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审美职能初探

2014-03-21王炳社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期刊环境语言

王炳社

(渭南师范学院期刊管理中心,陕西渭南 714099)

【新闻与传播研究】

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审美职能初探

王炳社

(渭南师范学院期刊管理中心,陕西渭南 714099)

期刊编辑部作为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工作人员具有特殊的审美职能:整体形象美,包括服饰的美和行为的美;工作环境美,包括工作环境的布置、良好人际环境的建立;语言能力美,包括语言表达时要口齿清晰,富有节奏感,准确、简洁、流畅、连贯、幽默、生动;心理素质美,包括要有坚定的信心,要有包容一切的胸怀,要有坚强的意志几个方面。

审美职能;整体形象美;工作环境美;语言能力美;心理素质美

信息行为、信息职业的诞生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社会管理系统化、社会信息集约化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随着我国融入WTO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和快速发展,在此情况下,信息收集、编辑、出版和服务越发重要,越发表现出它的多元化、精细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特征。为作者和读者服务,为作者参谋,从而对期刊编辑工作人员的各项职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从美学的角度切入,对编辑工作人员的审美职能,即整体形象美、工作环境美、语言能力美、心理素质美作以初步探讨。

一、整体形象美

期刊出版作为高等院校展示其科研、教学的一个重要窗口,决定了它的工作人员自然具有专业性、公众性的特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体现着高等院校的本身形象,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他们是高等院校的门面。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期刊编辑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还将代表着我国出版编辑部门的整体形象。在面对众多的作者、读者的公开场合,如果一个工作人员仪表堂堂,行为得体,语言文明,和蔼可亲,在审美感官上就能使作为客体的作者、师生产生愉悦,会给他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研究工作者和广大师生的研究热情。因此,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必须注意个人整体形象的美。

期刊编辑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美主要指服饰美与行为美的统一。可以说,服饰美是人的“第二皮肤”,它具有重要的精神功能,体现着人的精神风貌,它是每次见面最先传递给对方的信息,从大的方面来说,它含有国家政治、经济、科学以及民族素养等多方面的因素;从小的方面来说,它要体现一个部门的整体要求。因此,期刊编辑工作人员的服饰选择首先要符合民族、时代的特点;其次要符合部门工作性质,追求自然、整体和谐的美;再次要符合工作环境、审美观念和工作需求。

总之,期刊编辑工作人员的服饰要整洁、庄重大方,不能过分修饰。因为过分修饰,往往有损于美的形象,会适得其反。意大利画家、美学家达·芬奇就曾明确指出:“你不见美貌的青年穿戴过分反而折损了他们的美么?你不见山村妇女,穿着朴素无华的衣服反比盛装的妇女美得多么?”[1]188狄德罗也说过:“服装简单美观,颜色朴素大方,这就够了,用不着你那一套花花哨哨的东西。”[2]211事实上,过分装饰往往反映内在的空虚,求美反而失去美,这是从事编辑尤其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人员之大忌。工作在经常与科研人员打交道的环境中,期刊编辑工作人员的穿着一定要典雅、潇洒、富有精神,要反映出个人气质的高雅、审美格调的高致、精神的蓬勃向上、自信乐观。另外,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在服装色彩的选择上应该避免过多过杂的色彩,有两三个基本的系统色就可以了。应该选择一种与自己的身体、年龄、肤色、气质、身份相称的色彩。在内外上下整身服装上,取其深浅不同或带有同色素而倾向不同的搭配,是取得服装配色的协调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分的协调,否则会导致单调贫乏而失去美感。

当然,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只有注意服装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才能更好地表现服装的整体美,才能体现出期刊编辑工作的特点,进而表现出人的美、工作本身的美。为此,期刊编辑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个人修养,正确调整搭配服装,使服饰达到贵俊洁、显高雅、去粉饰、落天真的美妙和谐境界。除了服饰美以外,就是行为美。达·芬奇这样说:“除非一个人物形象,显示了表达内心激情动作,否则就不值一提。”[1]169-170培根也说:“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3]157的确,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反映着其精神世界,有时它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法国前总统戴高乐的温柔、谦和获得了汪杜洛小姐很好的第一印象。因此,一般的要求是,期刊编辑工作人员接人待物要和蔼可亲,热情大方,礼貌得体,不急不躁,宽宏大度。同时,微笑服务也是必要的,要避免冷脸相对、耍态度的情况发生,更不要把在家庭中产生的不好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去。

当然,更重要的是期刊编辑工作组人员要在编辑学者化上下苦功夫,不仅要有相应的编辑方面的知识、能力、原则,还要在相关学科上下功夫,要努力使自己由外行尽快成为内行、专家,这样才能得到作者的尊重。

二、工作环境美

“无论自觉与不自觉,每个人都力图把美带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4]74这句话就给我们引出了一个美与环境两者关系的美学原理。可以说,环境是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审美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期刊编辑工作人员整体形象美的体现和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可能。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工作的环境主要由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上下级关系、部室关系、内部管理制度、办公设施诸要素构成。就编辑与作者的关系而言,取决于双向性的沟通与协调;就期刊编辑工作人员个体而言,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自己尽可能适应各种对象(包括作者和稿件)。“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奋发图强的气氛促人奋进。”[4]79工作环境的整洁、宽松、宜人,能使编辑人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去。否则就会造成压抑、苦闷、萎靡不振以至离心的情绪,严重影响编辑校对工作。因此,环境作为客观条件和客观存在,它对期刊编辑工作有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的审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工作环境的布置要符合审美原则。首先,要坚持服务的原则。环境的布置一定要体现整体化、人性化、时代化、优雅化的特点。其次,要坚持便利的原则。也就是工作起来要使人感到方便、舒适,容易操作。其三,就是安静的原则。安静的环境能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编辑工作更是如此。其四,就是严谨的原则,也就是一切摆放、布置都要有条不紊,严谨有致,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使人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工作环境的设计和布置,还要考虑到视线、光线、机器的使用、空气的流通等方面的因素。

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的布置要考虑工作的特点,适应工作的需要,总体色彩要和谐,背景要优雅,工作台要舒适、整洁,书籍、报刊、样稿等有关物品摆放要整齐。也可适当地在相关空间摆放几盆花。但在工作环境中应谢绝吸烟。当然,期刊编辑工作人员也可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爱好,适当地调整格局或适当增加一些个性化的小工艺品,使工作环境富有新意。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往往能使工作人员本身心情舒畅,同时也能调和工作气氛,避免死板,更有利于与作者或读者进行有关学术问题的探讨和交流。

第二,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协调好与广大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建立良好工作环境的最重要方面。具体地来讲,首先,要尊重有关领导的意见,不可私自更改有关原则性的规章制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其次,要妥善处理与作者、读者的关系,即要和作者、读者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谅解的良好关系,避免因学术观点和看法的不同而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同时,编辑人员之间要既分工又合作,遇到问题、困难要多商量,资深编辑要搞好传帮带。

总之,处理好人际关系、尤其是处理好与作者、读者的关系非常重要。工作人员之间在工作上要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和作者、读者在学术问题上要及时沟通、彼此理解;在有关学术问题上要尊重作者、平等相待,不可讽刺、挖苦、厚此薄彼。在处理有关业务问题上,一定要切记:于熟思处知人情,于舒缓处得事当。惟其如此,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语言能力美

语言能力是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审美职能的一个基本方面。虽然工作时的语言可能有限,也可能是一些模式化、专业化的语言,但运用好语言并非易事。

可以说,期刊编辑工作人员的语言基本上使用的是口语。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一个人的思想、精神、情操、志趣等,都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口语表达除了要准确、专业、柔和、富有亲切感以外,它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表述要准确。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与美关系最为密切的感官是“视觉和听觉”[5]690。鲍山葵也认为“审美的感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6]7。只有用专业性的语言委婉、悦耳、清晰、耐心地给作者讲述稿件中的有关问题,才能够让作者感觉到亲切、达理,而且容易被接受,同时又让作者感觉到你对他很尊重,很理解,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第二,表述要简洁。在和作者的交往中,期刊编辑工作人员简洁的语言,要比含混、冗长的话语更具吸引力,更具魅力。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期刊编辑工作人员表达语义要准确,措词要贴切,使作者在短时间内就能够理解其内容,不至于因此而产生误解。期刊编辑工作人员交流语言的简洁实际上可以起到“语半功倍”、轻松愉快的效果。莎士比亚认为语言“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拿破仑曾经对不大服气的将军集热罗说:“将军,你的个子整高出我一头,假如你不听指挥的话,我会马上消灭这个差别!”幽默而简洁的语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调节了气氛,增强了沟通,促进了理解。同时,简洁准确的话语也会获得接受者的尊重,容易为对方所接受。期刊编辑工作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大量作者、读者,工作量大,担子重,而且问题往往也比较单一,心烦气躁的情况容易发生。这就要求期刊编辑工作人员语言表述要一定要简洁、到位,要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过于教条,同时要符合规定和逻辑。

第三,表述要流畅、连贯。口语在时间上停留短暂,又加上编辑工作的特殊环境,这就使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口语的流畅性、连贯性显得更为重要。在口语中,过多的词语重复、遗漏,句子结构不完整或杂糅,多余的口头禅,不光无美感可言,就是时间上也不允许。要使语言流畅,收到良好的效果,期刊编辑工作人员一定要说普通话。普通话优美动听,适应性广,便于交流,会使语言更具魅力,尤其是在面对全国各地读者、作者交流的时候更要注意。

第四,表述要幽默、生动。幽默生动的语言是调节气氛的“添加剂”,是期刊编辑工作的“润滑油”。由于常年单一的工作性质,容易形成沉闷的气氛,因此,工作之余开个玩笑,能使人精神振奋,有利于消除疲劳,能使沉闷呆板、缺乏生气的语体环境变得生气勃勃。幽默生动的语言还可以对同志、作者、读者的情绪起到调节引导作用。使自己的情绪和表达适应作者、读者,相互配合,共达交流与沟通的默契,也可以缓和工作人员和作者、读者之间的分歧与冲突,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密切。

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除了以上四个方面以外,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口语表达时还要学会控制声音。音量、语速、语调虽然并不是语言,但如果控制得好也会产生语义效果。笔者就暂且把它称为“音调态势”。因此,声音又被称为是“副语言”。“副语言”也能够起到制造、改变、强化气氛的作用,并且也易在感情传递上起作用。为了使口语表达清晰明确,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在平时要注意加强语言的发音、语感和简练能力的训练。

四、心理素质美

期刊编辑工作人员的工作历来被称为是“好行当,苦差事”,这说明期刊编辑工作的特殊地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繁重的事务。在这种情况下,期刊编辑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正常稳定的情绪。要避免情绪、情感的大起大落。要保持理智,控制好情绪。在工作轻松顺利时不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遇到情绪激动的读者,遭受挫折时不灰心丧气;在突发事变面前能够沉着冷静,从原则和人情两个方面权衡处理;在遇到委屈时,不妨发扬点“阿Q精神”,泰然处之。要学会自我解脱,始终保持乐观、自信、冷静、不急不躁的良好心态。具体地说,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应做到:

第一,要有坚定的信心。这是克服不稳定心理的前提条件。在工作中,期刊编辑工作人员要磨练自己工作的毅力,不因工作的阶段性起伏而情绪不稳,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自觉克服不适应心理和排遣厌倦情绪。

第二,要有包容一切的胸怀。期刊编辑工作人员面对的是形形色色、质量参差不齐、学科众多的稿件、作者和读者,各种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要求期刊编辑工作人员要有善于理解别人、容忍别人、不计较别人的缺点过错的健康心态,培养自己宽容大度的情怀。

第三,要有坚强的意志。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应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防止消极情绪,从而奠定取得工作成绩的良好心理基础。

总之,期刊编辑工作人员要在工作实践中,接受来自不同层次作者的教益,锻炼、培养自己的良好心理状态,加强个人职业素质修养,提高面对各类作者、读者、各种环境下的心理承载能力,摆正位置,善于为人作嫁衣裳,把问题、艰难和单调当作滋补心理健康的调养剂。同时要有能容天下之事的胸怀。惟其如此,才能达到“心底无私天地宽,放眼世界尽风流”的美好境界。

[1][意]达·芬奇.芬奇论绘画[M].戴勉,编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2][法]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M].张冠尧,桂裕芳,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英]弗·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水同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李燕杰.塑造美的心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5]杨辛.青年美育手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

[6]鲍山葵.美学三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 马 俊】

Probing into 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Journal Editors

WANG Bing-she
(Editorial Management Center,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99,China)

Journal editorial center is as the important window of the universities and the its staff have the unique aesthetic function,namely,beauty of entire images,including the beauty of the uniform and behaviors;beauty of working setting,including the arrangement of the working setting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ett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beauty of language capability,including the quick-witted tongue with the sense of rhythm,exactness,conciseness,eloquence,consistency,humor and vividness; beauty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including the strong belief,generosity and strong will.

aesthetic function;beauty of entire images;beauty of working setting;beauty of language capability;beauty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G214

A

1009-5128(2014)09-0074-04

2014-04-10

王炳社(1960—),男,陕西大荔人,渭南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期刊管理中心主任,《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渭南师范学院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艺术隐喻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期刊环境语言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语言是刀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期刊问答
环境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