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2014-03-23贾慧琴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产程出血量产后

贾慧琴

山西省平定县人民医院 山西 平定 045200

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贾慧琴

山西省平定县人民医院 山西 平定 045200

目的:探讨与研究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共103例纳入研究,对其各项临床资料及护理过程进行综合性分析,总结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103例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均得到及时控制,无一例出现其他并发症,未发生产妇死亡现象。结论:对产后发生大出血的产妇实施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控制产妇出血量,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护理工作推广。

产后大出血;护理;体会

产后大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1],继发性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6周产妇阴道内异常出血。临床产后出血一般发生于产后1~2小时内,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也可由生产过程中软产道撕裂、胎盘胎膜剥除不全、子宫复旧不全等原因导致。本研究选择我院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患者共103例进行研究,总结患者的基本资料、抢救、护理等过程,将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撰文并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与诊断标准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发生急性产后大出血患者为103例,其中经阴道分娩者46例,占44.66%;经剖宫产分娩者57例,占55.34%。103例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患者中初产妇61例,占59.22%;经产妇42例,占40.78%。所有研究对象中发生于产后2小时内的产后大出血96例,占93.20%,发生于产后2~24小时内的患者7例,占6.80%。分析研究对象的各项资料总结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如下所示:宫缩乏力者49例,胎盘剥除因素者23例,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者16例,软产道裂伤者6例(剖宫产子宫切口裂伤者包括在内),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症者3例,凝血功能障碍者1例,妊娠合并子宫巨大肌瘤者1例,产次过多者1例,双胎者2例,巨大儿者1例。

1.2 诊断标准

产后出血诊断标准为: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阴道至少有一次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量约为500ml及以上即可诊断为产后大出血[2]。产后出血失血量可直接使用传统的聚血盆容积法测量,也可对产妇使用的会阴垫进行称重法(血液比重:1.05g=1ml)或面积法(10cm*10cm= 10ml)测量。

2.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态度接待产妇,积极为产妇介绍医院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减少患者由于不熟悉环境而引起的不良情绪。本研究103例患者中16例由于产妇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导致产后大出血,因此有效积极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理人员与产妇沟通时需正确使用艺术性语言,依据产妇的性格、文化背景及受教育程度进行恰当的沟通。产妇住院过程中主动关注其日常需要,满足产妇心理需求,鼓励产妇表达自己意愿。

2.2 产前护理

产前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一般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量和尿量,及时做好备皮、核血、凝血功能的检查。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选取专业人员定期检测。对于初产妇可进行指导,讲解不良情绪对血压的影响、顺产时如何正确用力配合宫缩,如何调整呼吸。

2.3 产时护理

顺产产时护理包括:①第一产程时需监测产妇的宫缩及胎心情况,注意是否有产程延长及停滞的发生,若有及时处理。②在第二产程中要注意保护会阴部,防止出现软产道的裂伤,胎儿娩出后测定产妇出血情况,准确估量出血量。③第三产程助产人员需识别胎盘剥离的标志,正确助娩胎盘。仔细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并检查是否发生软产道的裂伤,若裂伤及时缝合防止出血。对剖宫产的产妇需做好术前准备,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注意评估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胎盘娩出后注意检查完整性。剖宫产产妇的出血量需注意减去羊水量及负压吸引冲洗液的量。剖宫产与顺产产妇手术完成后均需在观察室观察两小时,监测产妇子宫复旧情况及阴道出血情况,若2小时内出血量超过200ml,需提高警惕并排查原因,积极处理,与此同时注意监测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及子宫收缩情况,嘱患者将尿液及时排空防止充盈的膀胱影响子宫复旧。

2.4 急救护理

若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的情况,需马上进行抢救处理,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并做好抢救中的护理工作,包括:①止血,患者若产程较长,待第三产程结束后护理人员按摩子宫(一手放于产妇腹部触摸子宫底,四指于子宫后壁拇指于子宫前壁,均匀规律的按摩)以促进子宫收缩;患者若因软产道损伤引起出血,协助医师缝合止血,缝合时注意无菌操作。②保持呼吸通畅,患者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情况后,注意保持呼吸通畅,观测呼吸情况。保持患者平卧,足部略高于头部以促进静脉回流。监测血氧情况,观察患者指甲、口唇、面部是否出现发绀等缺氧征象,及时吸氧(4~6L/ min)。③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以便输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的顺利实施。补液过程中监测输液速度以防输液反应的发生。④患者出血停止后需继续观察2小时,以防出血在此发生;选择宫腔纱布填塞法止血的患者,需24小时候取出,取出时要注射宫缩剂并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5 预防感染

产后发生大出血的患者易贫血,从而导致抵抗力低下,易发生感染。在护理产后出血患者过程中,需注意严格无菌操作,规律监测患者体温及血常规变化,若发生感染情况嘱医嘱正确使用相应抗生素。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病房清洁。患者饮食应给予富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饮食,以增强其免疫力。

2.6 出院指导

产妇出院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产妇正确观察阴道出血情况,若出现出血量突然增加,颜色鲜红等征象及时回院就诊。讲解产褥期及子宫复旧相关知识,使产妇及家属出院后能够自我护理,注意劳逸结合。

3.结果

所有103例产后大出血的患者在及时有效的护理下出血量均得到控制,出血产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及死亡。103例中86例产妇出血控制在500~1000ml,15例控制在1000~1500ml,2例控制在1500~2000ml,无人失血超过2000ml。

4.护理体会

产后大出血发生迅速,若不进行及时处理极易威胁产妇的生命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在妇女妊娠进行产前检查时应做好相关健康教育,使其锻炼自我身体素质、避免导致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做好产妇心理护理,本研究103例大出血患者16例由于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引起,因此注意在产妇分娩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并及时处理消极情绪。进入产程后助产人员做好产时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积极处理,做好预防工作。对于医护人员,需建立安全完善的产后大出血的抢救机制,使患者发生产后大出血时医护人员配合良好,及时有效的进行抢救工作,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高效挽救患者生命。本研究发现通过有效护理,产后出血情况可及时控制,说明护理工作在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救治中起到保障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段玉梅.112例产后出血抢救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4,8(1):272.

[2]关鑫,任重贤,王秀媛.浅谈对产后大出血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1,24(06):1042-1043.

R473.71

B

1009-6019(2014)11-0202-02

猜你喜欢

产程出血量产后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