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盘鸡家常滋味

2014-03-19郑国丽

食品与生活 2014年3期
关键词:蒜瓣红椒梅子

郑国丽

得上世纪90 年代中期,每逢春秋两季,我们都要去种树。中午吃点馕和榨菜,下午收工后便直奔国道边那排饭馆。每家小店门前都挂着一排杀好的鸡,相中哪只,伙计就拎去后堂。没多久,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鸡肴便端出来了。三四个人围坐着,风卷残云般让那盘鸡见了底。

转眼近20 年过去,大盘鸡并没有式微,反而从小饭馆登入大餐厅,成为本地美食的代表。而很多市民如我,吃的次数多了,也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炒鸡秘笈,时不时露上一手,赢得家人和朋友的赞许。

我掐着梅子抵达的时间,先去附近的桃园挑了只吃蚂蚱的走地鸡,约2 千克,然后去买其他配菜。我在菜场请人将鸡收拾干净后,只买了3 个土豆、两根大葱、1 个西红柿以及3 个青、红椒, 生姜和大蒜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回到家,剥出一粒粒白生生、圆润润的蒜瓣;土豆削皮,一个个圆滚滚的, 煞是可爱;大葱撕去枯败的老皮,只留下长长的葱白及梢头那点鹅黄和嫩绿。全部食材入清水,洗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看着就赏心悦目;鸡则斩成两只骨牌大小的块,用盐和花椒、料酒腌上; 土豆、西红柿、辣椒全切成滚刀块;姜和蒜瓣切成片。

炒锅上火,倒入比平时略多的油, 往里撒把白砂糖。没错,这是要上色。糖在锅里不断翻涌出褐色的花儿时,倒入鸡肉,不停地翻炒,让每块鸡肉都裹上油亮的糖汁;然后陆续放姜片、西红柿块、蒜片、葱结,再滴点儿老抽。鸡味、姜味等各种味道争相扑鼻面来,往里倒一碗水,加锅盖,焖上。

优质主妇往往是利用时间的好手。这档口,取面粉,加水,和好,用碗扣在面板上醒着。

眼看鸡烧到八成熟了,赶紧将土豆倒进去;加水,没过锅里的所有食材, 大火烧开后转中火。待犟头倔脑的土豆变得绵软时,依次加入青、红椒和蒜瓣,缤纷灿烂好一大锅 !那边厢, 梅子按响门铃,我这边关火,还不忘丢进一把葱丝。

梅子进屋来,使劲吸着鼻子说好香好香,我端出白色印花大瓷盘盛着的鸡肉。那色彩着实好看,红绿相间, 白黄杂糅;味道也没得说,鸡肉鲜辣浓赤,又用那貌不惊人的墩实土豆压住了阵脚。

我和梅子边吃边聊,不知不觉盘中的菜就下去了一半。别急,还有一道重要的程序。还记得我前面醒着的面吗? 我将它拉成又宽又长的薄面片,煮熟后捞起,倒入盛鸡的盘子里。那面裹了浓香的汤汁,筋道又有味,梅子说比鸡肉还好吃呢 !

吃到最后,梅子说她终于发现大盘鸡的秘密了——这大盘子,展示了新疆人的豪爽;里面的麻辣味,分明是四川人的心头好;面呢,和陕西的扯面很相似;土豆,不用说是甘肃人的最爱;把各种食材烩到一起,又是河南人最擅长的, 取各家之长,难怪这道菜广受好评呢 !

我细细品了品,还真如此 !大盘鸡这道菜,荤素搭配得当,菜中有饭,饭中有菜,纯朴又热烈,是各种家常味道的集合。记得有位美食家说过,好吃的东西不是用钱堆出来,用来敲击人敏感的神经,而是实实在在的让人觉得温暖好吃的食物。在我看来,这正是对新疆大盘鸡的褒奖。

猜你喜欢

蒜瓣红椒梅子
蒜瓣成长记
绝活
春季连栋大棚红椒新品种比较试验
淮安红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