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采酒神精神的前世、今生与重生

2014-04-10文怡希

史志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日神酒神尼采

文怡希

尼采酒神精神的前世、今生与重生

文怡希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酒神精神概念,酒神精神是理解尼采哲学的钥匙。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尼采酒神精神的来龙去脉,从酒神精神的前世与古希腊神话、悲剧艺术所具有的极其深厚的渊源入手,进而探究其今生在与日神精神的对比中显示出的非凡现实意义,以及酒神精神在与尼采的其他哲学思想——强力意志、超人、重估一切价值的联结中实现的重生。

酒神精神 尼采 《悲剧的诞生》

在尼采的传世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篇,主人公走出洞穴,发表一番演说后开始下山,向人间传播他十年间积累的思想去了。凝望那高傲的身姿,不禁令人疑惑,尼采想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向世人传播的思想是什么呢?这就牵扯到尼采哲学思想的核心为何的问题了。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在《偶像的黄昏》中可以看到,尼采直言自己又“回到了我的愿望和我的能力由之生长的土地——我,哲学家狄奥尼索斯的最后一个弟子——我,永恒轮回的教师……”[1]由此推断,尼采认为自己传承、传播和教授的是哲学家狄奥尼索斯的思想,主体即酒神精神。如此看来,酒神精神作为尼采意图散播大地、教化世人的主要思想,其在尼采哲学体系中必然占据重要地位。那么,如此重要的酒神精神到底是什么呢?这一概念在尼采哲学中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笔者从尼采酒神精神的前世、今生与重生三方面,浅谈关于尼采的酒神精神的思考。

一、酒神精神的前世——概念以及与古希腊神话、悲剧艺术的渊源

尼采说:“我是第一个人,为了理解古老而仍然丰盛乃至满溢的希腊本能,而认真对待奇妙的酒神现象……”[2]在这里,以狂妄著称的尼采高调地宣称自己是认真对待酒神现象的首创者,虽然事实上,在尼采之前,黑格尔、雅可比等人已谈及酒神现象[3],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通过解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本质,将这种零散的理论加以较为系统的发挥,使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酒神精神说并成功将其塑造为哲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所以,不得不承认,酒神精神的确是尼采哲学的特色之所在,而若称尼采为“认真对待奇妙的酒神现象”的“第一个人”亦不为过了。

那么酒神精神究竟是指什么呢?

读尼采的书,你会发现,在他的不同书目的不同篇章中,这位哲学家不止一次地提到了与酒神精神这一概念解释相关的话题,而且每一次的阐述都不尽相同。在《偶像的黄昏》之“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中,尼采就将立于天地之间,深信“在整体中万物都被拯救和肯定”的最高的信念名之为酒神精神[4];在《快乐的科学》中,酒神精神是“过于充沛的、孕育着未来的力量的表现”[5];而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又花了大笔墨阐述酒神精神与苏格拉底精神的对立。的确,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又如老子的“道”学说,其概念往往难以准确定义,有些甚至无法定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恐怕应换个角度着手,化抽象为具体,如从酒神精神与古希腊神话、悲剧艺术的渊源中理解酒神精神的概念。

首先,追根溯源,酒神冲动的深刻而强大的力量是从酒神秘仪和民间酒神节中发现的。关于这一点,周国平认为,原始的酒神祭,那种无节制的烂饮,性的放纵,狂歌乱舞,表现了个体自我毁灭和与宇宙本体融合的冲动,正显示了悲剧艺术的起源。而且,人们在筵席上为祭祝酒神狄奥尼索斯所唱的抒情即兴歌,即“酒神赞歌”,促成了古希腊戏剧、音乐艺术的发展[6]。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都源于酒神节,都在酒神精神的启蒙下茁壮发展。

其次,从希腊人接纳并且制服酒神崇拜的历史过程中找到了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发现了希腊最伟大的艺术——悲剧的诞生。具体阐述起来,参考周国平在《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新版译序中的观点,悲剧诞生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作为酒神的仆人而卑微,到舞蹈声色中的艺术初现,再到第三阶段——以希腊的英雄和众神的神话为主要内容,以酒神的受苦为主要题材,以亲自经历个体化痛苦的酒神为唯一的舞台形象,这位神灵终于登上了人类的生命舞台,同时伟大的悲剧艺术最终诞生了。而这一过程,也就是酒神精神复苏并且物质性、艺术性形成的过程,而这样的前世演化自然与古希腊神话、悲剧艺术有着深厚的渊源。无疑酒神精神脱离不了和古希腊的前世缘分——它们共享了醉狂、热烈、充沛的底色。

二、酒神精神的今生——与日神精神的对比中所显示的现实意义

尼采认为希腊文化的发展从始至终是酒神和日神[7]这两种力量的斗争,而有评论家也曾指出:“尼采对悲剧的阐释的核心是日神和酒神之间的辩证关系。”[8]因此,作为《悲剧的诞生》中一对核心概念,要理解酒神精神,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与日神精神的对比来深入认识。而且,笔者认为,这种辩证关系一方面具体表现为醉与梦、过度激情与适度情感、放肆创新与正统发展等的相互区别;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极易被忽视的两者的“兄弟联盟”关系,而后者更具现实价值。

许多人认为,日神即拥有正统理性思维的守护者,而酒神则相反相成地属于非理性的、狂热的、浪漫的破坏者——这显然是未经深思的误解。事实上,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业已直接批评性地强调两者其实是完全无法等同对待的。而如若真要将二者划分到不同阵营下,笔者认为,或许去阅读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可以有所启发。因为受叔本华哲学思想启蒙的尼采,曾继承性地按照酒神与日神的精神阐发叔本华关于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解释,并且指出,酒神冲动“在本质上是世界意志本身的冲动”,而日神冲动则是“意志显现为现象的冲动”[9]。在此基础上,可知,在二元冲动中,正如表象由意志本身派生,日神冲动是由酒神冲动派生的。而且对于这一点的发掘,朱光潜先生在其早期英文著作《悲剧心理学》也曾表示赞扬,认为尼采的一大功绩在于他把握住了真理的两面。

因此,看似一部美学著作,《悲剧的诞生》实质上是一部讲述哲学诞生的著作。在尼采的美学舞台上,酒神和日神是世界的救世主,而回归到现实生活中,笔者认为,也暂可将两者理解为两种生活状态:一是光明平坦的路途上的顺利前行;一是坎坷曲折的路途上的直面挑战、乐观向前。而且,稍作比较便可发现,第一种代表的日神状态太过理想化,走向虚幻的乌托邦,以致缺乏一定的实际意义;而后者代表的酒神精神,具有面对悲剧也视为喜剧的向前的勇气,在当下社会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物欲文化,使整个人类都像孩子一样处于社会溺爱与物质依赖之中,而个人内心的自我调节和心理支撑能力却是直走下坡,各种悲观心理和社会问题丛生。在这种情况下,酒神精神的现实意义就显现出来了。厌世的悲观主义者往往“看见别人快乐便生伤感,好像看见病孩垂死前还依然玩着玩具一样;他们在一切玫瑰花丛下看出隐藏的坟墓”[10],而尼采倡导的酒神精神则是叫人们看见苦难、看见伤感也能够欢笑,极端地说是就算濒于垂死也要玩着玩具,大笑着死去;他们在一堆坟墓下看见玫瑰花丛。不消说这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选择,而且在这鲜明的对比下,明智的判断应该早已浮出水面:高蹈轻扬的舞蹈和欢乐豪放的欢笑才是酒神传人该有的形象体现。难怪,尼采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酒神精神的偏爱——“看吧!日神不能离开酒神而存在!”[11]

其实,这无论是对古希腊时期的人们,还是喧嚣都市中的我们,都应该有很大启发。这酒神的“欢笑”并非指沉迷于纸醉金迷之中,整天娱乐自我,而是指在面对挫折苦难时该有那份坦然接受、越挫越勇的勇气,以及战胜痛苦的决心。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很多人会抱怨心灵家园的缺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或许可以去往古希腊文明或尼采哲学中寻找解脱之法。不是悲观厌世,而是积极入世。尼采要我们知道,痛苦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同于张爱玲所说的“人生就是一袭爬满虱子的旗袍”,人生其实是一条毯子,一条由苦难之线和幸福之线紧密交织的毯子,而且,抽出其中的任何一根都会破坏整个毯子,整个生命。所以,如若你去询问百年前的尼采,如何从痛苦中获得解脱,那么,你恐怕会得到这样的回答:“正视痛苦,接受痛苦,靠痛苦增强生命力,又靠增强了的生命力战胜痛苦。”[12]因为他认为,对痛苦者最好的安慰方法就是让他知道他的痛苦无法安慰,而这样的痛苦反而可以促使他昂起头来,在与痛苦的对抗中获得最大的满足与幸福。

三、酒神精神的重生——与尼采其他哲学思想的关联

在论希腊悲剧时,尼采认为希腊悲剧的惟一主角是酒神狄俄尼索斯,而类似的,在尼采哲学中,酒神精神便成了主角,并与尼采其他的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正如周国平所指出的,强力意志可以视作酒神精神在形而上学领域的别名,超人则可以在酒神艺术家那里找到原型,而重估一切价值就是“用贯穿着酒神精神的审美评价取代基督教的伦理评价”[13]。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位于中心舞台的酒神精神,它与强力意志、超人、重估一切价值等哲学思想体系关系密切,且在与尼采这些哲学思想的连结中实现了重生,从而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理解尼采哲学的钥匙。

首先,笔者认为,强力意志来源于酒神精神的衍义:做一个强者。那么,何谓“强者”?在这里,代表性人物须首提站在人生的高处俯瞰痛苦的查拉图斯特拉,因为他高唱战歌征服一切痛苦的大笑,因为他对生命的一切存在的肯定,因为他愈是面对痛苦、险境和未知事物愈是欢欣鼓舞的精神——而这样一种精神毫无疑问就是尼采所推崇的酒神精神。同时,尼采也还在大声呼喊着:“人必须有必要强大,才会变得强大。”[14]这样的强大就是强力意志。因为强力意志就是生命力的充溢、扩张和去占有、去征服的欲望,表现了生命那种永不停息的本性。而且这种被尼采称之为“永不枯竭的生命意志”的命题,是酒神精神由舞台艺术上升为人生艺术的表现,是其对抗争后的失败的接受。它对苦难的不抱怨、不放弃,像极了挺起胸脯承受痛苦的甘地;它直面挫折的抗争,越挫越勇的进发,像极了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子——那个大海中不屈战斗的老人:“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15]由此可以看出,尼采坚定地相信一切创造者都是强者,而酒神精神与强力意志的内在一致也从而得以显现。

其次,作为尼采的另一本著作,任何读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本“超人”思想的宣言书。在书中,酒神精神的化身查拉图斯特拉是一个跳舞者——他时刻为生命舞蹈着。而这酒神的舞蹈,事实上,便是超越一切包括自己的象征,是成为“超人”的途径。而且,尼采认为,人身上的超越性,是针对人类一切传统价值的,是神性,“具有酒神精神的人应该跳着舞越过人生大地上的沼泽和凝重的悲愁”[16]。所以,查拉图斯特拉对此曾有更加形象的表述:“人是联结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的一根绳索——悬在深渊上的绳索。走过去是危险的,在半当中是危险的,回头看是危险的,战栗而停步是危险的。”[17]而笔者认为,酒神精神就是联结在人和超人之间的一根绳索——悬在深渊上的绳索。迷醉或乐观过头是危险的,折中无原则地徘徊在半当中是危险的,质疑对生命、苦难的肯定而回头看是危险的,因困苦而战栗以致半途而废是危险的……所以,酒神精神的重生是自我的重生,其在超越苦难、超越一切中实现重生,成为“超人”。

再次,在人类步入黑暗深渊之际,尼采又划时代地提出了“重估一切价值”,一声“上帝死了”的呼喊,好似惊天一声雷,瞬时如一束刺眼的光芒射入价值真空的欧洲大陆。“重估一切价值”,或是周国平所说的“价值的翻转”,即是要把被颠倒的价值重新颠倒过来,否定一切被肯定者,肯定一切被否定者[18]。而这一过程的推引和动力,正是酒神精神——若无酒神精神的超越一切、无畏于毁灭,怎么会有杀死上帝、重建信仰的呐喊;若无酒神精神的张扬与狂放,怎么敢对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信仰公开宣战;若无酒神精神的肯定人生、包容苦难,怎么能够翻转价值,迎来一个人类真正存在的时代。因此,“重估一切价值”就是“用贯穿着酒神精神的审美评价取代基督教的伦理评价”,体现着酒神精神划时代的重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尼采酒神精神的要义是肯定人生、祝福人生,连同它的悲剧性。酒神精神的前世与古希腊神话、悲剧艺术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其今生的存在则在与日神精神的对比中显示出非凡的现实意义,并且在其与尼采的其他哲学思想——强力意志、超人、重估一切价值的联结中实现了重生。

[1][2][4][5][11]弗里德里希·尼采.周国平译.尼采读本.新世界出版社,2007.233,231,72,142,9.

[3][10][12][13][14][15][16][17][18]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译林出版社,2012.69,66—67,73,83,74, 75,78,197.

[6][7][9]尼采.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3,16,17.

[8]马琳.论尼采悲剧哲学中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0).

文怡希 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

(责编 樊 誉)

猜你喜欢

日神酒神尼采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奥登—卡尔曼歌剧脚本《酒神的伴侣》中的“神话方法”
酒神的考验
从尼采“日神精神”,“酒神精神”看中庸之道的异化
读《悲剧的诞生》有感
从尼采的悲剧理论观其哲学与文艺思想
9月29日,酒神
一个作为音乐家的尼采——尼采音乐思想探析
《面对伏拉庞德修道院酒神壁画的沉思》作品分析
尼采对修辞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