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三类分流”教学改革探究

2014-03-30张修昌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特技跆拳道分流

张修昌

(湖南科技学院 体育系,湖南 永州425100)

跆拳道在韩国被称为“国技”,1988 年起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目前,跆拳道在我国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不仅是全运会、全国锦标赛的重大竞赛项目,同时在高校也受到了不少大学生的追捧,高校不仅将跆拳道作为公共体育选项课程开设,而且部分高校的专业系部还把跆拳道纳入专业课程。但在高校专业系部的培养方案中,没有按照跆拳道项目自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培养。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三类分流”教学改革模式:即竞技团、品势团和特技团。

一 跆拳道竞技团、品势团和特技团的定位

(一)竞技团定位

竞技跆拳道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20 年的历程,获得奖牌无数,这当然和我们有一个凝聚力的团队是密不可分的。那么高校为什么要组织竞技团呢?当前,高校跆拳道的教学目的,基本上是为了使学生能多学东西,每种技能都学,由此出现学生对跆拳道专业知识广而不精、博而不深的现状。对此,必须建立有共同目标感和群体规范意识的跆拳道竞技团,以提高跆拳道竞技技术为目的,提高团队的内动力,改进团队自我效能,增强竞技团的自信心和自强心。

(二)品势团定位

跆拳道品势是跆拳道传统文化中最有底蕴的表现形式,以跆拳道的礼仪文化、实战中的打斗和其独特的表现力来征服观众。品势团组建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团队精神的传达,让学生在品势技术上能有更高的造诣,使其理想信念、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2],并在团队整体作风、纪律性、凝聚力和士气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上,充分发挥三类分流养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特技团定位

跆拳道特技团组建的目的主要是公开展现跆拳道的一些特技技艺,如跆拳道的基本功、腿法技术、品势舞、跟头、双节棍、自卫术等一系列的技术动作,通过动作的编排和其丰富的表现力来展示跆拳道运动的精髓,其表现形式独特,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同时,对特技运动员的要求也很高[3]。

高校跆拳道教学通过对竞技团、品势团和特技团的组建,分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构建专业合成与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 三类分流的教学改革

(一)分流原则

在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分流教学,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对跆拳道运动员进行教学分流,必须遵循跆拳道运动项目的特点及规律,根据相关指标,全面考核学生的身体形态、心理机能、协调性、柔韧性、力量、速度、弹跳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对跆拳道技能品势套路,腿法技术和特长展示等方法进行综合考量,并论证和检验指标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对条件比较优异的学生,选材进入一线培养计划。首先,依据学生综合素质的不同,课分为竞技班、品势班和特技班,对学生进行分流。分流培养的目标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通过三类分流培养,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4],以竞技团、品势团和特技团任何一个特长为突破点,全面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人才。其次,以地方特色和发展需要为向导,以学生为本,创建一套完善的培养体系。通过三类分流培养,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教学的关键。跆拳道人才三类分流培养要得以实现,必须通过教学使学生的理念、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跆拳道人才分流培养模式应该事先把理念教育和通才教育相统一,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专业技能,其中,加强专项课的教学是分流培养模式的核心。以往高校跆拳道课程设置是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专业特色,参照其他高校相关专业进行设置的。这种课程设置忽略了跆拳道专业特质,既无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针对这一弊端,高校跆拳道的课程设置应该考虑人才的分流培养,即将学生分为竞技班、品势班和特技班。竞技班以跆拳道腿法、技术对抗、实战和竞技跆拳道裁判法为主要学习内容。品势班根据学生力量的强弱和动作的缓急偏重程度区分品势的类型,在练习过程中注重腿法、协调性、柔韧性和爆发力的练习,根据“太极”一至八章里的基本动作加强练习,完善整套动作的流畅性和规范性。特技班以击破、竞技腿法、跟头和跆拳道操为主要内容[5]。课程设置每学期可设为4-6 学分,每周课时设定为10-12 个学时。通过跆拳道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流教学,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师资配置

高校跆拳道师资的配置应结合跆拳道项目的特点,以竞争选贤、评价知人作为其根本的行动准则,以注重教学效益为指导思想有效配置高校跆拳道教师资源。在人才引进、培养的环节中,要以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一切有利于学科建设为基准,引进和培养一批在相应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高校跆拳道教师的培养,应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以跆拳道技术为主,理论为辅,尽量引进一些国家队或省体工大队退役人才。在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过程中,不要对学历要求太高,优秀本科生即可。用技术来验证理论,不论技术还是理论,通过他们在本学科内的影响、整合和创造,使教师资源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分流培养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要有一定的比赛经验,对技战术运用品势、功力、特技、表演操和跟头教学有科学可行的实施手段。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条件,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国际交流,多参加裁判培训学习,并利用各种跆拳道比赛机会,提高跆拳道实战的能力。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让学生由兴趣爱好到喜欢,由喜欢转变成一种专业化或职业化。这对跆拳道运动的推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学训练,来检验学生的受益程度,制定出相关的考核制度。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科学性,这样理论即来源于实践,有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整合师资,了解教师专业特长,选择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配师资力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和优势,让教师轮换教学,让学生能在每位教师的教学中学到最好的技术,以良好的专业教学培养出多能的高素质学生。

(四)分流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相结合

分流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针对竞技团、品势团和特技团的不同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培养途径:

一是竞技团的教学。竞技团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技术对抗和实战能力。通过教学比赛来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以特技和跆拳道品势教学为辅,以跆拳道理论为中心指导思想,对学生多技能的培养,以适应各种社团和高校跆拳道竞赛活动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是品势团的教学。品势团教学主要是以“太极”1 至8 章的内容为主,以品势的基本步法、腿法、手型和表现力为教学内容,以品势舞、特技动作为教学辅导,以跆拳道理论为中心指导思想,通过品势教学和交流比赛来锻炼学生的品势技术。

三是特技团的教学。因特技团对跆拳道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在练习腿法和品势的同时,还应结合体操、武术的项目特点,对学生进行跟头练习,培养学生的特技能力和水平。

高校跆拳道竞技团、品势团和特技团的分流培养,其最终目的应该是考虑学生的就业。笔者认为从学生的就业出发,可以安排3 个方面的教学与训练:

一是结合跆拳道项目的特点和学生自身条件,对学生开展跆拳道的品势月、特技月、竞技月和演讲月的专项训练。每月对学生的技能能有一个综合测评,为将来学生就业拓宽渠道。

二是通过教学比赛和外出学习培训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流能力,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三是结合地方特色,与各跆拳道馆进行校企合作,签订就业协议,消除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心理负担,为学生就业提供机会;同时,采取积极措施支持学生自主创业,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在校积累的学习经验和社会实践进行独自创业。

高校跆拳道人才分流培养模式作为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必将对高校跆拳道开展产生重大影响,有必要加强对分流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为跆拳道在高校的发展奠定基础。高校跆拳道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实施应该根据学校办学实际情况,针对跆拳道的科学选材、课程设置和师资配置等设定一个适当、科学的比例,使高校的跆拳道专业办出特色,能与学生的就业有机结合。高校跆拳道人才分流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为跆拳道在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培养模式。通过高校跆拳道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构建,对现有跆拳道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进行改革,为跆拳道在高校的发展再创佳绩。

[1]马晓利.北京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2]宁鲁伟.竞技体育学学科体系初建[D].苏州:苏州大学,2012.

[3]余千春.安徽高校学生学习散打和跆拳道的动机及其形成机制的对比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4]吴君吉.我国本科专业合成与分流培养模式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1.

[5]于晓红.突出攻防练习对提高跆拳道教学效果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9):81-82.

猜你喜欢

特技跆拳道分流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The performer of bamboo drifting on the river 霓裳青山间,一苇渡绿江
嘻哈跆拳道
巧用“特技镜头”写美文
NSA架构分流模式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肝胆胰外科手术与动、静脉自然分流
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