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探讨

2014-03-23王秀春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异位症妇产科内膜

王秀春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扣河子镇中心卫生院 内蒙古 通辽 028213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探讨

王秀春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扣河子镇中心卫生院 内蒙古 通辽 028213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8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的保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都具有明显的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痛经、盆腔疼痛、不孕症、性交疼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与对照组的患者的33.33%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的临床诊治中,对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实施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子宫内膜异位症;妇产科;临床诊治;探讨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发生在盆腔腹膜中,在直肠阴道隔、卵巢、输尿管中也有发生,其主要指的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之外的其他部位,这种疾病虽然是一种良性的病变,但是由于其就类似于恶性肿瘤的局部种植、浸润生长、远处转移等能力,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严重的影响,本文就主要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6例,对其临床诊治予以简单分析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8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4例患者的年龄处于22岁到50岁之间;观察组的24例患者年龄处于20岁到45岁之间。所有患者都伴随有性交疼痛、子宫增大、排便疼痛、典型痛经、腹部疼痛等症状,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保守治疗,主要应用内美通、孕三烯酮等实施假孕、假绝经疗法,通过人为的方式使患者的月经来潮停止,而出现一种假孕状态,患者不来月经就不会出现痛经症状,但是患者应用这种药物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难度。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均通过口服米非司酮片的方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治疗,服药时间为停经5d之后.米非司酮剂量为25mg,每日服用1/ 2片,在连续服用10d之后,改为每日服用1/4片,在连续服用3个月之后,改为每日服用1/6片,确保服药的持续性,不得间断。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性交疼痛、盆腔疼痛、痛经、不孕症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予以观察。

1.4 疗效评定标准

在患者治疗前后,对其实施肝肾部位功能、妇科及B超检查,其中无效表示的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显效表示的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都有所减轻;治愈表示的是: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如果患者在治疗结束以后再出现治疗前的相关症状、B超检测结果中显示盆腔中再次出现异位囊肿,或者是临床体征,那么就判定为复发,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之后,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回访,随访时间持续12个月,这样有利于对患者出现的各种情况予以全面、科学的观测。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实施处理,组间比较实施T检验,计量资料应用来进行表示;计数资料实施2检验,若P<0.05,表示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都具有明显的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痛经、盆腔疼痛、不孕症、性交疼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9.70%,与对照组的患者的36.36%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激素依赖性疾病,在育龄妇女中比较常见,其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且具有渐进性、继发性的痛经,并且其具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局部种植、浸润生长及远处转移能力,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严重威胁,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应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不仅难以起到根治的作用,还很容易导致患者复发,积极研究有效的治疗药物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雌性激素依赖药物,其病情的进展与患者的内分泌具有直接的关系,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治疗思路是对患者的卵巢进行抑制,近年来,关于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越来越广泛,长效、低剂量的米非司酮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其能够使病灶逐渐萎缩,并且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比较小,还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这使得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从本次研究中的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情况可以看出,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中,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服用避孕药物类的治疗,但是总体上来讲,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都比较低,其临床诊治工作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应用于医学治疗中,未来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其治疗有效率会进一步提升。

[1]张金瑾.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4,28(16):741-743.

[2]韩元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9(16):336-339.

[3]崔英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5(13):123-125.

R711.71

B

1009-6019(2014)11-0123-01

猜你喜欢

异位症妇产科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