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其研发路径

2014-04-08

关键词:现行英语教材网络化

王 钢

(巢湖学院 外语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教材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语言学习的主要工具,而且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1]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出版已经历了50多年,相继出现了四代教材,尤其是90年代后期现行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出版,教材研发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既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又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与此同时,在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使用及其满意度调查中,教材的不足之处和存在问题也逐步显现,涉及到大学英语教材的定位、内容选材以及传统概念的教材与网络化教材的关系与匹配等方面[2],总体上现行教材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及学生需求仍有差距。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回顾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演进,分析梳理现行教材编写中的多重困境,探究新一代教材的研发路径,有针对性的提出编创对策,以期对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研发有所启示。

一、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轨迹

纵观大学英语教材发展轨迹,并按照董亚芬对教材发展阶段的界定,大学英语教材大致可分为四代[3],其中第一代教材从1961年到1978年,第二代教材从1979年到1985年,第三代教材从1986年到90年代中期,而现行第四代教材从90年代后期开始。之后,由于高校和专业外语出版机构对教材研发的关注和支持,现行第四代大学英语教材出版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一系列采用新理念、新素材的教材陆续问世,有力的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十五年来,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语言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三个不同时期的教学大纲或课程要求,分别是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和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及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版)。由于课程要求的变化和调整,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经历了多次变革,呈现出三个发展节点。一、90年代后期到2003年,这一时期的教材以《教学大纲(修订本)》为编写依据,教材编写遵循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将听说与写译能力置于同一层面,强调英语交流的能力。教材多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模式,体现出对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关注[4],以《新编大学英语》和《21世纪大学英语》为代表。二、2004年到2007年,这一时期是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的转型期。2004年大学英语教学启动了规模空前的改革工程,期间大学英语教材编写顺应改革要求,依据《课程要求》(试行)调整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着力提升听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教材出版机构积极探索基于计算机的立体化教材编创模式,网络化教材和教学平台相继问世,尤其以《大学体验英语》为代表。三、2007年开始,这一时期是以《课程要求》(修订版)为依据,大学英语各系列教材都进行了较大的改版和修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和《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为代表。至此,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已改变了单一的纸质介质,形成了传统教材、光盘及网络化教材等多种载体,初步呈现出立体化的教材研发趋势。

二、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多重困境

1.囿于传统,教材定位的现实契合度不足

与前三代教材相比,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和体例都有了明显的改进,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性,并对特定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纵观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特别是广为使用的综合教程和听说教程,多数版本教材的目标定位依然是基础英语,其技能定位仍然是以语言的基本技能为主,侧重于语言共核的训练,尚未摆脱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束缚。然而,随着高中英语教学要求的提升,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稳步提高,多数新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8级甚至更高水平,因而大学英语教材的目标定位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主观需求,这在各省市的大学英语教材的使用调查中也得到充分证明,其中大多数调查对象将大学英语学习目标定位在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和从事专业学习的能力[5][6]。可见,对当今大学生而言,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功能不断突显,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不仅仅是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学习以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和今后职业发展的需要,工具性已成为新时期大学英语教材的显性特征。因此,革新观念,顺应需求,明晰目标和技能定位,提高教材的现实契合度,将是新一代教材研发的首要关注点。

2.规划教材“一统天下”,地域性、层级性模糊

2004年以来,教育部相继出台了《课程要求》及其《课程要求》(修订版)等纲领性文件,大学英语教材出版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外研社和外教社等专业外语出版社陆续出版和修订了一系列国家级大学英语规划教材,种类繁多,内容多样。然而,通览现行各套教材,不难发现虽然不同出版机构的大学英语教材在素材选择和编写体例上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由重点高校牵头,以统一的课程要求为基本依据,目标一致,难度相当,在练习编写方面不同程度的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导向,从而出现了全国近千所本科高校只选用几套难度相近的大学英语教材。但是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师资水平、生源质量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层级性特征,因而重点院校、普通院校只选用推荐的几套规划教材似乎有悖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从而出现了欠发达地区学生对“天书”般的规划教材抱怨不已[7],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制约了大学英语培养目标的实现。某种程度上现阶段大学英语教材出版形成了规划教材“抱团垄断”的格局,真正意义的“一纲多本”并未实现。因而,教材如何打破这一格局,突出因“地”制宜、因“生”而异的研发特点,解决现行教材地域性、层级性的模糊倾向,将是新一代教材研发的重要考量。

3.教材选材偏向性明显,本土文化缺失

内容设置及其选材的合适度是教材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教材评估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分析,统计发现选材上存在一定的内容偏向性,多数教材以人文内涵的文体素材居多,专业通识类及实用文体类素材偏少,比例不尽合理,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人文偏向。然而,在大学英语学习工具型动机强烈多样的背景下,单一地强调教材内容素材的人文偏向只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此外,在人文类偏向的选材模式下,现行多数大学英语教材过分偏重英美国家文化内容的引入,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中西方文化比较等内容的比例配置。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四册课文中体现本土文化只有三篇,而《全新版大学英语》四册课文中仅有一篇。这样的比例配置造成了选材上本土文化元素的边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8]。同时,当前的这种选材配置也不完全符合《课程要求》(修订版)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标,造成了西方文化引介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失衡。可见,教材选材上如何配置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等不同素材的比例,增加本土文化及中西文化的对比内容将是新一代教材研发亟须解决的问题。

4.教材载体间整合度偏低,时效性不足

教材载体即教材内容呈现的物理介质,长期以来纸质教材一直是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主要载体。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网络化平台的不断完善,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初步完成了从单一纸质的平面教材到网络化教材的过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纸质教材的时空局限性。但目前各系列大学英语的网络化教材大多为纸质教材的电子版,仅仅是改变了纸质内容的物理载体,内容重复度较高,各个载体间的内容整合度较低,教学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此外,由于传统纸质载体与网络化载体间未能形成合理的内容资源分流,以至于现行教材越编越厚,分册教程众多,包括综合教程、听说教程、快速阅读教程等。然而,由于大学英语教学课时数的相对减少,教师只能以综合教程为主,辅以听说教程,很难完成教材涵盖的所有教学内容,造成教学内容和课时数之间不协调,教材的利用率偏低,时效性不足。

由于现行大学英语教材面临的多重困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材的满意度和认同度。然而,由于教育部“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的实施和推动,大学英语教材研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客观上加速了大学英语教材的更新换代,新一代教材呼之欲出。

三、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研发路径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网络辅助平台的成熟,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研发既要解决现行教材的诸多问题,更要体现语言教学本体规律,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专业发展需求,构建符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点的教材研发格局。

1.依据需求理论,强化教材工具性

需求理论是大学英语教材研发和评估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效果得以实现的坚实保障。大学英语教材研发中应以需求分析为前提,既要考虑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需求,也要兼顾社会、学生以及专业需求。总之,真正满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多样化需求才是教材的生命力所在。

首先,把握目标需求,找准教材定位。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学习、工作中能够有效地进行英语交际,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而,在新一代教材的研发中应更加贴近目标需求,找准定位,明晰各套教材的适用对象,突出教材自身的实用性特点,使学生以言行事,学用结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要义。其次,契合学生需求,突显工具性。在学生的需求调查中,满足自身学习、就业要求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首要需求,这就要求教材研发中更加注重大学英语教材工具性的内在属性,优化内容选材,增加实用文体素材的权重,形成多元化的选材模式。同时,选材上要合理配置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比例,避免本土文化缺失的倾向,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进而解决文体素材与学生需求间的匹配问题。最后,顺应专业需求,增强实用性。在大学英语教材中有选择性的融入专业学习内容,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增设真实的专业内容载体,增强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2.坚持“一纲多本”,实现教材多元发展

多样性、多元化是大学英语教材的灵魂。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和生源差异,现行使用的几套规划教材已无法适应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而,针对学生特点打造不同层级的教材已成为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研发的主要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教材出版机构应秉持层级化、衔接化和专业化的研发思路,着重开发三种类型的教材,即强化层级性的基础类英语教材、通识化的学术英语教材和专门用途英语教材。首先,基础类英语教材的研发应在遵循《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按照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及更高要求三个目标,进一步强化分级,形成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宏观层级框架和难度层级设定,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同一区域内的类型趋同、层次相近的院校可根据区域内学生的实际水平,细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开展校本教材建设,着力研发一批符合区域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逐步实现“一纲多本”。其次,顺应通识化的教学理念,研发学术英语教材。以通识化学术内容为依托将基础类英语教材与通识化的学术英语教材有效融合,将其作为基础类教材与专业类教材之间的“桥梁”,担负起对接的作用。通过引入通识化的学术英语教材,提升学生的学术语言技能,进而满足学生更高层次语言能力发展需求。第三,着力发展专门用途英语教材。随着社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师生们已认识到仅具备一般的英语应用能力无法满足今后职业发展需要,因而研发多类别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已成为大学英语教材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以专业知识内容为主题,按照专业大类方向加大教材建设力度,通过结合专业知识学习英语,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为今后的专业英语学习奠定基础。此外,这种多元化的教材建设思路与研制中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十分吻合,即通过建立大学英语教学分类体系,鼓励不同层次、类型、区域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生源特点、人才培养规格等,自主制定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9]。

3.突破时空局限,构建网络化、立体化研发格局

由于篇幅、版面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传统纸质教材多采用线性方式呈现,形式单一,具有较强的时空局限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构建网络化、立体化的教材出版体系已成为新一代教材的研发趋势。网络化、立体化教材是从传统教材到音像、电子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多媒体、多模态的存储和呈现介质的转移和融合[10],是多模态、多层次教学资源的集合。具体而言,网络化、立体化教材必须整合文本、图片、声音等多种元素为一体,形成图文声像集成的特点,增强语言学习的情境化感知,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显著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同时,依据多模态教材建构理念,立体化教材必须加强不同载体间的资源整合,实现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载体间教学资源的最优分配,突破英语学习的时空限制,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衔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网络化、立体化教材应打破传统英语学习的单向模式,增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语言能力,动态选择教材学习的进度和难度,促进英语学习理念的不断更新。总之,新一代教材既要秉承传统教材的普适性,也要打破教材的时空局限性,实现内容语境化、载体整合化、过程互动化的教材研发特色。

结 语

十五年来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秉承了发展、变革的编创理念,既反映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历程,又促进了特定时期英语人才的培养。但现行教材也面临目标定位、选材倾向和载体整合度等多重困境,影响了教材的接受度,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研发已成为必然趋势。因而,为了顺应改革,走出困境,新一代教材研发必须要立足需求分析,明晰教材定位,强化教材工具性,实现多元发展。同时,充分运用网络平台,有效整合载体资源,突破时空限制,真正构建网络化、立体化的教材研发格局。

[1]杨廷君,李跃平.论大学英语校本教材开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290-294.

[2]庄智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编写和评价体系[J]. 外语界,2006(6):49-56.

[3]陈坚林.大学英语教材的现状与改革——第五代教材研发构想[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374-378.

[4]金力.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发展脉络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141-144.

[5]赵庆红,雷蕾.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 外语界,2009(4):14-22.

[6]郭燕,徐锦芬.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研究[J]. 外语学刊,2013(6):102-108.

[7]柳华妮.国内英语教材发展150年:回顾与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2011(6):61-66.

[8]文旭,莫启扬.大学英语教材:问题与思考[J].外语学刊,2013(6):97-101.

[9]孔悦.大学英语探索个性化教学之路[EB/OL].[2014-03-03]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

[10]韩红建.基于需求分析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材编写[J].编辑之友,2013(7):24-27.

猜你喜欢

现行英语教材网络化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抓现行
浅谈我国现行的房产税
被抓了现行
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探讨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