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4-03-23李国芹丛勇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家族史传染性人群

李国芹 丛勇

吉林省公主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吉林 公主岭 136100

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国芹 丛勇

吉林省公主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吉林 公主岭 136100

目的:分析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12例患者,对其疾病危险因素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年龄、教育水平、家族史、吸烟、饮酒、超重、饮食、运动等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差异显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疾病危险因素,戒烟戒酒,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居民;危险因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不能自愈性、长期性特点,且致残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无传染性,可分为口腔疾病、心脑血管病、精神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及癌等[1]。医学研究发现,该种疾病具有一定的可预防性及控制性,只要掌握相关的危险因素,加强干预,就能有效控制病情恶化,延缓病情发展,减少伤残及并发症,维护患者生活质量[2]。现搜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12例患者,对其疾病危险因素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12例患者,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59例、53例,平均年龄是(56.36±4.15)岁,年龄范围是25-78岁。112例患者中,20例冠心病,9例恶性肿瘤,15例糖尿病,26例慢阻肺,42例高血压。112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112例疾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调查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教育水平、家族史、吸烟、饮酒、超重、饮食、运动等。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年龄本组112例中,10例年龄<35岁,占8.93%;15例年龄35-45岁,占13.39%;18例年龄45-55岁,占16.07%;39例年龄55-65岁,占34.82%;30例年龄>65岁,占26.79%。年龄55-65岁及65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较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教育水平 本组112例中,26例文盲,占23.21%;31例小学,占27.68%;21例初中,占18.75%;18例高中,占16.07%;16例大专及以上,占14.29%。文盲、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人群所占比例较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家族史本组112例中,73例有家族史,占65.18%;39例无家族史,占34.82%。有家族史人群所占比例较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吸烟饮酒本组男患者59例,其中48例吸烟,占81.36%;45例饮酒,占76.27%。女患者53例,其中15例吸烟,占28.30%;21例饮酒,占39.62%。男患者中吸烟饮酒人群所占比例较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超重及饮食本组112例中,79例超重,占70.54%;80例营养失衡,占71.43%;62例摄入谷物类食物较少,占55.36%;81例摄入动物类食品较多,占72.32%。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 运动本组112例中,25例经常运动,占22.32%;39例偶尔运动,占34.82%;48例从不运动,占42.86%。偶尔运动及从不运动人群所占比例较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程较长,病因复杂,潜伏期较长,较难彻底治愈,对患者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均有一定影响,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研究显示,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均是造成该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发病与患者体重、年龄、营养、运动量、自身免疫、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长期处于激动情绪、精神紧张状态下也易诱发疾病。因此,必须加强对该种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从根本上做好防治,降低致残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全面维护患者健康[3]。在本文研究中,对112例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65岁及65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34.82%、26.79%,考虑可能是由于55-65岁年龄段人群正处于退休期阶段,个人生活方式、心理、身体状况、行为习惯等均发生改变,加上不良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积累,诱发疾病;65岁以上人群随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减弱,器官逐渐老化,机体抵抗力大大降低,极易患病。文盲、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人群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23.21%、27.68%、18.75%,考虑可能是由于人群教育水平较低,自我保健及个人健康意识较差导致的。有家族史人群所占比例较大,占65.18%,表明该种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吸烟饮酒人群所占比例较大,尤其是男患者,分别占81.36%、76.27%,表明该种疾病与吸烟、饮酒有较大关系。本组70.54%超重,71.43%营养失衡,55.36%摄入谷物类食物较少,72.32%摄入动物类食物较多,34.82%偶尔运动,42.86%从不运动,表明个人不良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对疾病影响较大。结合本文结果,作出以下思考:(1)必须严格戒烟戒酒,避免因烟酒刺激造成病情恶化;(2)必须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多食谷物类粗纤维食物,少食动物类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3)必须加强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根据个人体质情况及病情程度合理选择运动方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综上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只有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才能做好有效防治。

[1]史平,梁国文,崔宁,等.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效果监测[J].首都公共卫生,2013,16(12):55-56.

[2]万传君.浅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及危险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13,13(12):68-69.

[3]吴雪媚.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技术和策略[J].中外医疗,2012,10(19):42-43.

R197.6

B

1009-6019(2014)11-0089-01

猜你喜欢

家族史传染性人群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汤显祖家族墓后的家族史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秘书缘何成为『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