情绪放松、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进行,保证患者充分配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5天。

2.3膀胱功能积分标准[6]0分:通过反射能自行排尿,残余尿量0~50mL,膀胱充盈期内压维持在15cm H2O以下,顺应性好,膀胱容量为400~500mL,排尿及终止排尿受意识控制;1分:通过反射能自行排尿,残余尿量50~150mL,膀胱充盈期内压维持在15cm H2O以下,顺应性良好,膀胱容量为400~500mL,排尿及终止排尿缓慢但受意识控制;2分:经反射刺激能排尿,残余尿量150~250mL,膀胱充盈期内压维持在15~19cmH2O,顺应性较好,膀胱容量为350~450mL,排尿及终止排尿不完全受意识控制,需定期间歇性导尿排空及冲洗膀胱;3分:不能通过反射自行排尿,膀胱充盈期内压约20cmH2O,顺应性差,膀胱容量低于400mL,排尿及终止排尿通过留置导尿管或间歇性导尿,不受意识控制。

2.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应用SPSS17.0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治疗前,两组膀胱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膀胱功能评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膀胱功能积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膀胱功能积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4 讨论

脊髓损伤患者,由于神经环路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表现为逼尿肌无力、反射亢进及协调障碍,从而易出现膀胱贮尿及排尿双重功能障碍,并发生尿路感染,同时膀胱内压增高引起尿液膀胱、输尿管反流,还可能造成肾功能衰竭,常常是导致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7]。同时,排尿障碍也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及心理带来很大影响,严重影响患者康复。

神经源性膀胱属于中医“癃闭”范畴,多责之于肾阳虚与肺、脾气虚,膀胱气化失职。病因多因外伤致筋脉瘀滞,膀胱水道受阻,气化不利,故小便不通。中医认为,任脉为“阴脉之海”,关元、气海为任脉要穴,均走行在下腹部,具有通经络、和气血、调畅下焦气机,使膀胱气化功能得以恢复之功。艾味辛性温,能理气血,温阳化气,《本草正》言“艾叶,能通十二经脉,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应用艾灸疗法,一方面通过温热效应及艾的药力刺激相应穴位,使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有相互联系、络属之关系,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气化,致使温热之气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循环全身,有效地改善膀胱逼尿肌功能,使内外括约肌功能协同,恢复膀胱功能,从而逐步达到自主排尿[8]。另一方面,除了艾火的纯阳热力及药力外,有研究认为,光的非热效应可能是其发挥疗效的重要因素,艾在燃烧的过程中释放出的近红外线,可以激发人体穴位内生物大分子的氢键,从而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且近红外线照射机体时,被皮肤反射的光相对较少,光子可深入人体组织深部的血管、神经末梢等,并被这些组织吸收[9-10],从而激发体内的调节系统,鼓舞膀胱气化功能而改善排尿功能。本组结果显示,采用艾灸配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治疗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取得了较好疗效,方法简便,患者及家属可自我操作,费用低廉,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乐于接受,容易在临床推广。

[1]南登崑.康复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0-342.

[2]关骅,石晶,郭险峰,等.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00年修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2):49-52.

[3]Esclarin De Ruz A,Garcfa Leoni E,Herruzo Cabrera R.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J].J Urol,2000,164:1285-1289.

[4]林瑞珠,许建峰.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现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6):1032-1034.

[5]邢晓红,杜莹,常淑娟.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11):773-775.

[6]周凌云,李杰,李春梅,等.电针八髂、会阳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6,26:237-239.

[7]赵颖川,李泽兵.神经源性膀胱现代治疗及康复进展[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6,1:242-243.

[8]孔娟,朱乐英.艾灸气海穴关元穴治疗脊髓损伤患者尿储留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报,2009,16(4A):66-67.

[9]杨华元,刘堂义.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J].中国针灸,1996,16(19):17-18.

[10]杨华元,肖元春,刘堂义,等.隔物灸的近红外光谱辐射特性测定[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9):15.

2013-06-22

猜你喜欢

源性艾灸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婆婆迷上了艾灸
夏天怎么做艾灸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