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触点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体会

2014-03-23陈秋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带教考核成绩实习生

陈秋蓉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接触点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体会

陈秋蓉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探讨接触点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和体会。方法:把120名儿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分成两组。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的儿科护理带教模式进行学习,研究组实习生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用接触点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比较两组实习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的高低。结果:研究组实习生的毕业实习模式、实习计划、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基础学科考试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触点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医院儿科临床护理的带教质量。

接触点教学模式;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儿科临床护理是一个具有明确职业性的学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理论性。临床实习作为医院进行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对现代儿科护理带教模式和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让实习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护理中,提高实习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每一个儿科临床护理带教都在思考的问题[1]。我院对接触点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择与我院合作的医学院校的120名护理专业实习生参与儿科该次实验研究。把120名实习生平均分成两组,所有实习生均为女生,所学专业为护理,所有参与研究项目的高职实习生均无智力障碍,年龄在19岁至21岁之间,两组实习生在年龄和专业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轮转到科室的实习生,实习时间为4周。

1.2 带教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训

由儿科护士长及教学组长进行集中培训和考核,通过考核培训选拔出本科毕业、沟通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并且有奉献精神的护师及以上职称的老师进行儿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实习生

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的儿科护理带教模式,即带教老师向实习生传授儿科疾病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式和护理方式等[2]。

1.3.2 研究组实习生

研究组实习生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用接触点教学模式,即带教老师在带教的过程中,每天对实习生进行专科疾病的一般知识讲解和儿科临床护理技能讲解,然后提出1至2个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以书面形式把答案表达出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习生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教材等方式进行查询[3]。得出答案由带教老师进行审批和纠正,以激发实习生的求职热情,增加实习生获得儿科护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实习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果

2.1 理论考核

4-8 周实习结束后,研究组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为优(90-95分)的有37名,理论考核成绩为良(80-89分)的有18名,理论考核成绩为合格(60-79分)的有5名,对照组实习生分别为19名、21名、20名,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调查问卷

最后在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对120名实习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儿科临床护理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实习生的得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习生,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教育中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也是最终阶段,是实习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既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强化,又能提高实习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实习生获得实际护理能力的重要手段[4]。从而达到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激发实习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实习生热爱护理专业的情感与职业道德,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的目的。

在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不仅要保证实习生学习护理知识的全面性,还要注重培养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创新能力。传统的儿科护理带教方式是以带教医师给实习生提供信息和知识为先导,要求学生牢牢记住,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接触点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是以培养实习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发挥问题对实习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实习生学习护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实习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增加实习生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实习生在儿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实践证明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单纯的应用接触点教学模式,不能使实习生有效地获得系统的儿科临床护理知识,该种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不具备传统教学模式理论知识完整性的优点,漏掉了一些基础内容,局限了学生的学习层面。因此我们本次研究过程中,研究组采用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接触点教学模式的结合使用,该组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的考核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照组实习生则单纯的使用了传统的护理教模式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的考核成绩与研究组相比存较大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接触点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护理带教的质量,值得医院在今后护理带教工作中广泛应用。

[1]安宝荣,钟秀宏,赵莹莹.多种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3)11:427.

[2]黄明桂.PBL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17)22:115.

[3]刘月梅,李淑霞,王书英,刘春玲.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因素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06)08:55-56.

[4]翟颖娟,冯秀兰,郭小云,何佩仪,关惠仪.临床护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带教模式探讨[J].天津护理,2005,(01)01:3-4.

R473.72

B

1009-6019(2014)11-0303-01

猜你喜欢

带教考核成绩实习生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中医催乳教学在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心电图医学实习生带教体会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
因需施教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观察体会
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