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肺癌诊治那些事儿

2014-03-19孟拓

食品与生活 2014年3期
关键词:肺叶低剂量螺旋

孟拓

近日,70 岁的香港影星午马罹患肺癌不幸去世。让我们在新年伊始又对人类“杀手”——肺癌产生了一丝恐惧。其实,肺癌远没有我们想的这么凶险。

肺癌日趋高发有多重原因

2013 年10 月17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 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宣布,确定室外空气污染为新加入的致癌物,致癌级别与吸烟、吃发霉的食物、遭受紫外线辐射、吸入甲醛等归为一类。

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可能“诱发” 潜在的肺癌患者。随着整个社会对于肺癌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临床中我们发现人们的健康意识变得越来越强, 早期肺癌筛查的主动参与性尤为明显, 特别是一些40 岁以上的“老烟鬼”对于肺癌的警惕心日益提高。另外,肺癌早期筛查利器——低剂量螺旋CT 也在技术上找出了众多那些并无症状的早期肺癌患者。

陈海泉院长介绍,据统计,仅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为例, 2013 年在院接受手术的肺癌患者中, 0 至I 期的早期患者超过60%。早期筛查后接受手术的肺癌患者比例明显上升,这是较过往所呈现出的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

重视肺癌筛查少吃“苦头”

肺癌因其生存期短、治疗效果不佳被称为“癌症杀手”。以往,很大一部分患者诊治初期便已是中晚期,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治疗效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其实,早期肺癌经过手术根治,完全有获得治愈的机会。

一般的正侧位胸片由于所拍图像叠加在同一层面,较小的病灶难以被准确捕捉,因此我们更推荐低剂量螺旋CT 作为早期肺癌的筛查手段。有关肺癌筛查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显示:筛查可使肺癌死亡率降低约20.3%。

临床中,被诊断为0 至I 期的早期肺癌患者只需要通过胸腔镜等微创手术方式,便能成功地将病灶彻底切除, 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病人几乎都能治愈,长期生存。

中晚期肺癌患者放疗、化疗对人体免疫力的损伤等副作用不容小觑,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依然是医学界一个未能突破的“瓶颈”。相比那些中晚期患者,早期患者所获的治疗收益比是最大的。

陈海泉建议,40 岁以上的人群, 如有“长期吸烟,吸烟指数在400 年支以上(吸烟的年数乘以每日吸烟的支数),或者吸二手烟超过20 年,或者长期工作在密闭的、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满足其中两项,就应该每年定期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 筛查扫描,对于可疑的小结节应该及时去专业的医院诊治。

对肺部小结节处理不能过于积极

“医生,我肺部有小结节,麻烦您帮我手术切除吧 !以免留有后患 !”这是病人在就诊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不知从何时起,小结节已经成为肺部的一个不祥之物,更有甚者认为小结节必定是肺癌的前兆。

“临床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小结节, 但不能一概而论,以免陷入‘一刀切’的误区。目前,低剂量螺旋CT 可以筛选出3 ~ 4 毫米的小结节,此时一般形态不能分辨出良恶性,按照目前国际上认可的标准可以定期随访,不需要手术治疗。”陈海泉说。

对于检查出来结节直径大小在0.6 ~ 1 厘米的患者,我们自身切不可掉以轻心。尽管边缘有毛刺是众多“坏结节”的标志,但也不是每个“坏结节” 都会呈现出明显的特征。这就需要我们临床医师结合患者结节的大小、形态、位置及高危因素做出充分评估,并给予进一步的个体化处理建议,例如参加第二年筛查、随访复查、抗炎后复查、穿刺活检、胸腔镜或微创手术活检等。

对于那些我们高度怀疑的“ 坏结节”, 其位置若处于肺叶的外周部位,我们可以考虑通过微创手术进行肺部局部的切除术,在清除“危险分子”的同时尽可能保存健康的肺组织,保留患者的肺功能,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是,对于小结节处在肺叶较靠近中央的位置,切不可不论具体情况统统进行“肺叶切除术”。因为摘除那些身处肺叶中间的小结节,在手术中需要切除整个肺叶,若术中病理证实是良性的,这将对患者的肺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陈海泉建议,那些肺癌的高危人群如经低剂量螺旋CT 筛查后发现肺部有高度可疑的结节,应进行薄层CT 的检查。一般人群如有结节也不必过于担忧,坚持每年一次的低剂量螺旋CT 亦能较早地发现肺癌早期病变的“蛛丝马迹”。

猜你喜欢

肺叶低剂量螺旋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螺旋变变变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奇妙的螺旋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帕瑞昔布钠用于肺叶切除术病人超前镇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