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与钼靶影像学相关性的研究

2014-05-05徐春红张晓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0期
关键词:腺体肝郁气滞

徐春红张晓菲

(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山东 潍坊 261041)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与钼靶影像学相关性的研究

徐春红1张晓菲2

(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山东 潍坊 261041)

目的 对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与钼靶影像学相关性研究紧分析和探讨。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8月份至2011年2月份收治16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辨证归类,并对患者实施高频钼靶影像学检查,对图像表现与乳腺增生辨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有75例患者为肝郁气滞型,有47例患者为痰瘀互结型,有44例患者为冲任失调型。钼靶检查显示,其中肝郁气滞型患者多表现为小片型、结节性;痰瘀互结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肥厚型以及小片型;冲任失调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节型以及小片型。结论 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中医辩证分析患者在钼靶影像学上表现各不一样,因此可以将钼靶影像学作为中医辨证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和依据。

乳腺增生;中医辨证;高频钼靶摄影诊断

在临床上,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症,给广大女性的生活以及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乳腺增生主要是因为乳腺主质与间质出现增生以及复旧不全引起的[1,2]。属祖国医学“乳癖”的范畴[3]。中医药对乳腺增生病有着独特的疗效,采取辨病治疗。然而,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辨证论治在临床上的缺点也日益暴露,缺乏主观性、客观性以及统一性。同时,新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实力也使得新型诊断技术得到发展,并不断应用在中医辩证中。在国内,目前对于乳腺增生的辩证以及钼靶影像学检查的相关性研究并不多,理论体系缺乏统一和规范。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166例乳腺增生患者实施中医辩证以及钼靶影像学检查,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为乳腺增生中医辩证与钼靶影像学观察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就诊于潍坊市中医院乳腺科门诊的乳腺增生病患者166例,年龄30~60岁。

1.2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进行辨证归类:肝郁气滞型、痰瘀互结型、冲任失调型。对每位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内外侧斜位(MLO)片投照。结合乳腺乳腺增生X线诊断标准以及BI-RADS国际标准,分析全部患者内外侧斜位(MLO)高频钼靶图像。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资料分析

2.1 辨证分布

75例患者为肝郁气滞型,占45.2%;47例患者为痰瘀互结型,占28.3%;有44例患者为冲任失调型,占26.5%。

2.2 BI-RADS标准乳腺X线分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表1 BI-RADS标准乳腺X线分型中医证型构成[n(%)]

由表1可以看出,肝郁气滞型患者主要以腺体型为主,痰瘀互结型患者主要以多量腺体型以及致密型为主,冲任失调型患者主要以多量腺体型以及少量腺体型为主。

2.3 乳腺增生病患者钼靶X线表现中医证型构成

表2 乳腺增生病患者钼靶X线表现中医证型构成[n(%)]

由表2看出,肝郁气滞型患者主要以小片型以及结节性为主;痰瘀互结型患者主要以肥厚型以及小片型为主;冲任失调型患者主要以结节型以及小片型为主。其中主要以痰瘀互结型患者出现全乳大面积增生的团球型构成比最高。

2.4 腺体结构、密度、有无肿块影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随着腺体结构的发展,痰瘀互结型患者的构成比逐渐增加,而冲任失调型患者的构成比则减少。见表3。由表4可以看出肝郁气滞型与痰瘀互结型患者腺体密度较冲任失调型相对较高。痰瘀互结型患者腺体内伴有肿块的概率较高,而充任失调型患者出现肿块的概率较其余两型小,见表5。

表3 乳腺增生病患者腺体结构中医证型构成[n(%)]

表4 乳腺增生病患者腺体密度中医证型构成[n(%)]

表5 有无腋下淋巴结肿大中医证型构成[n(%)]

3 结 论

3.1 本文结果表明,冲任失调患者的钼靶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小片型以及结节型,相比其余类型患者,冲任失调型的腺体密度较低,主要表现为多量腺体型以及少量腺体型;腺体结构变化不明显,肿块发生率相对较少。肝郁气滞型患者钼靶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结节性以及小片型,相比冲任失调型患者,其腺体密度较高,多表现为多量腺体型,相比冲任失调型,其腺体结构紊乱明显。痰瘀互结型患者在钼靶影像检查上主要表现为小片型变化以及肥厚型,团球型全乳大面积增生的构成比较高,腺体表现为多量腺体型以及致密型,结构紊乱明显,肿块发生率相比其余两组类型患者更高。

3.2 X线影像的特征是建立在病灶组织病理变化的基础上的,因患者年龄段以及乳腺组织增生影响,因此病理的变化也存在明显差异性[4,5]。在病情发展中,同一个病例会出现一系列形态的增生,X线表现征象多样,且不同的增生可以表现为同一种X线征象,乳腺增生程度的不同在X线分级中可以得到相对应的体现。

乳腺增生不同辨证类型的患者在高频钼靶影像检查中的表现各不相同,通过此次研究显示,钼靶影像学与乳腺增生辨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大量的微观研究也证实,这种研究方法是理想的,证候客观化研究也是中医现代治疗的一个新方向,通过对乳腺增生中医辨证进行开拓,能够有效健全乳腺增生辨证的体系结构。

[1] 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14.

[2] 胡永升.现代乳腺影像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3.

[3] 徐开垫,唐敖荣.乳腺疾病影像诊断与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140.

[4] 沈镇宙,邵志敏.乳腺肿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9-171.

[5] 宋爱莉.从肝郁脾虚论治乳腺增生病[J].山东中医杂志,2001,20 (7):393.

R271.44

B

1671-8194(2014)20-0311-02

猜你喜欢

腺体肝郁气滞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春蚕吐丝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NE、DA、5-HT和5-HIA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