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救成批外伤病人的急救护理配合

2014-03-23吴思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伤情绿色通道医护

吴思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湖北 武汉 430000

抢救成批外伤病人的急救护理配合

吴思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湖北 武汉 430000

目的:探讨抢救成批外伤病人的急救护理流程,强化医护配合理念,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抢救收治的23批次外伤病人,总结抢救措施以及医护配合流程。结果:在处理成批次外伤病人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相互配合,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可以有效的缩短抢救病人的时间,提高处理疾病的有效性,增强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制定科学有效的成批次外伤病人急救护理流程,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抢救;成批外伤病人;急救护理配合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员流动密集性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现在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频发,且不断呈现上升的趋势,现在抢救成批次外伤病人已经成为医院急诊科的常见突发事件之一[1],但是医护人员的不足,意外事件的频发,往往导致抢救不及时,而医护配合不密切又会导致抢救的有效性降低,增加抢救时间,增加伤亡的风险,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如何有效的抢救成批次外伤病人成为现在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针对临床实际结合多年成批次抢救经验,制订了成批次外伤病人急救护理配合流程图,取得了良好的急救效果,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抢救的23批次外伤病人。其中爆炸伤2批次,患者19例。车祸7批次,患者42例。高处坠落伤9批次,患者53例。群殴伤5例,患者32例。年龄在17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36.5±3.7)岁,经急诊前后级后,住院72人,留院观察33人。

1.2 方法

1.2.1 成立急救小组

成立急救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的急救培训,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急救技术,对人员进行详细的分工,在接到出诊指令后,以小组为单位,3分钟内随车出诊,紧急赶往出发地点。

1.2.2 伤情评估

在到达现场后,要及时对伤员进行伤情评估,观察病人有无反应,意识状态,有无出血等等,将他们分为极危、危险、中等、轻度几个级别[2],对于伤情较重的,在做好紧急处理后,及时运送病人到医院,对于病情较轻的,先进行现场处理,待时间适宜时,送往医院诊治,这样可以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时间,最大限度的抢救病人的生命。

1.2.3 快速安全转运

在运送病人的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在救护车上做相应的处理,对于呼吸困难的,要进行气管插管。对于大出血的患者要进行止血带止血,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末梢循环的情况,定时放松。还要求护理人员做好病情记录。

1.2.4 心理疏导

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病人由于意外事故多出现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这既不利于抢救也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所以我们要求给与患者人性化的关怀,多于患者沟通,给与心理疏导,缓急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

1.2.5 开通绿色通道

在接到急诊电话的同时,医院要启动临时预案,开通绿色通道[3]。组织抢救小组,准备各种急救设施,清理手术室并紧急调血,做好人员的调度和急救物资的准备。

1.2.6 护理配合

根据护理流程图,明确各护理人员的职责,安排专门人员采血、通知家属、办理住院手续等,对于伤势较重的病人采用一对一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医嘱,记录病情,熟练急救技术,医护配合默契,可以有效的缩短救治时间,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1.2.7 加强各科室的相互配合

病人进入救护车,救护人员要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病人实施生命支持与监护。院前急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基本的生命抢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术,体外除颤术、气管插管术、静脉穿刺术、导尿术等。在将患者送入医院后,要强化各科室之间的密切配合,明确各科室的职能,制定科学有序的治疗流程,例如患者出现大出血休克后,化验科及时对患者的血型进行化验对比,随即将患者送往手术室,进行手术室护理准备,与此同时化验科将化验结果报告给手术室和输血科,开通绿色通道,及时调配血液,做好血液的储备,尽最大可能的节省时间,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增强患者的满意度。

2.结果

采用规范化的急救护理流程,培训专业急救人员,可以避免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不知如何有效处理伤员的情况,提高救治的有效性。对伤情进行评估,采用先重后轻的方法,可以极大的节省医疗资源,缓解救治的压力。开通绿色通道,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救治的效率,减少等待救治的时间,提高疾病治愈的有效性,加强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3.讨论

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严格遵守抢救护理流程图,实现医护密切配合,及时评定伤情,采取专业化的抢救措施,强化安全转运护理,开通绿色通道[4],有效的降低了事故的伤亡风险,极大地缩短了抢救的时间,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有效的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适于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1]田甜.浅谈胸外伤的急救护理体会[A].河南省护理学会.河南省外科创伤及灾难救治护理专科知识学术会议(外科护理学组)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1:3.

[2]叶小平,吴婉梅,梁凤英,等.临床路径在成批外伤病人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20):1882-1883.

[3]季萍萍,沈秀琴.成批伤员的急救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9):108-109.

[4]禹水仙,张莉.批量外伤病人的急救护理[J].中外医疗,2008,(1):40.

R473.6

B

1009-6019(2014)11-0223-02

猜你喜欢

伤情绿色通道医护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384例急诊军事训练伤伤情及心理应激分析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