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2014-03-26李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期
关键词:入院血压高血压

李燕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可致使心、脑、肾等多个器官受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临床护理路径(CNP)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所设定的住院模式[1],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卫生院将其应用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76例,其中男101例,女75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8.7岁;病症2.5~22年。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 与国际高血压学会颁布的“高血压指南”中规定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躯体及神经、精神疾患。将176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8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血压及学历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如下:总结本院对老年高血压护理的经验,梳理护理要点、常见护理问题,并根据患者入院后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护理设计,以时间框架为横轴、护理流程为纵轴,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格。主要内容有:入院宣教、医疗措施、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活动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血压监测、出院计划等。患者入院后,由接诊护士、责任护士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中的规定内容进行规范护理,并记录护理时间和患者病情。患者出院时,按照路径实施表进行效果评定。

2 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75例患者对护理满意,8例一般满意,不满意5例,总满意度为94.32%;对照组52例患者对护理满意,19例一般满意,不满意17例,总满意度80.68%,两组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降压情况对比(见表1),观察组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血压下降情况对比

3 讨论

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WHO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的高血压发病率高达39.7%[2],患者患病后很难治愈,并会引起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研究表明,高血压并发症与血压程度有关,血压越高,器官损害越严重,正常血压范围中,血压越低,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越小,血压的下降能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因此,控制血压,保证患者生活质量,避免过度医疗,采取合理、安全、连续性的协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护理路径属于整体护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方法和模式,融合了整体护理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将护理工作细化、量化、程序化,从而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临床护理路径针对性的对高血压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每位患者的特点,从入院至出院这一过程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包括入院指导、治疗与护理措施、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自我监测、出院指导等,为患者提供专业、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人员还能对患者病情发展有预见性,可主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本研究显示,临床护理路径的降压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护理效率,避免重复工作,且降压效果显著,病人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1] 胡婷婷.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的效果评价.现代医药卫生, 2008,24(8):1181

[2] 王萍.浅谈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吉林医学,2010,1(31) :56-57.

猜你喜欢

入院血压高血压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