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60年代西山矿务局的女性群体研究

2014-04-10郑晓瑞

史志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矿务局西山矿工

郑晓瑞

20世纪60年代西山矿务局的女性群体研究

郑晓瑞

矿工作为中国近现代产业工人,为国家的重工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恢复建设,太原市西山矿务局就有来自不同地区成千上万的人当上了矿工,历来矿山以男矿工为主体,而在矿上辛勤劳动的女矿工和矿工家属却鲜少被关注。所以,本文的目就是探究20世纪60年代西山矿务局的女性群体,看看她们的工作与生活。

20世纪60年代 西山矿务局 女性

一、近代妇女的解放

家庭以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无论是姻缘关系还是血缘关系都离不开占人口半数的女性。她们是健全家庭结构、发挥家庭功能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千百年来我国妇女的家庭地位低下,受到“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教条的严重束缚,妇女无权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在新时代受到了强烈的批判。

恩格斯的名言:“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已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口号。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不仅对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基础,指导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妇女运动的开展,在这一过程中,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如倍倍尔、蔡特金、列宁、毛泽东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使其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与西方妇女解放进程不同的是,在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是在资产阶级文化启蒙以后,妇女自觉意识觉醒的前提下开始的。在中国,妇女问题的提出和发展却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社会发展本身还不具备提出和解决妇女问题的历史条件。这一历史起点使中国妇女在争取解放进程中,一开始就是作为“被解放者”而提到日程上来。表现为,最先提出妇女解放,积极倡导妇女解放的都不是妇女本身,而是一些思想进步、开化的男性,并且是把妇女解放作为反封建专制制度的一部分内容提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妇女解放的观念和实践,基本上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的指引下展开的。妇女解放在中国,似乎从来就不是妇女自己的事情,它是民族主义的。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可以动用国家机器去动员妇女,也可以通过国家政策去塑造妇女,将妇女问题直接纳入国家视野。妇女解放的目的不尽是为了妇女,更重要的是为了中华民族。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国家需要妇女通过参与工作来为国家的强大服务,女性参与社会劳动并不是自己选择的,而是国家政策引导的。毛泽东在1926年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中国妇女深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重压迫”的论断,进而指出实现阶级解放和社会发展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而这一论断亦成为发动广大妇女投身民族、民主革命并在其中争取自身解放的最重要的理论根据。在建国之前党的政策就倾向于发动妇女运动,在建国之后恢复国家生产时期,女性更是被广泛调动起来,煤矿企业也不例外。伴随着强大的意识形态宣传和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成为社会主流话语人人皆知;妇女被最广泛地动员起来——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完成了从家庭领域走向社会化生产的过程;一场伟大而短暂的社会试验——人民公社的“食堂化”“缝纫化”“托儿化”等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企图“彻底解放妇女”,妇女不再是生儿育女的“工具”、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奴隶”、受人摆布的“玩物”,而是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但是,以男性为准则的妇女解放也会令妇女们感到不堪重负。

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别、经验的不同以及人力资本的差异决定了男女双方进行不同的劳动生产活动。一般情况下,男性主要参与社会活动,女性主要负责家务劳动。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不仅仅是妇女,全国上下都被“妇女能顶半边天”和“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到”这样的毛主席语录所激励着,并且各行各业都有先进妇女工作者。当时的报纸上有很多“铁姑娘”“花木兰”“穆桂英”的故事。

二、20世纪60年代西山矿务局的女性矿工

女性矿工在矿上工作,一般情况下,会做体力消耗不大的充电工或后勤工作人员,但是在特殊时期,她们也像男人一样工作在产煤第一线,像男人一样工作,甚至比男人还要努力,并且在她们中出现了一批女性劳动模范。一直以来,女人是不下井的,一般认为女人受身体条件的制约,干不了这种力气活;也有迷信说法,女人不吉利,下井会塌方;还有说女人下井不方便,容易发生性侵害事件。总之,女人是不允许下井的,但是在大生产年代,女人被积极调动,有很多女人开始下井干活。参加生产劳动,因为做与男人相同的工作被认为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以下是一些关于女性在20世纪60年代积极参加煤矿生产的事迹,并且被大肆报道,树立典型,以鼓舞士气。

毛主席说:“为了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动广大的妇女群众参加生产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使全体妇女劳动力……一律参加到劳动战线上去,这个要求应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予以实现。”根据这个指示,战斗在科室和生产战线上的女职工,要大鼓干劲,更进一步克服自卑保守心理,解放思想,不断革新创造,积极投入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

20世纪60年代在西山矿务局,最有名的就是任凤仙。在60年代,女性矿工劳模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对象,“学凤仙,赶凤仙”运动在整个西山矿务局开展起来,当时有这样的顺口溜“任凤仙,是神仙,溜子事故消灭完”,并且以任凤仙为中心成立了“穆桂英小组”,在“西山矿报”上大肆宣传。除了任凤仙的先进事迹,还有张玉珍、崔秀珍等人的劳模事迹。

张玉珍是杜儿坪矿壮志队的溜子司机。工作中一贯积极负责,认真细心,不怕苦、不怕累,工人们都说她是个好样的。五月里,矿上开展了轰轰烈烈“学、赶、超任凤仙”运动以后,张玉珍说:“人家任凤仙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人家就能不出溜子事故呢?这主要是人家的责任心强。我一定好好地学习人家任凤仙的先进经验。”从此在工作中更加认真负责,做到了勤检查、勤修理、勤掏浮煤、勤注油,眼不离大链、手不离开关。因而使事故大大减少,五月份每班没有出过3分钟以上的事故。进入六月份以来连一分钟的煤溜子事故都没有发生,所以她光荣地被评为上半年矿的溜子标兵。

以上报道都是宣传女性劳动者的光辉事迹,并且号召大家向她们学习。像任凤仙、张玉珍、崔秀珍这样的女性矿工,矿山上的女劳模是被塑造起来的,她们积极响应了党和国家的号召,纷纷走下了矿井,走向了采煤一线。通过参与社会劳动,妇女自身素质提高,为了适应工作需求,努力学习文化与专业知识,增强才干,通过工作实践,提高了政治、思想、文化、科技素质。她们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生活,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精神上的满足,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家庭地位,但是在坚持工作的同时,社会总是期待女性多承担家务,为政府和一家人的福祉多做自我牺牲,而女性又把这种期待内化于心,迫使女性少休息、多干活。通过与男性做同样的工作,妇女所获得的男女平等不是权利上的平等,而是义务上的平等。

三、20世纪60年代西山矿务局的矿工家属

除了女性矿工,在矿山生活的更大的一个女性群体是矿工的配偶。她们不远万里随丈夫来到矿山,她们没有工作,没有地可以种,没有收入,每天操持家务生养孩子,做起了全职家庭主妇。但她们并不是大门不出与世隔绝,她们也有交际活动,而且矿领导也很关心矿工家属在矿山的生活情况,经常会组织活动并且动员家属参加,尤其是因为当时矿上女性特别少,除了生产方面有关生活的劳动没有专门的部门管理,所以也需要调动矿工家属帮助环境管理或是关心矿工的起居。例如,“小南坑家属风格高,为绿化职工送粮草”“热心为职工服务的申大妈”“她们使人们心头充溢着温暖的激情”“家属纷纷办好事,女同志帮单身职工拆洗被子”,类似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

在职工家属中,最有名的是党素珍。

党素珍1935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1953年经人介绍与杜儿坪矿工人李万义结婚,从家乡五台县来到太原西山煤矿河龙湾。那时的杜儿坪矿还在初建时期,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开山炸石头,打洞挖煤炭,一钻进山肚子,就一整天不出来,出来就累得东倒西歪。党素珍想到丈夫也是井下受苦受累一天,就提了一壶水在井口等丈夫,但是出来的矿工个个满脸乌黑,分不清哪个是丈夫,等丈夫走到她面前与她说话时才能认出。党素珍看到矿工们十分辛苦,就义务每天给矿工们送水,慢慢地党素珍的义务支前站开张了。从送水到缝补衣服,到打扫卫生,到照顾受伤的病人,到宣传安全教育,党素珍五十年如一日地无私奉献着。每天早上4点,党素珍挑一担开水步行10里来到井口,为上早班的工人送上一碗热乎乎的开水;把家属区的4个公用厕所清扫干净;杜儿坪矿从山下到坑口,矿工们每天要爬197个台阶,一年四季,党素珍每天要把这197个台阶清扫得干干净净。当党素珍走进矿工的单身宿舍楼时,看到床上是黑得反光的床单和被子,胡乱堆放着脏衣服,屋里充满了烟味、油味、汗味……正在休班的单身工人有的扎堆一块,胡乱调侃,有的打扑克,脸上还贴满了花花绿绿的纸条。想到单身工人这么苦,远离父母,远离妻子儿女,每天除了上班就这样打发时光,就马上帮助单身工人拆洗被罩床单。当她看到有受伤的工人从井下被抬出来,也有死亡的尸体被抬出来时,党素珍伤心不已,之后宣传安全生产就成为她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她通过报纸、收音机、录音机、坑口广播站、居委会黑板报、坑口阅报栏广泛地进行安全生产宣传。

党素珍家里其实很穷,她是一个家属,没有一分钱的经济来源,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共七口人,只靠丈夫一个人的工资维持。50多年来有很多家属参与进她的义务服务中来,但没有一个人能像她一样坚持这么久的,她义务为矿山服务了一辈子。党素珍的典型事例直至今日仍然被传颂。

四、结论

20世纪60年代是艰苦奋斗、一穷二白的年代,全国人民都在勒紧裤带搞建设;又是政治动乱的年代,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全国上下都在搞政治斗争,经济建设事业被荒废。对于太原市西山矿务局来说,20世纪60年代是搞生产建设的年代,全矿上下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投入煤炭生产,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正如一些老矿工说的那样:“我们那个时候就像被洗脑了一样,一心想要为国家、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自己,没日没夜地干活。”矿工就是这样无私奉献却很少被关注的群体。

矿山上生活的女人,女性矿工和矿工家属,当然这两者是有交叉的,有的女性既是矿工家属又是女工人。20世纪60年代的女性,是被政治广泛调动的一代女性,她们自认为也被大家认为“妇女能顶半边天”,不仅是各种工厂,就是井下一线也会看到女人的身影。这是“被解放”的一代女性,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广泛参加社会劳动,但是她们的解放只是政策舆论下的解放;对她们自己本身来说,这种“解放”使她们不得不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

[1]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中共中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三卷)[M].2013.

[3]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5]西山矿报,1960~1969.

郑晓瑞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硕士研究生

(责编 樊 誉)

猜你喜欢

矿务局西山矿工
金牌挖矿工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走向市场经济的国有煤矿先行者——枣庄矿务局1992年在全国率先放开煤价迎来新春天
观西山
老矿工的家国情怀
西山闲笔
矿工老李
安居乐业和谐社区
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