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线平片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探讨

2014-03-26董立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期
关键词:室间隔先天性肺动脉

董立芳

近几年,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本文作者通过对X线检查和B超等检查进行比较,得出X线检查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选择2011年4月~2013年4月具有病史和临床体征的80例患儿,其中44例为男性,36例为女性;年龄在4 d~12岁之间,平均为2.1岁;所有患儿均进行X线影像学检查和B超检查。

1.2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的患儿进行心脏B超检查,X线检查的患儿进行X线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投照方法:小儿主要体位为仰卧位,摄取X线前后位胸片,短时间高千伏投照,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

1.3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选的80例患儿所换的心脏疾病分别为:36例为室间隔缺损,18例为房间隔缺损,10例为动脉导管未闭,10例为法洛氏四联征,6例为肺动脉狭窄。通过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所选患儿的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均超过95%,两种检查方法与临床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诊断的结果

3 讨论

几种常见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在X线平片上的表现①房间隔缺损:X线片上主要表现为心右缘膨出,膨出的位置相对较高[1]。②室间隔缺损:这种情况比较多见,当缺损较小时,X线上仅表现为肺动脉段略隆凸或者平直,心脏大小一般在正常范围或者只有轻微的增大,主要通过体检发现。当患儿的心脏缺口超过1 cm时,左向右大量分流,肺动脉隆凸较为明显,心脏中度增大,为二尖瓣型,左心缘圆隆,可延伸到膈下位置,说明左右心室都有增大,但是左心增大明显。③动脉导管未闭:导管细小,分流量较少时,胸部X线片上只表现为左心室轻度增大,甚至未见异常表现,肺动脉段轻凸,主动脉弓稍宽,当分流量较大时,常见有主动脉弓增宽,但其扩张部位仅仅位于动脉导管附着处,扩张处表现为漏斗状,也称为漏斗征[2]。这一征象可将动脉导管未闭与其它左向右分流的疾病鉴别开来。④肺动脉狭窄:胸部X线片上显示心脏大小仅轻度增大,甚至在正常范围,心脏表现为二尖瓣型,右心室表现为向心性肥大,心胸比率在正常范围,肺动脉狭窄段后有扩张,左肺动脉有隆凸,多将主动脉弓显现的相对较小,左肺门影增大,可与右肺门形成明显的对比,心影相对圆隆,双肺纹理稀少而纤细[3]。⑤法洛四联征:这是最多见的一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畸形,其具体包括高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缩窄、右心室肥大以及主动脉骑跨。大部分法洛四联征患儿胸片上心脏表现为靴型,右心室增大,心尖上翘,双肺门动脉分支细小,肺门影特别清晰,肺纹理稀疏、纤细,两肺中内带、肺门附近肺纹理呈网状或者喷洒之点,相对紊乱。病情较重的患儿心影可高度或者中度增大,肺动脉段凹陷,主动脉增宽更加明显。

本文所选的几种先天性心脏病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以及房间隔缺损都归为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患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多汗、乏力,活动后有加重的迹象,如分流量不明显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但分流量大、缺损大时临床有明显的症状[4]。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以及动脉导管未闭均属于青紫型心脏病,法洛四联征是最多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畸形,肺动脉狭窄属于无青紫型心脏病,这些多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很多,但是最经济、直观、常规的检查还是X线胸片、心电图以及心脏超声检查,如能准确掌握各种检查的典型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有助于患儿的早期治疗,因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的问题,约有33%的新生儿,在出生一个月内因先天性心脏病死亡,67%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一岁内死亡,由此可见在小儿入院后进行常规的胸片检查,及早发现心脏病变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也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5]。现今,心脏造影、心导管检查能够最终确诊先天性心脏病,能够对病变性质、部位、畸形情况以及严重程度有详细的了解,进而为临床诊治提供诊疗方案。但是造影术及心导管检查对患儿的创伤较大,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应用,一些年龄较大的幼儿,不仅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能存在心脏杂音,因而,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查方法。

[1] 李桂娇,蒋慧,农彬.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4(19):847-848.

[2] 王璐璐,王晓晶,付婷.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56例围手术期护理.吉林医学,2009,31(18):74-75.

[3] 许旸晖.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体会.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2(17):452-453.

[4] 吴向阳,陶凉,孙善权,等.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9,6(06):86-88.

[5] 高虹,叶钜亨,张智伟,等.小儿复合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10(06):61-62.

猜你喜欢

室间隔先天性肺动脉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