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2014-02-17张云霞

文学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创造性词语想象

张云霞

内容摘要:高效课堂的实施首先需要落实《标准》对教材的使用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其次要合理使用词语积累、反复诵读、课文复述等传统方法。

关键词:高效课堂 实施 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

1.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灵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潜意识活动,一般指突如其来的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或是突然闪现的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阅读教学中的灵感,主要指积极思维中的学生在对知识信息的用心组合后而产生的新领悟、新看法。灵感常常出现在激情涌动中,因此,激发阅读的高涨情绪,是促进学生产生的灵感先决条件。

2.寻找出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阅读点

想象是指人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改造和结合而产生的新表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中心环节,想象深入到思维,才能有完整的创造思维。由于语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来完成,又因为作者写作时,需要通过想象创造活生生的形象,因此,语文文本,特别是文学类文本,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绝好材料。比如,找到文章的“空白点”,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做合理的补充;又如,找准“分散点”,引导学生展开多向思维,不拘泥于一种想法,帮助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探索,让学生在发散思维中巩固知识,接受教育,培养思维能力;再如,抓住“关键点”,即抓住教材中那些含义深刻、表达精炼的关键词句,设计富有想象力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体会,又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

二.合理应用传统方法

1.词语积累。词语是构筑语言大厦的基石,词汇的贫乏显然不可能使思维缜密、情感丰富、表达准确。遗憾的是,当下对词语的积累和训练并没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到重视,反而渐渐被掩盖在一拨又一拨的质疑讨论声中,淹没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探究新潮中。相对于同属语言学科范畴的英语学科而言,其单词识记、默写等常规教学活动落实得相对到位,可是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却缺乏积累词语、扩充词语的自觉意识。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创造性地开展词语教学,如“你是怎样识记生字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识字潜能,丰富学生的识字方法;再如“你能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这个问题就是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创造性训练。这样做,就能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重要词语的音、形、义,让学生在动态的语境中把握词语,通过一定量的词语积累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2.反复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名言反映了古人对包括诵读在内的读的重视。当下的语文课堂,诵读有弱化、边缘化、虚拟化、象征化、空泛化、泡沫化的倾向。尽管诵读的作用并没有被否认,但实际上有的教师几乎主动放弃了通过聚焦文字来诵读文本,特别是放弃了放胆诵读和反复诵读,生怕由于诵读耽误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时间。其实,对于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的诵读,特别是通过反复诵读来觉悟、顿悟,远比动辄对话、提问、讨论、质疑、探究、创新让学生更有收获。成功的诵读教学,不仅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也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比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的原因,就能把学生的思维、感情等引向深入。

3.课文复述。复述是将课文消化理解储存脑中后转化为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说话形式。创造性复述是对课文的重点摘要或对人对事的评析以及某些情节的想象拓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复述者要着眼内部语言的组织向有声语言的转换,转换中要凭借原文来实现语词的重新编码。比如,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让学生不用“美丽”一词,把“美丽”用具体的精彩的词句描述,这就是创造性复述。让学生养成复述课文的良好习惯,读后自觉地回味一下,重现整合文本、品味细节,这是培养口头表达的好方法。

4.默写。黎锦熙先生说过:“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强,多背诵一些古诗文,少学一点翻译和繁琐无用的分析,在语文界已经有共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一定篇目的优秀诗文,这就体现了鲜明的导向性。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篇目,建构自己的文化底蕴,将为自己的语文素养打下根基并受益终身。比如,改变以前的默写方式,让学生进行理解性默写,如“写出《望庐山瀑布》一诗中的比喻句”,就是创造性的默写训练。

(作者单位:甘肃会宁县丁沟乡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性词语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词语积累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