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2014-05-05苏毅坚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0期
关键词:股骨头高龄股骨

苏毅坚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骨二科,吉林 松原 138000)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苏毅坚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骨二科,吉林 松原 138000)

目的 对比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内固定,能有效减小手术切口,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人工股骨头置换;内固定;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髋关节骨折,尤其在老年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方式。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各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增多[1]。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特收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有26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最大年龄为86岁,最小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72.36±9.72)岁,根据Even's[2]分型:有8例为I型,16例为Ⅱ型,11例为Ⅲ型,5例为Ⅳ型;对照组中有27例为男性,13例为女性,最大年龄为89岁,最小年龄为62岁,平均年龄(73.28±9.64)岁,根据Even's分型:有10例为I型,14例为Ⅱ型,10例为Ⅲ型,6例为Ⅳ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手术过程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说明和无菌操作规范进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1.3 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3]进行对比分析。

1.4 数据处理

本组试验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描述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描述,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 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髋关节骨折,主要发生于老年群体,而大部分高龄患者往往合并有肺部、心脏等疾病,因此在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国外著名医学研究者Pinder[4]等率先对转子部骨折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了介绍,并采用这种方式使 16 例患者取得早期功能恢复的疗效。而Green等也通过试验表明,在老年不稳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双动力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方式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张晓剑等通过试验表明,在高龄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内固定予以牵引等保守治疗可减少对患者的刺激等优势,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长期的卧床休息,容易引起并发症发生,对治疗效果和预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实施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中,术后1个月内的病死率约为4%,术后2年内的病死率约为13%,主要是由于心肺脑并发症、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而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可有效的避免上述弊端。

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内固定,能有效减小手术切口,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1] 成亮,邹天明,陈广祥,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3):562-563.

[2] 蔡小强,邹天明,陈广祥,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19):1602-1605.

[3] 关长勇,常青,彭伟,等.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 28(2):110-112.

[4] 唐海军,成文,倪增良.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50-5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对比情况

R683

B

1671-8194(2014)20-0270-01

猜你喜欢

股骨头高龄股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