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建议

2014-04-10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鲁迅语文教学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 河南 商丘 476000)

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建议

杨爱华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河南商丘476000)

鲁迅是中国文化一个无法绕开的制高点,青少年学习他的作品意义重大。语文教师在承担“普及鲁迅”任务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鲁迅;对鲁迅作品的主题进行多元化解读;完善鲁迅作品教学的系统性;加强与鲁迅研究者的合作;丰富鲁迅作品的传播方式。

鲁迅作品;教学;建议

鲁迅先生是塑造中华民族灵魂的大师,其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精品,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他的思想与文学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性。作为宣传鲁迅的主要渠道——鲁迅作品教学,新时期的语文老师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将语文变成“大语文”, 通过鲁迅作品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鲁迅的人格魅力和人文思想,搭好学生理解、学习、领悟鲁迅精神的桥梁。

一、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鲁迅

提到鲁迅,我们马上会想到毛泽东对其评价的“三个伟大”、“五个最”、“一个方向”:“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他的方向,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通过教材和老师,形成了我们心目中固有的鲁迅形象:“横眉冷对千夫指”,是个全身挂满武器的钢铁战士,跟黑暗势力在精神上、文化上不停战斗的革命家。这样的形象我们会惯性地将他理解为一个不近人情、不懂休闲、不知疲倦、不谈风月的冷酷形象。其实,这些都是长期以来对鲁迅作品进行说教式讲解,模式僵化,缺少美感,理解滞后,缺少个性新异的教学教法的结果。用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的话说,“教材中的鲁迅并不是完整的鲁迅”,所以也不是真实的鲁迅。

现实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生活丰富多彩、讲话生动有趣的人,是一个时时处处用智慧统一自己精神世界的人。

鲁迅特别注意斗争的智慧,他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且每一个都有特定的涵义。他主张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为此,他拒绝了革命党让他刺杀满清权贵的要求。他说:“我可以立即动身的,但如果死了,剩下老母该如何替我照顾呢?”[1]44。鲁迅认为革命是让人生而不是让人死的,暗杀不可能使革命取得成功,斗争需要智慧。

生活中的鲁迅是一个特别讲究生活品味的人。他是一个美食家,吃遍京沪美食小吃,坚持“生存、温饱、发展”三者兼顾的原则。他抽烟,喝酒,爱看电影,爱坐汽车逛逛,喜欢搜集古董,有清醒的金钱观。他喜欢逗弄顽皮的孩子,对自己的儿子甚至很溺爱,还写诗曰:“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1926年,鲁迅与许广平分处厦门与广州,俩人四个月往返书信80封,平均每36个小时写一封。

鲁迅知世故而不世故,懂得应付不同的场面。他常说:“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2]337

鲁迅对两件事最感兴趣,一是读书,二是与青年们交往。他拒绝当青年们的导师,与他们“若朋友然”。当老师时他经常带学生出去参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还经常领一些没钱的革命青年下馆子;他告诉萧红如何搭配衣服;他给北大学生冯省三修鞋的事被传为美谈。

鲁迅也是一个宽容大度的、善于将痛苦化解的人。他一生充满波折,少年时的家道中落,母亲给他包办的婚姻、兄弟失和以及一生伴随的病痛,都给他带来无尽的痛苦。但他从不抱怨,而是竭力承担一个长子的责任。作为儿子的鲁迅没有因为母亲给他包办了婚姻而敌视母亲,在北京刚一稳定就将母亲和朱安接到身边。她们不看鲁迅的作品,更不懂他的思想。但鲁迅从不强行灌输,相反,母亲爱看张恨水的小说,鲁迅经常买给她看。

所有熟悉鲁迅的人都知道鲁迅是一个幽默的人。一次作家萧伯纳见到鲁迅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鲁迅听了调皮的回应道:“我老了会更漂亮。”

以上所叙是鲁迅真实的生活片断,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平凡可亲的一面。《鲁迅的智慧》这本书对鲁迅作了较中肯的评价:“他懂得避祸保全却不龟缩苟活,他善于经营生计却不促狭卑琐,他迎来送往却不敷衍虚伪,他嬉笑怒骂却不玩世油滑。他善于发现你闻所未闻的真相,也善于推翻你司空见惯的常理。”“他的智慧最朴实,最平庸,也最雅致;最实用,最真切,也最深沉”[3]2。

二、对鲁迅作品的主题进行多元化解读

阅读,不仅是对有形文字的有声发音,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读者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就不同。同一篇作品,在不同的读者眼中有不同的意蕴、情感和主题。可以说,作品自流传之日起便有了自己独立的生命,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对文本主题在理解上的不同,有时甚至大相径庭,这不足为奇。恩格斯说:“书有自己的命运。”[4]213鲁迅先生更深刻地指出:“看人生因作者不同,看人生又因读者不同;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5]16-23。西谚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即人学”,作品也因此可以承载更为丰富的内蕴。所以,作品的主题不可能有统一的答案,而常常具有多元性。

但当前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将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阐释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因此忽视了作品的实际内涵。而一些参考书一碰到鲁迅作品就会有“反封建”、“反压迫”、“反迷信”、“反愚昧”、“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等种种大而化之一刀切的解读与概括。一些教师为了考试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将这种生硬的解读硬塞给学生,希望学生个个成为“应试高手”。一旦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与参考书不同,教师就认为是错的,往往不能正确地加以评价和肯定,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多元思维。

针对此种现象,北师大教授童庆炳先生曾经质问:“文学接收是个性化行为,读者可以这样或那样理解作品,这是读者的权利,你有什么资格规定那种理解就不正确呢?”[6]19可是,现实中的鲁迅作品教学就是那么僵化。如《孔乙己》这篇文章,教材在预习提示里对主题的分析是“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代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7]138这是茅盾先生的看法,显然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但据鲁迅先生自己说“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8]327显然,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甚至还有更多的说法。但因为应试教育,学生只能死记一个答案,严重桎梏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其实,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应该加以鼓励!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随意曲解主题,在对鲁迅作品的主题进行解读时,我们必须把握其“改造国民精神”、“立人”等思想主脉。在此基础上,引导鼓励学生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多元解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完善鲁迅作品教学的系统性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对知识占有量的大小已退居次要地位,而对现有知识的创新与整合才是至关重要的。在鲁迅作品的课堂上,既要提倡鼓励学生对作品主题作出多元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要加强其系统性教学,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整体审视贯穿于各册语文教材之中的鲁迅作品会发现,体裁各式各样,包括小说、杂文、散文等,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几乎囊括了鲁迅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作。但是,作品的编入和教学却是各自为政的,没有人去考虑这一单篇课文在其思想发展道路上的地位,讲课时就此文论此文,单打独斗,缺乏与其他作品就内容和形式上的连贯和衔接。这样,一路下来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重复。试想,一个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每学一次鲁迅作品就听老师不厌其烦的介绍一遍他的生平,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效果的,这样学生即使读完大学,对鲁迅作品的思想和风格依然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和语文教师在教学思想上要树立整体观念,进一步完善其系统性,将鲁迅作品纳入总的教学体系之中去。比如介绍作者和背景,这是语文课不可缺少的。一般地说刚接触鲁迅作品时,应先集中概括地介绍。初中阶段,要让学生大致了解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他的代表作品就可以了。高中阶段,学生要接触到鲁迅杂文的特色和艺术成就,重点了解鲁迅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因素。大学语文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这时候的青年学生无论在心理和生理上还是在世界观上,都已趋于成熟,鲁迅作品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体味其语言之美、思想之美和精神之美。

四、语文教师应加强与鲁迅研究者的通力合作

一方面,在众多鲁迅作品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青少年越来越远离鲁迅。另一方面,人文学者、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教授2003在北大给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的“鲁迅研究”课大受欢迎。2006年,北大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在央视《百家讲坛》讲了6期鲁迅后,全国掀起一股阅读鲁迅的风潮。看来,并不是鲁迅作品有问题,而是鲁迅作品的教学出了问题。一些语文教师业务修养欠佳,文化积累不够,对鲁迅了解肤浅、滞后,对鲁迅作品的教学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语文老师进一步加强与鲁迅研究者的通力合作。此事让语文老师自行完成可能力不从心,教育部门要想方设法让学者关注鲁迅作品教学,并适时把他们请过来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鲁迅作品的“继续教育”。

在这一方面,既是鲁迅研究专家又是语文教师的钱理群教授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4、2005年,退休后的钱理群分别在南京师大附中、北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开设“鲁迅作品选讲”选修课。开课的自始至终,不仅开课班级的学生来听,不开此课的学生来听,学校的青年语文老师几乎全部到场,并多次向之请教,与之交流。钱理群毫无保留的一一悉心指导。这种“普及鲁迅”的方式效果是特别好的。

另外,钱理群教授还及时将讲课心得编成教材,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与那些不能与他直面交流的语文老师的联系。教材有面向中学老师和中学生的《中学生鲁迅读本》,有面向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鲁迅作品十五讲》,有面向研究生的《与鲁迅相遇》。这几本书既在编排方式、篇目选取、内容深度等方面,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精心设计,同时又将学术界对鲁迅研究的新发现、新解读通过语文教师与教学一线对接。语文教师选择适合的教材和人群予以指导,那么青年们所认识的就是一个更加真实、丰富的鲁迅了。

钱理群教授把“对处于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中国人讲鲁迅,视为自己学术和生命的一个伟大使命”。他为鲁迅精神的传播做出的巨大贡献现在还无法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五、丰富鲁迅作品的传播方式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普及,与形象鲜明、形式各样的传播途径分不开的。很久以前有一部电影《鲁迅》,许多人看了以后都说,哦,原来鲁迅不仅是“主将”、“方向”和“导师”,也是“儿子”、“丈夫”、“父亲”和“朋友”,不仅可敬而且可亲。孔庆东在《百家讲坛》讲的鲁迅,鲜明而生动,虽然毫不掩视地表达出对鲁迅的顶礼膜拜之情,但分析的角度令人耳目一新,使人听后对鲁迅“刮目相看”,随后全国便掀起一股阅读鲁迅的热潮。但这样的传播形式太少。鲁迅作品因深刻和复杂,影视作品极少涉及。笔者认为,学校,特别是不受应试教育之累的高校应创设各种条件,将鲁迅及其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比如定期举行讲座、播展相关影视及美术摄影作品、开设学习鲁迅作品的专栏或网站等。这些形式会让鲁迅作品教学从课内走到课外,虽然只起到辅助的作用,但因其鲜明与直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对鲁迅精神的继承。

鲁迅是中国文化一个无法绕开的制高点,他的作品是20世纪中国最深刻、最丰富、最具有文化魅力的文学作品。当下,整个社会浮躁而功利,更需要鲁迅的冷静与深刻。鲁迅课的开设,会让青年学生在心理和生理趋于成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多读多看到一些鲁迅作品,这对他们一生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而且这种影响不是浮游于社会表层的流行文化,它渗透到民族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心灵深处,潜藏在人的心底,在某个适当的时候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引导青年学生从局部见到全面,由现在见到历史和未来,从而学会思考人生 ,探索社会。

[1] 孔庆东.正说鲁迅[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7.

[2] 鲁 迅.鲁迅精品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孔庆东.四十不坏[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4] 纪怀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5] 陈冬季.论对《红楼梦》的阐释[J].明清小说研究,1995(4).

[6] 童庆炳.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5).

[7]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五册)[Z]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8] 鲁 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冰竹]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Teaching of Lu Xun’s Works

YANG Aihua

(Shangqi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Shangqiu 476000, China)

Mr. LuXun represents the commanding heights of Chinese culture which can not be bypassed. It is extraordinary meaningful for teenagers to appreciate his great works. Chinese teach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work: to restore a true and complete LuXun; to diversify the interpretation of Lu Xun’ s works;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Lu Xun’ s works;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with Lu Xun’ s researchers; to enrich the ways to disseminate Lu Xun’ s works.

Lu Xun’ s works; teaching; suggest

2014-09-05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GGJS-239)

杨爱华(1973- ),女,河南永城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教育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

G633.3

:A

:1671-8127(2014)06-0086-02

猜你喜欢

鲁迅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鲁迅,好可爱一爹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鲁迅《自嘲》句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