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回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4-03-31钱一丹阙建兰

护理与康复 2014年7期
关键词:置管尿激酶瓣膜

孙 敏,钱一丹,阙建兰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4Fr三向瓣膜式 PICC导管因其三向瓣膜功能的独特设计,具有避免血液反流、空气栓塞及管腔堵塞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极少数患者出现置管后导管回血,如官红菊[1]报道,85例患者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回血1例。导管回血可增加堵管概率,甚至导致计划外拔管[2],因此危害较大。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笔者对158例使用4Fr三向瓣膜式 PICC导管的患者门诊资料进行回顾,发现10例患者置管后发生导管回血,现对导管回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34~78岁,平均64岁;肺癌6例,胃癌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均使用4Fr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置管途径为贵要静脉8例、肘正中静脉2例,穿刺部位在肘上3例、肘下7例。9例患者在本院PICC门诊进行维护,1例曾在当地医院维护后转诊本院PICC门诊维护;首次发现导管回血时间:置管后15~30 d 6例,31~50 d 3例,>50 d 1例;发生堵管9例,堵管合并导管破裂1例。

1.2 导管回血判定标准 导管维护时检查外露管腔内有血液,判定为导管回血。

1.3 导管回血处置与结果 先用10 ml注射器回抽血液,如未抽到回血,则导管内注入5 000 U/ml尿激酶1.5 ml,本组3例注入尿激酶20 min后回抽血液通畅;6例因完全堵管不能注入尿激酶,利用三通开关负压抽吸溶栓疏通导管堵塞[3]的方法,2~3 h后再通;1例合并导管破裂,用10 ml注射器抽取配置好的尿激酶5 ml,反复抽吸导管1~2 min,将部分尿激酶留在导管内,使凝血块略有松动,1 h后再次抽吸导管,回抽出血凝块后通畅,并予修剪破裂导管,更换导管接头。9例经处理后未再发生导管回血;1例处理后3个月再次发生导管回血,经对症处理后继续使用PICC。

2 PICC导管回血原因分析

2.1 胸腔内压力增加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负压时,瓣膜向内打开,可抽血;正压时,瓣膜向外打开,可输液;平衡时,瓣膜关闭。当胸腔内压力增加,超过瓣膜压力时,瓣膜向内打开,血液反流;当胸腔内压力回复正常,瓣膜关闭,血液滞留在导管内,引起堵管。本组6例为肺癌患者,常有咳嗽症状,突然咳嗽引起胸腔内压力增加,产生回血。

2.2 导管破裂 导管破裂使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瓣膜一侧的压力发生改变,引起回血。本组1例在发现导管回血的同时发现导管破裂,分析发现该患者穿刺置管部位在肘下正中静脉,随着患者活动弯曲肘部,使导管发生折叠的次数增加,导致导管破裂。

2.3 肌肉收缩舒张 肌肉收缩时,当导管中的压力超过瓣膜压力,部分封管液流到血管,肌肉舒张时导管弹性回缩产生负压,当负压超过瓣膜压力时,血液反流到导管引起导管堵塞。本组2例患者家住农村,平时习惯在田间劳作,在体力劳动过程中肌肉收缩舒张频繁及有力,挤压导管,同时田间劳作时可以使胸腔内压力增加,导致导管回血。

2.4 导管瓣膜失去功能 三向瓣膜式 PICC导管因其三向瓣膜的功能设计,避免了血液反流,但当任何因素导致瓣膜功能失常,都将会引起导管内回血。本组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出院后在当地医院进行导管维护,输血后回家发现导管内有回血,次日即到当地医院进行导管维护,回家后又发现导管内有回血,第2天来本院PICC门诊,检查时未发现导管脱出、破裂现象,详细询问患者情况,如导管维护时间、有无增加胸腔内压力的因素、活动等均无异常改变,1周内患者通过PICC输注红细胞2次,冲管略有阻力,予5 000 U/ml尿激酶注入导管1.5 ml,30 min后回抽出血液导管通畅,用20 ml等渗盐水脉冲式冲管阻力消失,再用10 U/ml肝素2 ml正压封管,患者回家后电话联系,未再发生回血。分析原因可能是在输血后导管内血液未冲洗干净,在导管瓣膜处发生了凝血,牵拉瓣膜,使瓣膜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回血,而在使用尿激酶后,导管瓣膜处凝血块溶解,瓣膜功能恢复正常,回血消失。

2.5 导管维护不当 PICC置管后正确的维护和健康教育,对延长PICC使用时间、减少置管并发症极为重要[4]。有研究表明[5]家庭居住地是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之一。本组1例因维护间隔时间长达21 d,且在家进行田间劳作,导致回血堵塞,追问病史时,患者家住农村,当地医院未开展PICC置管及导管维护。

3 护理对策

3.1 置管前的评估 PICC置管前详细评估患者,尽量避免可引发导管回血的因素,同时充分考虑导管维护的方便性,如必须置管且当地医院没有开展导管维护,可以采取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PICC导管进行维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PICC使用寿命[5];定期电话随访。

3.2 导管瓣膜功能的检查 置管操作前检查导管瓣膜功能是否正常,用戴好无菌手套的手轻轻捻一下导管侧端瓣膜处,再用10 ml注射器抽取等渗盐水后冲洗导管,并回抽,观察是否通畅。

3.3 正确的操作及导管维护 置管过程中动作轻柔,有条件时尽量采取肘上置管,在修剪导管时避免损伤其余部分;固定导管时留在体外的部分呈S型固定[6],导管接头处不打折和扭曲,S型弯曲的位置也要每次变换,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发生折叠;对于存在胸腔内压力增加的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正压封管或使用妥协性办法,如安装正压接头、使用肝素封管等;避免高压注射;导管维护时使用≥10 ml的注射器;从导管抽血或输注血制品等粘滞性液体后,使用20 ml等渗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后正压封管。

3.4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尽量避免影响胸腔内压力增加的因素,如感冒引起咳嗽、便秘等;避免提重物及做重体力劳动;让患者学会每天观察导管的情况,一旦发现导管内有回血,立即到医院进行维护,以免发生导管堵塞,增加拔管风险。

4 小 结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因其三向瓣膜的功能设计,很少发生导管回血。但是在胸腔内压力增加、导管破裂、肌肉收缩舒张、导管瓣膜失去功能、导管维护时间延长等情况下仍会发生导管内回血。为减少导管内回血的发生,置管前评估导管的瓣膜功能及患者的维护条件,置管后尽量避免增加胸腔内压力的因素及重体力劳动,重视正确的导管维护,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一旦发现导管内有回血立即到医院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 官红菊.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92-93.

[2] 章春芝,薛志芳,池亚丽,等.PICC在胸外科应用中被迫拔管情况分析与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31-932.

[3] 徐瑶,贺远嫱,陈娟,等.利用三通开关负压抽吸溶栓疏通导管堵塞[J].临床合理用药,2012,5(4C):97.

[4] 秦琳,杨青,汝英.浅谈三向瓣膜式PICC治疗间歇期的日常维护[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5):114-115.

[5] 刘春丽,颜美琼,陆箴琦,等.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11,8(7):294-297.

[6] 李艳红,张海英,陈小琼,等.PICC导管断裂的处理及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109-1110.

猜你喜欢

置管尿激酶瓣膜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