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女子学院的女性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启示

2014-03-01郭冬生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姐妹妇女学院

郭冬生

美国女子学院的女性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启示

郭冬生

女性教育课程是以一定的妇女观和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女生身心特点和特殊学习需求开设的一系列课程。分析美国5所女子学院妇女学或性别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发现,除开设美国妇女史、妇女学或性别导论、妇女/性别研究方法等专业基础课程外,这些学校开出了丰富的跨院系的妇女或性别研究选修课程,而且分种族、分地区研究妇女的课程占有一定比重。相比而言,我国女子高校女性教育课程资源不足,跨院系开设的女性教育课程十分稀缺。加强跨学科培养是提高我国女子高校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美国女子学院;课程设置;女性课程

课程(Curriculum)是教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学科目和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因而,课程是教育内容的基本载体,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依据。女性教育课程是塑造女生健全人格、传播先进性别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渠道。开设怎样的女性教育课程,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体现现代女子高校办学理念、办出女子高等教育特色的显著标志。

一、为什么研究美国女子学院的课程设置

美国是女子高校发展较早的国家,女子高校是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物。在19世纪30年代,美国女子高等教育有两条渠道:一是男女混合的大学;二是独立的女子学院。19世纪60年代,美国女子学院一度成为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途径,但维持时间并不长久,后来女子高校明显减少。1960年,全美共有女子大学298所,到1994年仅84所。其中,本科学校75所,专科学校9所,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多半学校规模不大(1000人以下的学校居多)。[1]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女子高校重新得到好评,在校生数量出现回升。原因之一就是“女子大学联盟”活动的结果。女子大学联盟是以女子大学为成员的非营利团体,其创办意图是保护女子高校的共同利益。由于女子大学联盟切实有效的工作,女子高校在美国的社会影响日益增大,并为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所接受。

论及美国的女子高校,不能不提到“五姐妹学院”。“五姐妹学院”最早名为“七姐妹学院”,即19世纪成长起来的美国最著名的7所女子文理学院联盟。她们分别是蒙特霍里约克(Mount Holyoke College,1837年)、瓦萨尔(Vassar College,1861年)、威尔斯利(Wellesley College,1870年)、史密斯(Smith College,1871年)、布赖恩莫尔(Bryn Mawr College,1885年)、巴纳德(Barnard College,1889年)和拉德克利夫(Radcliffe College,1894年)。后来,拉德克利夫学院并入了哈佛大学,巴纳德学院并入哥伦比亚大学,从此,“七姐妹学院”变成了“五姐妹学院”。

“五姐妹学院”在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特别是威尔斯利学院、蒙特霍里约克学院、布赖恩莫尔学院等为众人所周知。这些女子高校培养出了许多杰出女性精英人才,包括美国政要奥尔布赖特、希拉里以及中国的宋氏三姐妹等。有人说,“五姐妹学院”或“七姐妹学院”只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没有多少现实意义。但是,笔者认为,“五姐妹学院”不仅在美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当今世界女子高校的杰出代表,其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管理风格等都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主要以“五姐妹学院”为代表,介绍美国女子高校妇女/性别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女性教育课程”(Feminine Curriculum)也可称为“女性特色课程”。有学者认为,女性特色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注重女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整体发展,充分突出和体现女性特点,适合女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并有助于女性成才的课程体系。[2]3

也有学者认为,女性教育课程是各类学校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女性身心发展特点和特殊学习需求而开设的一系列课程,是“源于女性”(Of the Females)、“关于女性”(On the Females)、“为了女性”(For the Females)的一系列显性和隐性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组合。[3]4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中国等少数国家设置女性教育课程的依据,诸如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女子高校不会以此为指导。从国际范围来讲,女子高校的女性教育课程是根据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殊学习需求而开设的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二、五所美国女子学院的女性教育课程设置

美国很多女子学院开设了妇女与性别研究、妇女学、性别学、性别与性学等专业。而“五姐妹学院”几乎都开设了妇女学、性别学这类专业。除了布赖恩莫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的性别与性专业(Gender and Sexuality Program)是一个双学士或辅修专业(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外,其他都是独立院系开设的专业(参见表1)。

表1 美国“五姐妹学院”女性教育专业名称

同美国的很多文理学院一样,美国“五姐妹学院”学生要修习不少课程。以布赖恩莫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为例,该校学生的必修课包括三门人文方面的课程,两学期的英语写作、社会科学和科学实验课,一学期的“数量课程”——数学、电脑或统计。除此之外,每个学生必须上满八个学期的体育课,新生必须修一门写作课。学生们普遍反映:“学校里的课程都很难,没有人能随便蒙混过关。”[4]

下面分别对美国“五姐妹学院”女性教育课程设置进行简要梳理。

1.专业必修课程

美国女子学院妇女/性别学专业一般都开设妇女/性别理论、美国妇女运动史、妇女/性别研究方法等专业基础课程。有的还将妇女/性别与法律政策等作为专业必修课程(见表2)。

2.专业选修课程

美国女子学院的妇女/性别研究专业选修课程十分丰富。这些女性教育课程有专门的妇女/性别研究与教学机构开设的,也有其他非妇女/性别研究学术机构开设的。即很多妇女/性别教育课程是跨院系、跨学科的选修课程(见表3)。

同时,美国女子学院分种族、分地区研究妇女问题的课程占有一定的比重。例如,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开设了4门分种族的女性研究课程,开设了10门分地区的妇女和性别研究课程(见表4)。

表2 美国“五姐妹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专业必修课程概览

表3 美国“五姐妹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专业选修课程概览

美国女子学院一般都开设了性教育(Sexuality)方面的专业必修课程或者跨院系的选修课程。有的是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有的是同性别或妇女专题课程糅合在一起教学(见表5)。

此外,美国的女子学院比较重视同性恋问题的研究与教学。例如,“五姐妹学院”基本上都开设了与同性恋(Queer)相关的课程,有的还将女同性恋、男同性恋问题区分开来,进行专题教学与研究(见表6)。

3.研讨课程(Seminar)

美国本科教育具有重视研讨课程(Seminar)的传统,“五姐妹学院”也不例外。她们围绕着妇女、性别问题或者综合性专题,设置了多个研讨课程(见表7)。这一点在妇女/性别学术机构或其他各学科院系都有较明显的体现。

三、美国女子学院女性教育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上述对美国五所女子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树立正确的妇女观和性别观。妇女/性别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妇女/性别观指导下完成,是各个国家一定时期妇女和教育理念的反映。国情不同,女子高校女性教育课程设计的理念也应该不同。例如,女权主义是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妇女观和性别观,而中国是马克思主义的妇女/性别平等观。因而,中国女子高校的课程设置应当体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国策的基本要求,不能照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课程设置。

表5 美国“五姐妹学院”的性教育课程概览

2.不断丰富女性教育课程资源。上面在美国女子学院课程设置的分析中不难发现,美国妇女/性别专业的基础课程并不多,但有关妇女与性别研究的跨学科、跨院系的专业选修或者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十分丰富,这与美国长期的妇女/性别研究积累相关,也与美国文理学院的教育理念相关。相比而言,我国女子高校女性教育课程资源非常单薄,跨院系开设的女性教育课程十分稀缺,分种族、分地区妇女/性别研究课程十分稀缺,需要加强对女性学专业学生的跨学科、跨院系培养。这是提高我国女子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妇女/性别学科人才的必由之路。

表6 美国“五姐妹学院”开设的同性恋研究课程情况

表7 美国“五姐妹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专业的研讨课程概览

3.寻求女性生活与女性成才的平衡。美国女子学院不是为了增强女性就业能力而建立的,而是为了证实女性的才能,即“增加女性成为传统上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领导人才的机会,增加女性成为科学工作者和选举为官的机会,增加女性保持学术、职业和个人视野高屋建瓴的机会”。[5]故美国女子学院排斥“家政课”。针对我国中小学家庭生活教育薄弱的现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女子高校需要加强“准女人”教育课程,应该把家政课、家庭课和“女红课”等纳入课程体系,使女大学生毕业成家立业之后,既能从容面对职场和社会领域的种种问题,又能在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以及教育子女、睦邻友好等私人问题上做到游刃有余。

[1]杜祥培.国外女子大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未来[J].广西社会科学,2006,(6).

[2]吴飞.当代女子大学女性特色课程设置研究——以H女子大学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陈建玲.我国女子中等职业学校女性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3.

[4]莱博维茨.美国女子学校的魅力——Bryn Mawr College[EB/OL].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273231/,2008-05-25.

[5]时德生.中美女性高等教育理念比较研究[J].美中教育评论,2006,(6).

责任编辑:秦飞

Women’s Curriculum Provisions in American Women’s Colleg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GUO Dongsheng

Women’s curricula are a series of courses provided by schools guided by women’s concepts and educational theory,based on girls’developing mental and bodily features,and meeting their special learning needs. Analysis of curriculums of women’s studies or gender studies in five American women’s colleges found the colleges have established specialized foundation courses such as American Women’s History,Theory of Women’s and Gender Study,Methods of Women,and Gender Study,etc.,and they also provide many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on women’s studies or gender studies to students.Courses of women’s studies occupy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studies by country or by race.Compared with American women’s colleges,China’s women’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erience shortages of curriculum resources,and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in women’s education are scarce.To strengthen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is the only way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of China’s women’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merican women’s colleges;curriculum provision;women’s curricula provision

10.13277/j.cnki.jcwu.2014.04.012

2014-06-21

C913.68

A

1007-3698(2014)04-0073-06

郭冬生,男,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女性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女性教育。100101

猜你喜欢

姐妹妇女学院
八闽姐妹的2020
八闽姐妹的2019
“我想帮更多留守姐妹在家门口就业”
港澳台姐妹的新年畅想
当代妇女的工作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西行学院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