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胺碘酮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2014-04-03李西军赵春华

食管疾病 2014年4期
关键词:转氨酶胺碘酮高龄

李西军,赵春华

静脉胺碘酮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EfficacyObservationofIntravenousAmioiaroneonTreatmentofElderlyAcuteMycardialInfarctionComplicatedbyRapidArrhythmia

李西军,赵春华

目的观察静脉胺碘酮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70岁以上AMI患者21例。其中合并快速心房颤动(AF)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3例,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PVC)7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3例。应用胺碘酮首剂150 mg加稀释液10 mL缓慢静脉注射(8~15 min内),视病情间隔15~30 min再给150~300 mg(总量300~600 mg),并以300~450 mg加入250 mL液体中持续静滴,10~30 μg/kg·min,同时口服胺碘酮200 mg,3次/d。用药前及用药后3 d分别抽血检测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T3、T4及TSH等。结果21例高龄AMI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病人经静脉胺碘酮后,30 min~12 h均出现明显疗效,AF转为窦性,SVT终止,非持续性VT消失,频发多源PVC明显减少(≥90%)。以上无1例死于心律失常,4例发生静脉炎,2例发生QT明显延长,1例出现低血压。结论静脉胺碘酮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

胺碘酮;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成为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一个亚型,目前高龄AMI的治疗以抢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住院时间、延长生存时间为主。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可形成恶性循环迅速加重病情,并使预后更差[1]。老年高龄患者是否能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对于减少发生猝死的几率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心内科收治的2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高龄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70岁以上AMI患者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70~90岁,平均82.2岁。其中合并快速心房颤动(AF)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3例,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PVC)7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3例。

1.2方法应用胺碘酮首剂150 mg加稀释液10 mL缓慢静脉注射(8~15 min内),视病情间隔15~30 min再给150~300 mg(总量300~600 mg),并以300~450 mg加入250 mL液体中持续静滴,10~30 μg/kg·min。用药前及用药后3 d分别抽血检测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血钾、T3、T4及TSH等。

2 结果

21例高龄AMI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病人经静脉胺碘酮后,30 min~12 h均出现明显疗效,AF转为窦性,SVT终止,非持续性VT消失,频发多源PVC明显减少(≥90%)。以上无1例死于心律失常,4例发生静脉炎,2例发生QT明显延长,1例出现低血压。未出现新的心律失常,未诱发心功能不全,无肺中毒发生,未出现肝、肾及甲状腺功能异常。

3 讨论

高龄患者AMI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由于心肌细胞电不稳定,常导致VT、心室颤动的发生,积极纠正及控制心室率,可缩小梗死面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减少死亡率。在AMI发病24 h之内不主张应用洋地黄制剂,高龄患者由于多合并其他疾病及潜在心功能不全,而钙离子拮抗剂及β受体阻断剂因其负性肌力作用,使其作用受到一定限制。胺碘酮作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其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备受重视,有研究报道注射胺碘酮能明显降低缺血缺氧心肌细胞0相上升速率,使动作电位时程(APD)三期复极明显延长,有效不应期(ERP)缩短明显减少,维持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复极相对延长,得到缺血和非缺血区复极的均匀一致,终止因缺血缺氧所致的心电不稳,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可能有益[2]。它的主要电生理效应为阻滞K+通道,延长心房、房室结和旁道组织不应期、并减慢其传导,抑制窦房结、心房和房室结,在24 h总量不超过1 200 mg是安全的。

目前认为胺碘酮除抗心律失常外,还有扩张冠状动脉、减低周围血管张力作用,无负性肌力作用,为临床高效、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本组资料中静脉胺碘酮对心肌收缩力无明显抑制作用,对高龄AMI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耐受性好,应用范围广,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短时间冲击量5 mg/kg,对高龄患者也是安全的,为今后临床高龄AMI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提供了治疗手段。当然本组例数较少,应继续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

[1]曹建军.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2013,10(3):582-583.

[2]叶新和,骆秉铨,胡大一,等.胺碘酮对豚鼠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电生理影响的研究[J].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00,14(3):215.

2014-08-04

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洛阳 471003

李西军(1972-),男,河南洛阳人,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心血管内科工作。

R541.75,R542.2

B

1672-688X(2014)04-0278-02

猜你喜欢

转氨酶胺碘酮高龄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