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加中药补肾益气为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4-05-05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0期
关键词:血象环孢素障碍性

李 巍 秦 兰*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加中药补肾益气为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李 巍 秦 兰*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目的 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加中药补肾益气为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益气(炙黄芪45 g,熟地20 g,山药15 g,山萸肉10 g,丹皮9 g,茯苓10 g,泽泻10 g,当归9 g,党参20 g,白术10 g,女贞子20 g,旱莲草20 g,炙甘草6 g)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并以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血象参数、治疗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率为考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血象参数、治疗起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类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加中药补肾益气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效快、疗效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临床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小,比单纯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总有效率明显上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环孢素A;司坦唑醇片;补肾益气;中医药疗法;临床效果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以机体造血干细胞损伤、全血细胞降低、红骨髓总量发生减少及脂肪髓增多,并最终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造血系统疾病[1]。该病致病因素较多,近年来,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该病的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贫血、出血和感染、头晕心悸、面色苍白、身体乏力等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至今仍属于一种治疗难度较高的造血系统疾病,其发病隐蔽、迁延不愈、而且病程较长,不但给患者带去很多痛苦,而且也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此外,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或可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等而使生命受到严重威胁[3]。因此,探讨临床有效的CAA治疗方案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科采用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加中药补肾益气治疗CAA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资料选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收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0例,男38例、女22;年龄15~66岁,平均(35.4±7.5)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2.7±0.5)年;根据骨髓涂片检查结果,骨髓增生低下者和极度低下者分别为42例、18例,以上患者入院时均经诊断确诊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4]中CAA的诊断标准。以上患者以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5.6± 6.2)岁,平均病程(2.6±0.8)年,骨髓增生低下者和极度低下者分别为22例、8例;观察组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35.2±7.8)岁,平均病程(2.7±0.4)年,骨髓增生低下者和极度低下者分别为20例、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骨髓增生程度等方面情况类似,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需遵循以下纳入标准:①《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患者发病隐蔽、缓慢,感染、贫血、出血症状较轻;骨髓小粒的非造血及脂肪细胞数量增多,而3系或2系减少,有至少一个穿刺部位出现增生不良现象;全血细胞、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均减少,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测定值比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要高,且血红蛋白量下降但较缓慢;患者一般无肝脾肿大现象,且经一般贫血药物治疗没有效果。②患者入组前1个月没有接受正规治疗,且对治疗药物无过敏史。③患者具有独立清晰的沟通交流能力,能按时接受随访。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象参数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象参数比较()

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t1=16.345,①P<0.05,t2=15.289,②P<0.05,t3=4.639,③P<0.05

分组 例数 Hb(g/L) WBC(×109/L) PLT(×109/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45.2±9.3 80.5±7.6① 2.3±0.3 4.9±0.2② 25.5±7.1 59.2±6.6③对照组 30 44.8±9.6 61.4±7.5 2.2±0.6 3.3±0.4 25.1±7.4 54.5±6.2

1.3 排除标准[5]

①排除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NH等能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②合并患有严重脏器疾病及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除外。③精神病(史)患者除外。

1.4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如输血治疗,护肝、止血、抗感染药物治疗等,可酌情给予抗生素药物。同时,给予司坦唑醇片(每天6 mg)2毫克/次,3次/天联合环孢素A,用量:4 mg/(kg·d),一天分2次口服,隔12 h服药一次。同时,在用药14 d以后,检测环孢素A血药浓度并将其谷浓度控制在200~300 ng/mL,根据测定结果,适当调整药物用量,6个月为1个疗程。②观察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益气(炙黄芪45 g,熟地20 g,山药15 g,山萸肉10 g,丹皮9 g,茯苓10 g,泽泻10 g,当归9 g,党参20 g,白术10 g,女贞子20 g,旱莲草20 g,炙甘草6 g)进行治疗,上药按比例由本院中药制剂中心制成汤剂)治疗,每次1包(药量250 mL),3次/天,口服,6个月为1个疗程。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每个月都要检查肝肾功能一次,并据此调整药物用量。此外,第一个月血常规每周检查一次,之后每月检查一次,必要时可给予心电图检查,同时,认真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并发症情况。

1.5 考察指标

治疗6个月后,以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血象参数(Hb、WBC、PLT)、治疗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率为考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6 疗效评价标准[4]

分为以下四点:①基本治愈:患者血象参数Hb(血红蛋白),男、女分别不低于120 g/L、100 g/L;WBC(白细胞)>4.0×109/L,PLT(血小板)>80×109/L;同时,患者临床症状,如贫血、出血消失,且1年以上疾病没有复发。②缓解:患者血象参数Hb(血红蛋白),男、女分别不低于120 g/L、100 g/L;WBC>3.5×109/L,PLT出现一定程度增加,患者贫血、出血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病情继续改善或较为稳定。③进步:Hb比治疗前1个月内常见值增长不低于30 g/L,患者临床症状好转,不输血且能维持超过3个月。④无效:患者血象参数、临床症状均没有好转甚至恶化。其中,基本治愈、缓解、进步均归于治疗总有效率的统计范畴。

1.7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考察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由表1可知,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χ2=6.826,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象参数比较

由表2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象参数Hb、WBC、PLT没有显著差别,均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t1=16.345,P<0.05,t2=15.289,P<0.05,t3=4.639,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比较

由表3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平均起效时间为(52.5±6.6)d,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t=-17.914,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比较()

注:t=-17.914,*P<0.05

分组 例数 平均起效时间(d)观察组 30 52.5±6.6*对照组 30 74.7±6.8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由表4可知,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接近,二者比较χ2=0.157,P>0.05,差异不显著,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肝功异常、血糖、血压升高,尿素氮、肌酐升高,食欲减退、恶心,毛发增生,面部痤疮等。

3 讨 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一种临床常见但治疗难度又较高的造血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破坏的越来越严重,空气、土壤、水污染的加剧,食品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这些作为CAA的致病因素,使该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6]。研究表明,CAA的发病与药物、电离辐射、感染亦有直接关联。虽然目前其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与机体异常免疫介导损伤及骨髓衰竭导致造血细胞损伤并抑制机体造血功能有关[7]。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则属于中医学的“虚损”、“血证”、“血虚”、“虚劳”等范畴。《内经》中云“肾主身之骨髓”,“骨髓坚固,气血皆从”。肾主藏精,主骨生髓,髓能化血,精血同源,精足则血旺。因此,再障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肾为人体阴阳之根,藏真阴而寓元阳,肾中之阴为造血的物质基础,肾中之阳为血液化生的动力,故肾阴阳充足,则精血旺盛;肾阴阳亏虚,则精血生化无源。根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故我科确立了在西药基础上加中药补肾益气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针对以上CAA发病机制,临床常选用环孢素A治疗CAA。环孢素A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它是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中性环多肽化合物,其临床作用机制为[8]:①对T细胞亚群比例具有调节作用;②能抑制T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2受体,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同时,抑制T细胞生成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2对造血功能的负调控;③对单核细胞集落的形成和生长具有间接促进作用。

司坦唑醇片是一种蛋白同化类固醇类药,属于雄性激素,临床用于治疗CAA的作用机制[9]为:①对机体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并能加强造血干细胞对EPO的敏感性;②对多能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促进作用,并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③促进蛋白质合成并抑制蛋白质异生,促进钙磷沉积及减轻骨髓抑制作用。虽然司坦唑醇片是一种雄性激素,但其活性仅为睾丸素的1/4,因此其男性化不良反应较小,用药安全性高[10]。

根据中西医理论自拟的“补肾益气汤”中,炙黄芪、党参健脾益气;其有效成分能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滋阴补肾,生血生精,其有效成分能提高白细胞水平。丹皮、茯苓、泽泻清泄肝火,脾湿,肾火。女贞子,旱莲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当归补气养血,配白术健脾燥湿以加强党参补气之力,配炙甘草也有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并能协调诸药而使它们共同发挥补肾益气的功效。故全方具有补肾,益气的功能。综观上述该方的中西医特点,可以认为该方具有增加骨髓造血、改善微循环及提高免疫的作用。总之,随着环境因素,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的问题日益加重,本病发病率逐渐上升,我科应用两药中药加补肾益气为主治疗CAA,对机体骨髓造血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并能对机体免疫功能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由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使用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加中药补肾益气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改善血象参数,明显缩短治疗平均起效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均有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该结果表明,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加中药治疗CAA,疗效显著,起效快,相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因而治疗再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1] 赵馨,张凤奎.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8,29(5):353-356.

[2] 尹永铃.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2):19-21.

[3] 罗广立.环孢素A与司坦唑醇片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3):133-134.

[4] 张之南,沈梯.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9-23.

[5] 魏涛,龚忠义.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1):1802-1804.

[6] 黄文勇.环孢素胶囊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3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学科学,2012,2(2):84-86.

[7] 刘冯,肖丁华,莫东华,等.环孢素A和司坦唑醇联合咖啡酸片方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6(25):156-158.

[8] 张乃红,邵宗鸿.环孢素A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机制[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8,19(8):218.

[9] 胡合社.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112-113.

[10] 赵静.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5):16.

The Effect of the Usage on the Combined Used of Cyclosporine A and Stanozolol Compare with the Two Medicines Added the
Chinese Medicines

LI Wei, QIN L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02,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usage on the combined used of the Cyclosporine A and Stanozolol then added the Chinese medicines whose effect were Buzhongyiqi. Method Select the 60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ised CAA that taken the Hospital treatment during the March 2011 to March 2013, used the RTC way to select the 60 patients in two different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30 patients/the observation group 30 patients. Treate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yclosporine combined with Stanozolol,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the Chinese medicine which main ingredients were (Sunburn Astragalus 45 g, Radix 20 g, Chinese yam 15 g, Cornus 10 g, Paeonol 9 g, Poria 10 g, Alisma 10g, Angelica 9 g, Codonopsis 20 g, Baizhu 10 g, Ligustrum lucidum 20 g, Eclipta 20 g, licorice 6 g), the two groups all took 6 months therapeutic session. Analysis the clinical efficacy, blood parameters, onset time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rate. Result The observation group got better effect on: treatment effect ,blood parameters, onset time than control group, and it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there were all most the similar adverse reactions rate in tow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use Cyclosporine A and Stanozolol added the Chinese medicines got better onset time, treatment effect, low adverse reactions, improve immunity than single use the Cyclosporine A combined the Stanozolol, it worth to extend in clinical usage.

CAA; Cyclosporine A; Stanozolol; Chinese medicines treatment effect; Buzhongyiqi; Clinical effect

R556.5

B

1671-8194(2014)20-0089-03

*通讯作者:E-mail:xj13999953719@163.com

猜你喜欢

血象环孢素障碍性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医学期刊常用字词正误对照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孢素胶囊以及软胶囊的溶出度分析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及对体温恢复时间的影响评价
HPLC法测定环孢素胶囊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雄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咖啡酸片对直肠癌放疗过程中的血象降低的预防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