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

2014-04-10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妇女

(西南民族大学 彝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5)

新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

吕龙延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中国妇女解放在新中国成立的65年中走过了辉煌历程。回顾过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半封建社会中妇女的被压迫历史,经过近代一批先进女性的引领,再看现代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地位的逐步提升,迎来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妇女解放面临着新问题,需要新兴女性看清社会现实,以达到进一步解放。

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历程;影响;问题

妇女解放运动是受男性压迫而产生的一种社会解放运动。中国妇女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经历过长期压迫、屈辱、摧残的悲惨历史。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妇女才能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这段历史是应该被人民大众所认识的。同时作为新时代女性,如何理解自己所处的政治、经济、家庭地位,也需要从这段历史中总结经验并有所借鉴。

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程

(一)中国古时妇女的地位

先秦时期,夏朝商代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妇女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到周朝时期,《诗经》中《王风·中谷有蓷》曰:“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记载多为当时周朝弃妇之声,可见妇女的地位尤其是已婚女性的地位卑下,女性成为丈夫的附庸。秦汉时期开始从礼法道德上约束妇女,尤其是西汉武帝后,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向社会提出道德和行为规范,旌表守节的孀妇就是一个重要表现。班昭的《女戒》中就有说:“男有再娶之意,女无再适之文。”当时社会舆论虽如此限制女性自由,但政府没有颁布成文的法律明确限制妇女再嫁,在实际生活中女性的婚姻还是有一定自由权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社会动荡,十六国、北魏时期玄学兴起,儒学处于低潮,统治者放宽对女性婚姻的限制,女性家庭地位略有抬升。但是,在北方以及到南方后期的梁代,政府开始宣传妇女节义,并且北周政府下达诏令宣布“节妇”。

隋唐时期,无论是皇族还是民间,整个社会对于妇女婚姻问题尤其是改嫁显得很是包容。这是因为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进行了融合,于是北方民族重视妇女地位的传统极大程度上得以保留。

两宋时期,理学影响深远,尤其到南宋以后,礼教之风日趋严重,《宋史》中列女传记载的内容与前代比较大为增加,且列女几乎都是保持贞操、不事二夫的节妇。元代入主中原,柔和中原汉族的伦理道德对婚姻制度加以严格限制,如元中后期对收嫂给予了逐渐严格限制。女性婚姻受到严格限制已经得到贵族和士大夫的“认可”,女性地位在社会上更加卑微。

直至明清时期,对妇女的生活和婚姻自由的压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残酷程度,妇女的婚姻及改嫁问题被记载到明朝法典《大明律》上,形成行为规范和指南。同时明清时期,封建宗族势力有了进一步增长。在乡村,宗族势力实际上在起着主要作用,妇女的自由在民间受到强大的宗族势力的影响。与此同时,统治者也在不断推崇和提倡妇女守节思想。我们从民间密布的节烈牌坊和地方志的记载中就能感受到妇女们在残忍的封建礼教下被压抑的地位。

(二)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发生以后,西方列强的入侵更加重了妇女的苦难。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对人民大众尤其是女性的压迫,以及帝国主义的剥削把中国妇女推向了痛苦的深渊。妇女同胞们在身处困境之时,为挽救民族和自身的危机,开始觉醒,毅然参与到反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洪流中,并且发起一次次的妇女解放运动。

在近代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带领下,妇女们开始尝试着自我解放,争取与男子同等的地位。在广西灵山县,妇女苏三娘在金田起义前已经成为打富济贫的农民军首领。太平天国运动中妇女解放还表现在建立了女军组织。但是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妇女地位没有进一步得以提高,不过女性的思想已经有所觉悟。

不久,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提出自己的主张,认为不论男女都是应该平等的,提出妇女也应该接受教育,并且妇女要戒缠足,实施妇女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针对封建阶级专制所提出的思想给女性同胞们以希望,但同时也只是针对封建统治,妇女思想并没有得到提升。

到了辛亥革命时期,一批先进女性接触到西方先进思想,认识到西方妇女享有的经济政治权利,开始推崇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大力宣传西方妇女的生活方式。从1899年陈颉芬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份妇女报刊——《女报》开始,各种宣传妇女解放、号召妇女革命的报刊陆续出现,引领中国近代妇女解放的思潮。

在此背景下,真正开始引领妇女解放运动的领跑者是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大多体现了妇女破除旧的礼教的束缚、重新找到幸福与归宿。这之中就有鲁迅先生以妇女解放为主要内容的小说《祥林嫂》。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可分为建党初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对妇女解放进行探索,并进行政策实施[2]。提出了妇女在政治上可以得到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经济上可以分到土地,在婚姻方面可以进行自由婚姻,同时注重对妇女进行文化教育,为新中国建立后的妇女解放运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妇女解放运动

恩格斯曾指出:“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3]300一个国家妇女社会地位的高低,体现了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妇女解放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走上了迅速发展道路。妇女在各个方面获得了男女平等权利,与男子一样成为了新中国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真正把男女平等的原则写入了宪法,颁布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条文,使中国妇女在建国后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地提高。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赋予了妇女们全面的社会权利,规定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各方面均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这项法律中妇女的政治权利被列为了各项权利之首,突显出新中国妇女的政治地位。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1954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妇女享有同男性公民同样的权利与自由。这些法律的颁布,给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以强烈的冲击,强制社会各方面无条件接纳妇女参与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也启发了妇女当家作主的意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帮助妇女,使其享有了同男子平等的财产权。以土地为例,继续延用建国前根据地的“按人口分配土地”原则,并广泛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让广大妇女同胞们拥有自己的土地。从50年代开始,妇女开始大规模地参加社会生产劳动,这成为新中国妇女解放的主要内容。同样在城市里,由于政府的积极推动,广大妇女也享有了与男子一样的劳动权利。工厂中的女工人的数量迅速增加,涌现出了许多女劳动模范。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教育方面同样也规定了妇女的平等权利。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新中国开展了扫盲运动,从农村到城市举办了识字班、夜校、职业学校。到50年代以后,中国的妇女教育迅猛发展。为妇女在政治上的平等铺平了道路。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与实施使得妇女能够在婚姻家庭领域获得平等地位。它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和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中国封建婚姻制度对妇女的束缚和压迫从根本上被解除了。

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迁,在这一巨大变迁中,妇女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政府颁布一系列法律:1992年,《妇女权益保障法》出台, 1995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颁布。诸如此类的法律相继颁布,充分地证明了党和国家对妇女解放事业的关心和重视[4]112。

二、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一)对女性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

妇女政治权利是指女性公民通过法律途径管理国家、社会各项事业并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的权利。妇女这一群体在历史上很长时期都没有政治权利,故妇女的社会地位较为卑微。建国后,195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以及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中都明确地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政治权利。选举法颁布后,妇女踊跃参与投票,选出的女性代表比率也在逐年上升,且在国家重要的决策机关,妇女干部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在众多女干部中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妇女在管理层上表现比较活跃[5]93。

毋庸置疑,拥有参政权对妇女解放具有深远的意义。妇女参与到政治生活,拥有同男性相同的权利和地位,这是妇女具有同男子平等的人格和尊严的表现,当然也成为了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法律上给予妇女政治权利,能够增强妇女对政治的积极性,帮助她们克服自卑感,增强她们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自主精神,进而发挥自身的才能去建设国家,奉献社会。

建国后的妇女解放运动的重点在经济方面。由于新中国建立前经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以及内战,民生困窘,社会经济凋敝,故建国后的第一要务便是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十分急迫,政府除了解放男性劳动力外,还必须解放占人口半数的女性劳动者,因此,妇女的重要性倍受重视。妇女要得解放,就必须参与到社会生产劳动中,通过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来取得社会的普遍承认。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男女同工同酬制度,提高女工收入,保证女工生活,从而保障了妇女的独立经济地位。经济地位的提升不仅改善了妇女在家中的地位,更加增强妇女的自信心。这种男女在经济上的平等,对妇女的解放事业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

(二)对女性家庭及社会地位的影响

对妇女来说,婚姻是决定一生幸福的关键。旧时代,妇女在婚前被视为家庭的财产,父母包办买卖婚姻,将女儿的婚姻当作买卖。这种没有爱情作基础的婚姻,在婚后就表现为与丈夫经常有摩擦,受到婆婆的欺凌,甚至发生被虐待至死的例子。为解决妇女的命运,新中国建立后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女子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证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婚姻制度”。并且于1980年颁布新的婚姻法,对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以修订,鼓励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

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其实就是在社会上地位的缩影。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的家庭地位改善了不少,究其原因,除了是因为婚姻自由,最大的因素就是妇女经济地位的确立。新中国建立后,她们与丈夫共同劳动,同是家庭经济的支持者,对家中的贡献和在家中的地位受到了重视和尊重,家人重视她们的成就,妇女得到做“人”的尊严。妇女们通过劳动生产,不仅能够改善家庭经济,而且能够进一步得到家人们的尊重。经济改革后,核心家庭成为了现今家庭形式的主流。由于家庭成员较少,丈夫也会分担家务,所以妇女从事家务劳动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少。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妇女普遍参与商品生产,故而她们争取到的发言权和决定权相较以前都增多了。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日渐重要,她们的意见就越能够受到丈夫及家人的支持。可见新中国的妇女,不仅可以挣脱封建家长式的婚姻制度束缚,更可进一步确立她们在家中的地位,得到家人们的平等对待。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已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家庭地位的变化也反映出她们在社会中地位的彻底改变。

三、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带来的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到70年代末,新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是把一些带有女性自我诉求特征的口号上升到政治高度,如“男女平等”,并且使它成为整个国家必须贯彻的政治任务。所以,在生产劳动中,主张让妇女自己打拼,同男人一拼高下,认为只要这样就能够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许多妇女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二是特别强调让妇女参加社会集体劳作,轻视甚至忽略妇女从事家务劳动,认为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拉出来就是解放妇女。在此过程中家庭之间的成员很少见面,尤其是夫妻间的感情变淡,还有就是孩子在这过程中深受其害,共同照顾孩子不能达到高的标准和要求,以致孩子在成长期生活得不愉快。

三是提倡“武装”,要求妇女“爱武装”,驱动妇女向男性化的军事方面靠拢,减少了新中国的活力色彩。

总之,由于这个阶段的国际形势影响和国情所迫,在进行妇女解放的过程中忽略了妇女自身的特点,将女性事业的目标定位为与男性完全一致,导向发生错误。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给妇女解放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和机遇。

一是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女性带来了相应的问题。现代很多女性认为要取得同男人一样的社会权利就要进入男人的领域,达到男性的标准,社会上出现的女强人就是这种体现。我们要走出男女绝对平等化这样一个误区,在提高女性地位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两性的差异,对待两性平等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女性在现代社会有着适应自身特色的职业,同样能够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要在共同理解中相互配合,和谐发展。

二是现代社会同时也是高科技社会,知识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知识的重要性由此可知,它为男女平等竞争创造了良好的舞台。女性同胞们要在政府提供的优良环境下,用知识武装自我,追求独立的主体意识,正确认识自身价值。

在机遇与挑战下,作为新时代女性要懂得看清大局,努力协调好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关注女性问题,不要太在意性别问题,在妇女解放中做到真正的思想解放,从性别束缚中走出来,通过实践不断解决问题,达到两性的和谐统一。

[1] 郭 溶.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5(2).

[2] 胡 研.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妇女政策研究(1949年——1956年)[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张珊珍.建国以来妇女解放事业的历史回顾[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4).

[5] 左际平.20世纪50年代的妇女解放和男女义务平等:中国城市夫妻的经历与感受[J].社会,2005(2).

[6] 江建文.从政治解放到性别解放——论中国妇女解放理论构建[J].妇女研究论丛,2003(4).

[责任编辑袁培尧]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of the New China

LÜ Longyan

(School of Yi Nationality,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225, China)

Chinese women’s liberation in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ese traversed a glorious course in the 65 years.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women being oppressed over the past thousands of years of feudal society and semi feudal society, led by a batch of advanced women, the modern women gradually enhance their position in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status, which opened a new situ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ese women liberation has some new troubles, which make the emerging women see the social reality to achieve the true liberatio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course; influence; problems

2014-09-07

吕龙延(1993- ),男,回族,河南商丘人,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历史文献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研究。

D442.9

:A

:1671-8127(2014)06-0112-03

猜你喜欢

妇女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如何提升妇女获得感——陕西妇联持续深化改革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
妇女应注意“自行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