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静脉穿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014-03-23朱建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患肢血栓导管

朱建萍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上海 20072

股静脉穿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朱建萍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上海 20072

目的:分析使用股静脉穿刺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第十人民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98例使用股动脉穿刺静脉输液的护理过程。结果:腹静脉穿刺后常见并发症为局部渗漏肿胀,导管阻塞,静脉血栓,导管滑脱,,局部污染.,静脉炎。结论: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严格的消毒措施.正确选择穿刺对象,做好日常观察及预防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股静脉穿刺;并发症;预防和护理.

对于癌症化疗病、肝胰.等大手术病人临床上常常选择深静脉穿刺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静脉给药途径。已确认药物治疗的准确和及时。然而随着深静脉穿刺术的普遍应用,出现了一系列的并发症。近年来我科针对以上情况开展对中心静脉穿刺的相关知识学习,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先将我科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可共有98例患者使用股静脉穿刺静脉输液,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发生局部渗漏2例.导管堵塞5例,导管滑脱3例。

1.2 方法

1.2.1 用物准备.

新洁尔灭酊消毒剂,无菌手套,无菌纱布,3M敷贴,无针镇压接头。

5ML针筒,肝素钠一支,治疗巾,中心静脉管一根。

1.2.2 操作步骤

解剖学基础: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干,其上段位于股三角内。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位于股前部上1/3,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凹陷。底边为腹股沟韧带,外侧边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边为长收肌的内侧缘。股三角的尖位于缝匠肌与长收肌相交处,此尖端向下与收肌管的上口相连续。股三角的前壁是阔筋膜,其后壁凹陷,自外向内依次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表面的筋膜。股三角内有股神经、股动脉及其分支、股静脉及其属支和腹股沟淋巴结等。股动脉居中,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寻找股静脉时应以搏动的股动脉为标志。

步骤:患者取平卧位左大腿外旋,穿刺时选择右腹股沟股静脉。常用新洁尔灭酊消毒,戴手套,铺治疗巾.在腹股沟带中内三分之一交界处下方,左手食指触摸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加以固定,以百分之一利多卡因局麻,从原穿刺点按穿刺方向行股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固定针头,自侧孔插入导丝,深度超过穿刺针,两到三毫米,连接注射器拔出套管针.经导丝插入导管约十到十二厘米,拔出导丝,抽吸回血通畅,连接输液器。

2.常见并发症

2.1 深静脉血栓

2.1.1 原因:血管内膜损伤:反复穿刺,刺激性强的药物,血管内膜损伤后血小板易粘集,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原因[1]高凝状态长期卧床,血管受压,血流滞缓。

2.1.2 预防和治疗:加强评估,做好宣教,,高危人群患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为40%~80%,护理人员应对股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加以重视,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的宣教,内容包括:(1)对高危人群行股静脉穿刺前应讲明发生股静脉血栓的原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2)讲明股静脉血栓常见的症状,告知病人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生护士;(3)劝其戒烟,给予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多饮水;(4)加强患肢活动,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方法。对需要行深静脉穿刺患者 ,做全面分析如高凝状态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三倍,因避免做下肢深静脉穿刺,特别是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加强观察穿刺部位肢体是否有水肿紫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皮温升高,循环障碍现象,对手术后病人鼓励早期活动,早期适量运动可以减少血管栓塞百分之七十五到七十七,定时做足趾伸屈外展等动作,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膝,影响静脉回流。对股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或高凝状态的病人,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患肢适当活动。应督促病人在床上主动屈伸患肢,不能活动者,由护士或家属被动按摩患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静脉瘀滞和增加血流,降低末端腓肠静脉血栓[3].药物预防:低分子肝素钠是预防股静脉血栓的首选药物,用稀肝素10ML封管,遵医嘱尿激酶50万U到100万U加生理盐水500ML静滴七到十天为一疗程。抬高患肢20到30度,膝关节屈曲15度[4],两周内患肢限制活动,禁热敷.按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防止血栓脱落阻塞导管。

2.2 导管堵塞

2.2.1 原因:由于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的损伤静脉血流淤滞而形成静脉血栓,可引起血管完全闭塞。输注高营养溶液如脂肪,氨基酸,人体白蛋白等液体时,因其分子颗粒大,粘稠性高输液速度减慢,故易黏附在导管腔内到制堵塞甘露醇易结晶,造成晶化堵塞[5],未及时采用正确的封管方法.

2.2.2 预防和治疗:对血液粘度高最好使用输液泵,以防止静脉压增高造成血液反流,使用高营养溶液等高刺激性药物及输血前后,应及时用盐水冲管,尽量避免在输液及睡眠时长时间压迫置管侧,以使血液流动缓慢导管堵塞后应寻找原因及时处理,如是导管扭曲打折所致,解除扭曲打折部位即可解除堵塞,如未完全堵塞时,用稀肝素10ML冲管,必要时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管腔凝血堵塞处理,封管操作不当导致血液反流,封管后患者过度活动或局部肢体受压引起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反流,血液凝固堵塞管腔。如有凝血块,可用尿激酶盐水(1~2万U/ml)边溶边抽,直至凝块溶开,抽干净为止,切不可用力过猛,严防将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中而发生栓塞。本组发生5例,均经回抽将堵塞血栓抽出再通。

2.3 局部渗出

2.3.1 原因:导管滑出,低蛋白血症。

2.3.2 预防和治疗:导管置入后记录进入皮肤内的刻度,用透气性好粘性好的敷贴,告知病人及家属如有松动及时更换 ,病情允许情况下,增加营养,防止穿刺点渗液。

2.4 感染

2.4.1 原因:导管置入处病人皮肤,医务人员的皮肤,导管接头,穿刺处敷贴等受到污染。

2.4.2 预防和治疗:穿刺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无针镇压接头如有血迹及时更换,穿刺处敷贴每周清洁消毒更换两次,如有潮湿卷曲松动及时更换。

小结:通过加强护士的操作培训,对患者家属的正确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了深静脉穿刺在使用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更好的发挥股静脉穿刺的优势,减少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1]吴秉.病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3.

[2]谭小芳,徐群.下肢骨折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18-620

[3]张涛,张惠琴,李彦.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J].国外医学护理学,2001,20:24.

[4]叶碧云,潘晓华.脑卒中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4,3(40):239.

[5]苏丹.PICC导管堵管的因素及预防[J].中华医学丛书,2003,3(6):60-61.

R473.6

B

1009-6019(2014)11-0290-02

猜你喜欢

患肢血栓导管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