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

2014-03-23马兰兰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进行性早产儿综合征

马兰兰

东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浙江 东阳 322100

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

马兰兰

东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浙江 东阳 32210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28例治愈,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呼吸道护理、预防感染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通气;营养支持;护理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儿科比较严重的疾病,主要见于肺脏发育状态不良、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早产儿,主要特征为发绀、进行性呼吸困难,具有典型的载线表现,病情比较复杂,护理难度较大,是引起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对策,对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0例患儿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0例患儿,男19例,女11例,胎龄27~35周,出生体重960g~2200g。住院时间11~32d,平均住院时间21.5d。

1.2 纳入标准呼吸困难≥60次/分,并呈进行性加重;明显的吸气性三凹征、青紫和呼吸衰竭;缺氧严重时四肢肌张力下降;PaO2下降、PaCO2升高;典型的x线表现。

1.3 治疗方法通过给予呼吸支持,并且进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同时进行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

2.结果 30例患儿,28例治愈,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

3.护理方法

3.1 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密切关注婴儿特别是早产儿的缺氧状况,主要指患儿呼吸、口唇、面部及手足肤色,必要时用心电监护仪对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持续监测,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尤其注意[1]①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吸气三凹征及有无呼吸性呻吟;②颅内出血症状,主要观察患儿有无阵发性或全身性抽搐;③先天性心脏病症状,主要观察患儿有无呼吸困难及紫绀。

3.2 保持正常体温患儿置于婴儿培养保温箱或辐射式红外线保暖床上进行保暖,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保持患儿皮肤温度在36.5℃或肛温37℃ ,相对湿度55%~65% 左右。入院后2h内每30分钟测量体温1次,体温平稳后每4小时测量1次,尽量缩短治疗、护理操作时间,减少热量的散失。为了避免在各种治疗、护理操作时不影响患者,室内温度最好与保温箱保持一致。同时做好保温箱的消毒工作。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入院后及时清理口腔与呼吸道分泌物,定时清洁鼻孔,保持气道通畅,妥善固定好鼻塞和呼吸机管道。使患儿保持正常的呼吸状态[2],防止呼吸道堵塞,对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意义重大。对于呼吸浅促的患儿,把患儿胸部稍垫高,打开气道,防止颈部弯曲和呼吸道梗阻,给氧气,流量为1~2L/min;对于呼吸严重困难者,x线显示毛玻璃状、支气管征者,及时实施气管内插管;及时为患儿翻身、拍背、吸痰,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气道黏膜。高频呼吸机治疗的患儿,需行胸部物理治疗,每1~2小时为患儿翻身、拍背、吸痰。一旦有呼吸暂停,及时托背、弹足底,病情无改善后再采用氨茶碱给予呼吸支持、吸痰、排痰。吸痰动作轻柔,插入深度不能超过气管插管终端,每次吸痰时间<10s。使用固尔苏100mg/(kg·次),6h内禁止吸痰。

3.4 营养支持提供合理、充足均衡的营养支持是提高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存活率的重要一环,能哺乳的按需哺乳,对于不能哺乳,吞咽、吸允能力差的患儿给予鼻饲喂养,给奶过程要和缓,防止溢奶、呛咳、呕吐,选择血管条件好的位置经静脉输注营养物质,并密切观察有无液体外渗的情况。保护每条静脉,保证后续的抢救与治疗。

3.5 防止感染由于早产儿的机体免疫功能不成熟,对感染的抵抗能力差,频繁的医疗护理活动使其感染的机会增加,因此防止感染是提高患儿疗效的重要手段。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限制探视的人员及次数,医护人员要严格无菌操作,接触患儿要更衣、换鞋、洗手;做好患儿自身的卫生工作,对早产儿的皮肤黏膜及脐部要注意消毒,其所使用的奶嘴水杯要定期消毒,防止细菌污染[3]。

4.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往往会在出生数小时后会出现呻吟、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吸气三凹征和呼吸衰竭等症状。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与PS缺乏、失活等有关,致使患儿出现进行性肺不张、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点的急性呼吸衰竭[4]。徐发林等[5]证实,早产儿较足月新生儿更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者病死率越高。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当加强监护,严格观察患儿症状,及时发现有无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的现象,一旦发现,尽早维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予面罩加压吸氧。呼吸支持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是否与呼吸机一致,一旦出现人机对抗,要上报上级医生,给予适当镇静药、肌肉松弛药,减少呼吸做功。对于出生后6h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的患儿,要尽早预防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因此,护理人员注意气管插管有无移动、脱落,深入一侧肺内,应注意胸廓起伏程度是否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性质的变化,警惕气胸的发生。此外,治疗期间应当注意合理喂养,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患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对我科收治的3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显示30例患儿中,28例治愈好转,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果证明,加强护理观察、保持正常体温、正常通气维持有效呼吸及防止感染对提高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1]甄丽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护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7):157-158.

[2]张迎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92):292.

[3]郭香芝,郭金叩,肖敏,等.早产儿鼻饲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37-38.

[4]任庆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4):435.

[5]徐发林,白琼丹,庄方莉,等.早期晚期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1): 34-38.

R473.2

B

1009-6019(2014)11-0213-02

猜你喜欢

进行性早产儿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并文献复习
更正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报告
荆芥炭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