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舞蹈课教学路径探究

2014-03-30赵先甲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舞种舞蹈音乐

赵先甲

(长沙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系,湖南 长沙410100)

体育舞蹈是目前高校中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它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需求,由于其具有强烈的娱乐、竞技、表演色彩和体育的多功能化,将人们带入到无限遐想的境界。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社交的手段、感情交流的纽带有着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在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初始,作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舞蹈项目只能说是尝试性的点缀了一下,而真正让体育舞蹈这项既符合大学生生理特点又满足其心理需求的课程占到主体地位,也只是近些年的事情。因此,让体育舞蹈在课堂中发扬光大,成为普及项目,进入主流课程、就要增加必要的课时,并鼓励支持大学生选修和专修体育舞蹈课程,使其成为高校大学体育的一个亮点,这是目前从事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工作的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与此同时,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重视并参与体育舞蹈课程的学习,这得益于体育舞蹈高雅的艺术形式和优美的舞姿于一体,既增强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兴趣,又提高了身体的各项机能,加强了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

一 体育舞蹈的特点

(一)高雅性

当人们在观看体育舞蹈的比赛项目时不难发现,不管是恰恰舞或是桑巴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高雅的特质,舞姿优美且华丽,具有抒情的韵味。而且,在比赛中对运动员的姿态,着装,举止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大学生学习这种体育舞蹈,在良好的氛围当中潜移默化的便会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温文尔雅的高贵气质。

(二)节奏多样

体育舞蹈的表现形式是跟随人体的节奏,动作和不断变换的姿势再配上不同曲风的拉美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美轮美奂的,优美的舞蹈。这些外在的因素决定着与叙事的舞蹈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虽然不是叙事的舞蹈,但是却能让人领会浪漫,飘洒的气息;她虽不是健美操,但在舞步的复杂程度上,音乐的旋律上及舞姿的变化上都要比健美操要复杂的多,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却一样能领会得到冲击的快感。这种飘逸的快感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可否认的是,其他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同样能产生作用,但是,这些体育运动项目与体育舞蹈所带来的作用是有差异性的,在运动的表现形式上,体育舞蹈集各种舞种的优点于一身,既有恰恰舞的欢快节奏,又有华尔兹的高贵气质,还有桑巴舞的豪迈奔放。

(三)普适性

在国际上,体育舞蹈有着世界语言的荣誉称号。也就是说,体育舞蹈是不分国界,不分地域,不分人群的普适性的一种舞蹈。我国在步入199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体育舞蹈并将其发扬光大,并针对这一项目,制定了一系列的比赛规则,培养了大批的运动员,教练员及裁判员,而且每一年都会举行一次全国性的体育舞蹈锦标赛,甚至经常派遣运动员参加国际性的体育舞蹈大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国争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生产生活与国际接轨,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空闲时间增加,而体育舞蹈也随之逐渐进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且完全能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身健美活动。

二 体育舞蹈的作用

(一)促进身心健康

体育舞蹈近些年来已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热门课程,它以高雅的气质、丰富的内涵、多样化的形式以及优美的姿态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从身理角度看,有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体育舞蹈整体来说属中等强度的运动项目,可与羽毛球、网球运动相比。如快步舞和恰恰舞的心率均在180次/分左右,华尔兹和探戈的心率也可达到160 次/分上下[1]。因此,经常参加跳舞活动,对人体诸多器官都是一种良好的锻炼,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等健身作用。从心理角度看,在我国独生子女较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压力,也常出现一些情绪异常及精神方面的问题。通过体育舞蹈课教学,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降低抑郁、紧张和焦虑的情绪状态,使精神方面得到改善。

(二)陶冶美好情操

体育舞蹈具有陶冶美好情操的突出作用。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寓教于乐,往往使学生不断地沉浸在对美的追求和享乐之中,并且他们在学习体育舞蹈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美的熏陶和感染。同时,练习中的互动,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和情感的陶冶。音乐与舞蹈都源于人类生命律动的本能,是人们为了尽情喧泄生命的力量和情感而创造的[2]。美妙动听的音乐能激发大学生们对美好的追求、情操的陶冶,心灵的净化,感情的丰富;优美的舞姿使身体有韵律感地摆动以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

(三)提升审美能力

审美价值是审美对象客观具有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给人以审美享受的价值[3]。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而体育舞蹈是一门集体育、舞蹈和音乐于一体的艺术,正好符合了人类对于美的追寻的标准。这种艺术感染力高度的融合,决定了其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如身体美、运动美和心灵美等。伴随着人们审美水平地不断提高和体育舞蹈艺术本身的绵延发展,其审美观较之以往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体育舞蹈的美感实质上是源于人的直觉性,即大学生对舞蹈动作和美妙音乐的心理感受力。它不仅存在于对美的欣赏过程中,也存在于对美的享受过程中,通过对美的享受和美的领略,来提高大学生的感知、认知、遐想和理解等审美能力。

(四)培养社交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4]。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人类身心健康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通过体育舞蹈课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改善了学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融洽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合作。由此可知,体育舞蹈是大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一个纽带和桥梁。

(五)促进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它集中反映了学生的体育精神、价值观念等[5]。校园体育文化的建构与体育舞蹈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在学校开展充满活力的体育舞蹈,加上校园文化的介入更加提高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并且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为学生充分地表达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从而使大学生从校园文化中获得多样化的体验和收获,进一步推动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对校园文化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 体育舞蹈课的教学路径

(一)端正举止,注重舞姿,激发兴趣,提高素养

体育舞蹈源自西方文化,具有高雅的特质,舞姿优美且华丽,具有抒情的韵味。比赛中对运动员的姿态,着装,举止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活动之初,从姿态,着装,举止等方面要对大学生像体育舞蹈比赛一样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相互熏陶,在严谨教学的氛围当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温文尔雅的高贵气质。同时,激发学习兴趣是让学生学好体育舞蹈的内在源泉。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教育学生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增强素质。由于体育舞蹈课是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改而设立的新兴体育项目,适应面广,男女适宜,以便让学生在体育舞蹈课中体验、欣赏到音乐带来的快感,在不断变换的优美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达成陶冶情操、训练高贵气质、提高审美能力,锻炼身体机能,促进身心健康,学会舞蹈知识,增强个人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选配舞种,精挑音乐,注重根本,变换方式

体育舞蹈含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共10 个舞种,由于舞种繁多,课时有限,无法面面俱到,全部学习。因此,精选教学内容,掌握不同舞种的基本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舞种和有选择性地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通过音乐特有的魅力,激发学习情绪以及活跃课堂气氛是取得良好教学情境的关键。如准备一些音乐,一般是选择节奏感强的音乐,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注意经常变换音乐不断保持新鲜感,以免长时间重复影响学习效果。在部分基本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队形的前提下,可以不断变换新队形,变换不同角度,重点一是要抓好舞蹈基本功训练,如形体,手位、脚位以及柔韧性练习;二是步法训练,如柔软步、足尖步、弹簧步、变换步等基本舞步;三是可采用队形与舞步结合的组合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合队走柔软步组合,分队走足尖步组合,并队走弹簧步组合,列队走变换步组合等。通过反复练习各种基本舞步,加强动作的规范性,增强团队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模式,抓好学法,运用排舞,提高质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体育类运动项目实践教学通常由一名教师组织学生实施教学。由于体育舞蹈技术动作复杂、且规范性强,是男女双人配合完成的舞蹈,场地设施要求高,且教学形式要求配备男女两名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多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场地设施不足、学生基础差等特点,在实践教学中,因其师资力量不足,以至于有时候同一位教师扮演着“男女教师”的双重角色,学生也面临缺少舞伴和相互配合的问题等等。因此,这也对师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创新性地运用排舞形式开展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可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所谓排舞教学法,即是排成一排跳的舞蹈,是目前全球流行的一种健身舞蹈方法,一方面对场地设施要求大大降低,既可以在体育场馆里开展教学,又可以在水泥或空地上跳;另一方面,既可以个人跳,可以双人跳、男女混合跳、集体跳,是全球流行的健身舞蹈,讲究参与方式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统一性,教学信息的传递和自然的融合,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凸显排舞的风格,教学效果更符合高校实际情况,更利于体育舞蹈的普及和发展,为高校体育舞蹈课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内驱力。

(四)加强领悟,掌握风格,培养能力,注重自学

所谓领悟力即是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中的接受能力。处在成年期的大学生学习新鲜事物的速度很快,理解能力也很强,所以他们通常能够很好的吸收教师们在课堂上所教的课程。若只是教师单纯的教授一些舞蹈的动作要领,只能够达标,而要想真正跳好舞,就必须要掌握好体育舞蹈的风格特征,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如舞种不同,其展示的身体部位也不同:摩登舞均以展示头和胸部位置;拉丁舞以展示髋和腰的身体部位。舞种的节奏也不同:华尔兹和维也纳华尔兹是3/4拍;探戈是2/4 拍;而伦巴、恰恰恰是4/4 拍等,上述要素都决定着舞与舞之间的不同。掌握各舞种不同的风格特征是提高体育舞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教授一些动作后,要去细细的揣摩一下舞蹈的趋势与动作的变化过程,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们一些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虽然很强,但是也是有限的,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好好回顾和思考,对于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精确掌握好每天所学动作的要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练员最好要具体结合每一名学员的情况并进行分类,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循序渐进,反复纠正,稳步提高。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自己反复不断的练习才能真正提高体育舞蹈水平。

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体育运动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受到大学生们的喜爱。它既能促进训练者的身心健康,又能在学习和训练中提高自己的文化涵养,陶冶情操。但由于体育舞蹈的特点及性质,要求了学生们应具备较高的体育、音乐、舞蹈等综合素质,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培养学生对体育舞蹈价值的正确认识,了解体育舞蹈的特点及作用;正确处理好打基础和学难度的关系;掌握各种舞种的基本特征和音乐节奏等基础知识;以及强调配合的舞蹈意识,同时,教师更要注重教法的创新研究,改进和拓宽体育舞蹈教学的路径。

[1]编写组.体育舞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

[2]荣丽.论体育舞蹈[J].体育文化导刊,2009(2):36-37.

[3]胡映珍.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初探[J].科技信息,2012(2):23-24.

[4]杨慧婷.高岚.论体育舞蹈对青少年健康的作用[J].考试周刊,2008(2):42-43.

[5]王文锋.论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1(1):103-104.

猜你喜欢

舞种舞蹈音乐
打柴舞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学舞蹈的男孩子
街舞少年——赵怡轩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中国古典舞中气息的运用
新中国舞蹈发展70年回眸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