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和影响分析

2014-05-05董辉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0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科产程

董辉艳

(湖南省茶陵县妇幼保健院,湖南 茶陵 412400)

无痛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和影响分析

董辉艳

(湖南省茶陵县妇幼保健院,湖南 茶陵 412400)

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方式的实施对于降低临床剖宫产率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无痛分娩,现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间收治的697例住院分娩的足月产妇组成A组,另选取2011年1月前实施常规分娩方式分娩的610例产妇组成B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结果 在平均产程方面比较,A组产妇明显短于B组产妇(P<0.05);在剖宫产率方面,A、B两组产妇分别为8.46%、30.82%,两组对比,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临床面对足月产妇时,给予其实施无痛分娩,可以在缩短产程的同时显著的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无痛分娩;剖宫产率;常规分娩

剖宫产手术作为一种可以解决异常分娩及高危妊娠分娩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伴随着近年来围生医学、麻醉学、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其安全性的不断增加,使得该种手术的实施更加广泛。但据相关报道显示,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上升幅度惊人。剖宫产的实施不仅会导致围生儿病死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的增加,同时还会对胎儿及母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降低剖宫产率是目前产科工作的重点。常规的自然分娩会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且易导致产妇发生感染等并发症[1]。而无痛分娩是近年来发展成熟的一种分娩方式,其可以帮助产妇在平稳、舒适的情绪下配合生产,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产妇的痛苦,还可以显著的降低剖宫产率。此次我院对近期内收治的697例足月产妇实施了无痛分娩,效果显著,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无痛分娩,现选取2011年1月1日至12月30日间收治的697例住院分娩产妇组成A组,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3岁、年龄最大的为37岁,产妇平均年龄27.4岁。另选取无痛分娩前收治的610例常规分娩产妇组成B组,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2岁、年龄最大的为38岁,平均年龄28.1岁。全部产妇均经产科证实为单胎且孕周均在37周以上,同时排除了存在妊娠合并症不适宜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或存在镇痛药物过敏史的产妇。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分娩方法

A组697例产妇实施无痛分娩。方法:首先,给予产妇实施常规的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在头端3 cm左右的地方固定导管。之后,将4 mL左右1%的利多卡因注入导管,并观察5~10 min。在确认产妇各项体征良好的情况下,将0.7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5 mL及0.1 mg的芬太尼,加入0.9%生理盐水43 mL当中,向导管内注入首次为8~10 mL,之后每小时3~5 mL维持。B组610例产妇实施常规分娩,首先在产妇入院后给予其实施产前的心理辅导及护理,帮组产妇达到最佳的分娩状态后再不给予任何辅助镇痛的情况下进行常规分娩。

1.3 临床观察

观察记录A、B两组产妇的产程以及剖宫产的发生情况,以综合评价无痛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A组产妇的平均产程分别为(11.87±2.5)h,B组产妇的平均产程为(13.97±2.6)h,两组产妇在平均产程方面比较,A组产妇明显短于B组产妇(P<0.05)。在剖宫产率方面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详见表1。

表1 表示A、B两组产妇剖宫产率的对比情况[n(%)]

3 讨 论

剖宫产率近年来逐年递增,在引起剖宫产率升高的众多因素中,社会因素占有着很大的比重。笔者也就该种因素进行了如下分析:①多数产妇不能耐受自然分娩所带来的长时间的痛苦,加之顾忌阴道顺产的失败,因此选择剖宫产手术。②部分产妇会因担心阴道分娩所造成的阴道松弛而影响性生活,加之担心胎儿的头部会因阴道的压迫而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因此而选择剖宫产手术。③部分错误的思想观念(如剖宫产胎儿的智力较高、剖宫产胎儿的体形较好等)使得部分产妇放弃自然生产而选择剖宫产。④产科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在受到产妇及家属的强烈要求下被迫实施剖宫产手术。⑤一些产妇及其家属会因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而选择所谓的吉日吉时而选择剖宫产。此外,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部分产妇宁愿花费一些金钱来免除自然分娩所带来的痛苦[2]。这些都是导致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重要因素。

剖宫产手术虽然可以有效的解决难产以及母婴并发症等严重的产科问题,但是伴随着剖宫产的增加,一些新的问题也就不断的出现,如子宫切口妊娠、大出血、感染、麻醉意外等。而实施过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以后实施妇科手术时,其发生盆腔粘连、手术并发症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此外,剖宫产率的升高对降低围生儿病死率也并没有什么影响,反而会导致剖宫产儿出现注意力差、多动症等情况[3]。因此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势在必行的产科工作措施。无痛分娩是伴随着麻醉学技术进步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分娩技术,该种分娩方式的实施是在产妇疼痛感较大时,将麻醉药物直接送达硬膜外腔,从而起到麻醉镇痛的效果。同时此种分娩方式还可以在分娩的过程中对产妇进行间断性的给药,这样就可以起到持续给药、持续镇痛的效果[4]。此外,无痛分娩在分娩过程中所用的麻醉药物剂量为50 mL,这个剂量相当于剖宫产的20%~40%,而这种较低的剂量的麻醉药物可以在起到良好镇痛作用的同时,还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的影响。

此次我院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无痛分娩的A组产妇,其剖宫产率为8.46%,平均产程为(11.87±2.5)h,相比实施常规分娩的B组产妇的剖宫产率30.82%及平均产程(13.97±2.6)h均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可以说明该种分娩方式的实施所带来的优势足以弥补其可能存在的不良影响[5]。因此,笔者认为无痛分娩的实施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杨素梅.心理护理在分娩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 161-162.

[2] 牛丽萍.剖宫产率升高的社会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0,39(7):611-612.

[3] 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 16(5):259-260.

[4] 刘姿,周瑞仁.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0):46-47.

[5] 应诗达.产痛的神经传导和产痛产生的生理基础[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16(2):81-82.

R719.8

B

1671-8194(2014)20-0133-02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产科产程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观察无痛分娩产妇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