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过敏的试验及皮试方法的研究

2014-05-05黄卫娟王淑芬陈丽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0期
关键词:皮肤过敏皮试过敏史

黄卫娟 王淑芬 陈丽英

(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852300)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过敏的试验及皮试方法的研究

黄卫娟 王淑芬 陈丽英

(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852300)

目的 观察和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过敏的实验以及皮试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接收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500例住院患者,随机平均分成皮试组与非皮试组,分别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情况。结果 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占19.80%,皮试阳性占有率中,其他物质过敏史的占12.02%,无过敏史的占0.55%;皮试阴性组用药后发生的不良用药反应以及过敏反应明显低于非皮试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影响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药物反应以及皮试阳性发生率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过敏史,因此,对具有过敏史患者用药前应该对患者进行采取拟用药皮试。

头孢菌素类;皮肤过敏;皮试方法

近年来,头孢菌素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其用药安全性也随之受到广泛重视[1]。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来说,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出现过敏等不良用药反应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用药前对患者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就显得尤为重要[2]。本文以此为背景,观察和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过敏的实验以及皮试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接收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500例住院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00例,女性患者200例,年龄12~72岁,平均年龄42岁,将患者随机分成皮试组与非皮试组,每组患者250例,患者人群包含多样性,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特征上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皮试组患者:①配置皮试液,将0.5 g头孢菌素类药物溶解在5 mL生理盐水中,待药物全部溶解抽取其中0.5 mL溶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再从混着溶液中抽取0.1 mL溶液继续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往复循环,至溶液浓度为浓度为500 µg/mL时停止稀释。②对患者进行皮试实验,皮试具体方法以及判断标准同青霉素皮试方法一样。

1.3 记录方法

首先仔细询问所有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并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药物名称、用药时间、并发症、原发病、食物和药物过敏史、药物用量、用法、用药后具体不良反应,处理后好转情况等。

1.4 药物不良反应评定标准

对患者用药过程中,患者感受的、医师发现的等可能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等级评定。

1.5 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6.0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进行相关检验[3]。

2 结 果

2.1 患者过敏史情况

两组患者用药后结果显示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占19.80%,皮试阳性占有率中,其他物质过敏史的占12.02%,无过敏史的占0.55%;非皮试过敏史阳性率占16.7%,两组患者阳性过敏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主要的过敏原药物是青霉素,另外还包括红霉素、中药针剂等。

2.2 皮试干预对头孢菌素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见表1。

表1 皮试干预对头孢菌素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3 讨 论

据调查,无过敏史人群使用头孢素类药物的皮试阳性发生率较低,且其药物分子、杂质、聚合物以及分解物等抗原具有多样性,利用传统的皮试方法效果不明显,与此同时,相关部门没有制定出头孢菌药物皮试的统一标准,该类药物的皮试方法没有在临床治疗中没有普遍运用[4]。但是,头孢菌素类药物一旦出现不良药物反应,会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制定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试方法标准得到广泛重视。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用药后结果显示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占19.80%,皮试阳性占有率中,其他物质过敏史的占12.02%,无过敏史的占0.55%;皮试阴性组用药后发生的不良用药反应以及过敏反应明显低于非皮试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影响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药物反应以及皮试阳性发生率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过敏史,因此,在对具有过敏史患者用药之前应该对采取拟用药对患者进行皮试,对于目前头孢素类药物的皮试方法无统一标准,建议相关组织或部门重视头孢素类药物皮试方法,根据具体临床表现,制定出相关标准,规范头孢素类药物的皮试方法[5]。

[1] 陆莹,王裕珍,陆培新,等.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方法的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19(11):971-972.

[2] 张淑贞,张振芳.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配制方法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0(4):75.

[3] 张永信,朱利平.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问题的探讨[J].世界临床药学,2010,25(5):287-288.

[4]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72-500.

[5] 郭晶,徐燕萍.护理中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10,7(8):251.

Methods of Test and Skin Allergic Skin Test of Cephalosporins

HAUNG Wei-fen, WANG Shu-fen, CHEN Li-ying
(Taiping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guan, Dongguan 8523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cephalosporins allergic skin and skin test. Methods The use of cephalosporins in the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1 received in 5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est group and non skin test group,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situation. Results A history of penicillin allergy skin test positive patients accounted for 19.80%, share, other allergy history accounted for 12.02%, non allergic history accounted for 0.55%; adverse drug reaction of skin test negative groups after medication and allergy skin test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wo groups of data,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ephalosporin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s well as the main factors of skin test positive rate in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allergy, therefore, to have drug allergy history patients before patients should be on the take a skin test to use.

Cephalosporins; Skin allergies; Skin test methods

R978.1;R446

B

1671-8194(2014)20-0037-02

猜你喜欢

皮肤过敏皮试过敏史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药物皮试知多少
沉默
药物皮试知多少
怀孕期间皮肤过敏如何护理?
长效抗菌材料在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开颅手术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血管疾病临床症候观察
分析56例药物致皮肤过敏反应原因及处理措施
急诊皮试告知单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