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流程对器械消毒和手术质量的影响

2014-05-05武素霞潘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0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感染率无菌

武素霞 潘海燕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优化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流程对器械消毒和手术质量的影响

武素霞 潘海燕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目的 分析优化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流程对器械消毒和手术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优化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流程前后的外来器械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在流程优化前后其器械抽检不合格率及手术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感染率等情况差异。结果 优化后器械抽检不合格率(0.57%)、平均伤口愈合时间(5.39±1.21)d、伤口感染率(3.33%)明显低于优化前(P<0.05)。结论 优化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流程可以提高手术器械的无菌率,降低手术患者的感染率,促进其术后康复。

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流程;手术质量

手术室感染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之一,其发生与手术器械的灭菌不完全关系密切。手术室中发生器械灭菌不彻底的往往是外来器械,其具有无菌外包装,而正是由于对厂家无菌包装的过度信任,导致其入手术室后直接使用,最终导致某些感染事件的发生[1]。为了有效减少甚至避免手术器械污染的情况发生,必须切实优化外来器械的灭菌流程,提高手术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优化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流程对器械消毒和手术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从2012年5月开始实施优化外来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流程,取本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到的外来器械795例,另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间收到的外来器械816例,对其进行灭菌合格率检查。同时,在采取优化措施前后各随机抽选120例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骨折、术前白细胞减少、感染、糖尿病、营养状况差等患者。优化后治疗的患者中男性76例,女性44例,年龄21~58岁,平均(38.21±7.39)岁;优化前治疗的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49例,年龄23~62岁,平均(39.05±8.4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器械消毒方法

优化灭菌流程之前手术室所用无菌器械均由厂家的器械盒直接包装后用于手术。在完善灭菌流程后,所有外来器械均先由手术室专门人员进行清洗、分拆包装、灭菌后才用于手术室,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根据医院手术安排将第二天所需器械送至医院手术供应室,清点器械并核对无误后签收。将接受的器械分类并拆至最小单位,多酶浸泡后手工清洗,随后用清洗机清洗,某些电动工具若不耐水则选择手工清洗[2]。整个过程中实时记录参数指标,确保消毒液的有效性。清洗后检查外来器械的质量,对于存在锈迹或者清洗不干净者退回去污区冲洗清洗。对于清洗合格者按照顺序进行组装并包装,根据器械的材质不同选择相应的灭菌程序,在灭菌过程中记录时间、压力、温度等参数以确保灭菌的有效性。灭菌后确认器械合格,有效期正确后,将其推至无菌物品存放间,分类摆放,至使用时由手术室巡回护士送至手术室使用[3]。待手术结束后将所有器械回收至去污区,清点数量后分类、拆卸、清洗消毒,通知业务员将器械取回并清点签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优化手术器械灭菌流程前后的器械抽检不合格率,已经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感染率等情况,比较两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 果

灭菌流程优化后器械抽检不合格率0.57%,平均伤口愈合时间(5.39±1.21)d,伤口感染率3.33%,明显低于流程优化后的各项情况(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优化前后器械抽检合格率、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感染率比较[n(%),()]

表1 优化前后器械抽检合格率、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感染率比较[n(%),()]

组别 抽检不合格率 伤口愈合时间 伤口感染率件数 不合格率 例数 时间(d) 例数 感染率优化前 816 46(2.82) 120 9.24±2.04 120 16(13.33)优化后 795 9(0.57) 120 5.39±1.21 120 4(3.33)t/χ2 5.932 2.753 6.302P<0.05 <0.05 <0.05

3 讨 论

手术室的器械无菌性是确保手术无菌的基本前提,也是对患者术后感染控制的有力保障,但是由于目前医院的手术量激增,手术室感染事件时有发生,不仅损害医院的品牌,同时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4]。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除了与术中操作不当,病房护理不当有关外,与手术过程中器械的灭菌彻底性与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5]。根据资料显示,在对手术室无菌器械进行抽检后发现,许多医院的器械无菌合格率明显低于国家标准,无菌器械徒有其名是导致手术感染率上升、手术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手术质量是决定整体治疗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对一家医院的综合医疗实力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了彻底提升手术质量,我们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无菌器械灭菌流程不合理、灭菌效果不理想着手,彻底优化灭菌流程,对于外来手术器械加大灭菌力度,抓好每个消毒环节,确保无菌检查合格率的上升。以往的外来无菌器械是由厂家直接送至手术室使用,由于对器械的无菌包装过度信任,导致这些外来器械在送至手术室后打开包装直接使用,而未对其是否真正无菌进行再次确认,这也是无菌流程的一个巨大漏洞[6]。为了有效提高器械的无菌性,针对外来器械我们应当在手术室内进行再次消毒灭菌,针对器械的不同材质及性能分开消毒,选择合适的灭菌流程,在反复确诊器械的清洗合格性、灭菌合格性病由专人签字确认后,方可进入手术室使用。且在器械使用后,应当再次清洗、拆分、打包,再通知业务员取回,至此方完成一个完整的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全过程。手术室器械的消毒灭菌流程合理性及其严格执行性已经成为手术室手术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本次研究以此作为主体的目的。

为了明确优化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流程对器械消毒和手术质量的影响,本次研究选择本院优化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流程前后的器械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灭菌效果及手术感染情况差异。流程优化后,手术器械抽检的不合格率较优化前大幅降低,可见优化流程对于提高灭菌效果的重大意义;优化流程后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其平均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优化前,可见灭菌效果的提升直接导致手术感染率的降低,患者术后康复的加速,从整体上提升了手术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外来手术器械,通过优化灭菌流程可以有效提高其无菌性,同时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及总体手术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1] 王守军,武迎宏.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用于眼科手术器械灭菌方法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3):3216-3217.

[2] 胡晶,王晶,蔡玉梅.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对腔镜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观察[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29(6):615-616.

[3] 杨清桂,陈灿芳.过氧化氢和戊二醛对腔镜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4):73-74.

[4] 于风菊,赵君.清洗流程持续改进对复用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4):350-351.

[5] 陈卫珍.优化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流程对手术器械灭菌效果及手术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5(6):1103-1104.

[6] 段旭红.应用消毒供应室三项标准强化医院外来手术器械灭菌管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29(3):232-233.

R472.1

B

1671-8194(2014)20-0392-02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感染率无菌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