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2014-05-05张新立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0期
关键词:右旋糖酐紫癜丹参

张新立

(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太康 461400)

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张新立

(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太康 461400)

目的 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钙剂、扑尔敏、维生素C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损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损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22/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16/24)(P<0.05);两组患儿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P>0.05)。结论 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无不良反应。

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特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及青年,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以四肢和臀部多发,双下肢尤甚,常伴随关节肿痛、腹痛、血尿和便血等[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关于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2],紫癜以四肢和臀部为主,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等,呈对称性分布,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血小板均正常,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紫癜,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2~14岁,平均(10.28 ±4.47)岁;病程2~7 d,平均(4.35±1.14)d;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者13例,可疑药物史者6例,异种蛋白摄入5例;伴皮肤症状者23例,伴消化道症状者13例,伴关节症状者10例,肾脏损害者8例。观察组男15例,女9例,年龄3~15岁,平均(10.29±4.62)岁;病程2~8 d,平均(4.42±1.23)d;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者14例,可疑药物史者6例,异种蛋白摄入4例;伴皮肤症状者23例,伴消化道症状者11例,伴关节症状者9例,肾脏损害者9例。两组患儿在基本资料、病程和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组别 例数 皮肤症状 关节症状 消化道症状 肾脏损害对照组 24 7.93±2.75 5.16±3.35 5.54±1.35 66.59±18.23观察组 24 5.32±1.13 3.38±1.84 3.13±1.07 50.35±16.38t值 - 4.301 2.282 6.854 3.246P值 -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钙剂、扑尔敏、维生素C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10 mL/(kg·d)静脉滴注,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0.5~1.5 mg/(kg·d)静脉滴注,1次/天,连用10~14 d后改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其中学龄前儿童3粒/次,学龄儿童5粒/次,3次/天,直至临床症状消失后2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用药3~5 d后无新发皮疹,2~3周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病情无反复;有效:用药3周后紫癜基本消失,临床症状好转,伴肾脏损害者有少量血尿或蛋白尿;无效:用药4周后紫癜不消退,反复出现,原无肾损害者出现肾损害或者原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损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设检验标准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损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22/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16/24)(P<0.05)。具体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小血管炎,以皮肤紫癜、关节炎、腹痛和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发生在儿童,症状可以涉及皮肤和结缔组织、关节、胃肠道、阴囊以及肾脏等[4]。其发病机制可能同IgA介导的免疫反应相关,抗原IgA复合物进入血液循环后激活补体,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小板激活,TXA2生成增多,使PGI2-TXA2平衡失调,血小板聚集增强,血管强烈收缩,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引起坏死性小血管炎[5]。目前过敏性紫癜以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血管弹性等综合治疗为主。

低分子右旋糖酐除可以扩充血容量外,还可以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微循环,并能覆盖于血管内膜、血小板和红细胞表面,导致血小板及红细胞不易黏附、破坏,从而减少促凝物质的产生和微血栓的形成,达到抗凝的目的[6]。复方丹参注射液是由丹参及降香水溶性提取灭菌物质组成,可显著扩张毛细血管,加快血流,抑制血小板黏附及凝集,有效改善微循环,减轻脂质氧化物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从而恢复细胞的正常功能,另外复方丹参通过清除氧自由基,积极促进因免疫紊乱导致的各器官损伤的再修复[7]。研究表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能起到协同效应,减少微血栓的形成,显著改善微循环,加强抗凝效应[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损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对于过敏性紫癜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治愈率,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微

循环,减少微血栓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1] 王上林,田自力.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辅佐治疗过敏性紫癜50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2,25(6):342-342.

[2] 张建江,王华,郭喜霞.血浆和肾组织血栓调节蛋白的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意义[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0,26(4):308-309.

[3] 孟晓蓉,周玮,刘颖,等.低分子肝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羊水过少的研究[J].天津医药,2011,39(8):721-722.

[4] 王琼瑾,张融.感染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作用[J].当代医学, 2010,16(25):78-79.

[5] 王娟,桂明,都鹏飞.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表现[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0,22(2):85-87.

[6] 唐风英.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儿童过敏性紫癜43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0):1195-1196.

[7] 李长明.儿童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1(244):17-18.

[8] 杨军,李成荣,王国兵,等.Th17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 (7):645-648.

R554+.6

B

1671-8194(2014)20-0119-02

猜你喜欢

右旋糖酐紫癜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对仔猪增重影响试验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右旋糖酐的分子量检测手段及应用
右旋糖酐酶酶学性质研究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中药熏蒸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观察及护理
右旋糖酐对草酸脱羧酶的修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