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无声处听惊雷

2014-02-17安静

文学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小惠风尘光辉

“请你去钓鱼”是一种多么客气、亲切且随意的说法,但背后却是步步惊心的恨和无奈。曹军庆以此为作品之名,用张弛有度的调性展开了叙述,作品中人物命运的缠绕在一项娱乐休闲的活动中隐秘博弈,最终秘密消解,惊雷响起。

库贝尔曾说过路旁的石工、乡间的葬礼等等在他看来,比宫廷化、贵族化的神话题材、历史题材更为重要。他这是强调文学创作中现实性的重要性,普通的人和普通的事件包含着历史的真实,以此强化揭示政治、文化、历史的真相的问题意识。坦率地说,这种问题意识应该是衡量一个作家的重要标准,既能有效地介入到当下广袤的现实生活,又能从中发现历史的真相。《请你去钓鱼》恰好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曹军庆在为普通的小人物写作,方小惠和哥哥属于典型的普通人。令人惊喜的是,曹军庆不仅呈现了处在这样的时代之下普通人的感受。更重要的是,他在探索在这样的现实下如何理解人,这或许才是该小说的魅力所在。

小说从县城权贵瞿光辉包养了一个女人开始叙述。当瞿光辉准备“委曲求全”接纳风尘女子方小惠时,她却不辞而别。那么,方小惠为什么离开就成了瞿光辉心中的结,也成了故事铺陈的叙事动力,原本小说中的“我”和瞿光辉一致认为良家妇女比较麻烦,而风尘女子则可以用金钱搞定,应该是他们考虑风险的大小,而不是风尘女子还有选择权。从开始曹军庆在结构上就设置了一种并置的“隔开”,一边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隔开,另一边是自我的隔开。瞿光辉和方小惠是隔开的,他和方小惠的哥哥鱼老板也是隔开的,甚至方小惠与自己的哥哥也是隔开的。同时,瞿光辉和鱼老板都明显的具有自我隔开性质,内心和行动相距甚远。当然任何人身上都存在着雅努斯(Janus)两张相背的脸,只有同时看到两张脸才能相对了解一个完整的人。

“隔开”作为一种叙事策略,使得小说照亮了主人公们精神的暗处,也使得故事充满了进展的空间。方小惠的消失打破了瞿光辉妻妾成双的好梦,进而他陷入了郁闷期。只不过这种郁闷不是源于一种深深的依恋和爱,更多的是一种规则被打破的不爽,或者说是面子上的失落。不管是出于何种理由,瞿光辉来到了方小惠哥哥的鱼塘。在这里,鱼老板绞尽脑汁,低三下四地巴结瞿光辉,给他提供了最奢华的钓鱼生活。鱼老板甚至命令老婆来打扇,自己则以放鱼饲料为名,为瞿光辉的鱼钩挂上一条大青鱼。最终,一个雨夜让“我”看清了真相:鱼老板有多谄媚,他的恨就有多强烈。瞿光辉一直以为给他利益了,他就该从了,但瞿光辉忘了方小惠不从的原因,那就是没有受到尊重,别说强势群体的代表瞿光辉了,就连相对清醒的“我”也没从内心尊重方小惠及其哥哥。也就是说屈从压根就是一种假象,是一种掺杂着更多屈辱的无奈之举。当狼狗像子弹飞来时,“我”缩在车里不敢动,于无声处听到惊雷,千军万马来到了眼前……

如果说这种“隔开”的设置让文本留有足够的空间,给每个人的精神世界留下空隙,从而让整个故事在环环相扣的行进中有更多的活动空间。更有意思的是,我在阅读中还发现了一个幸福的怪圈。鱼老板明明无比痛恨瞿光辉,但却又追求着这种权势弥漫的生活,尤其是当他和村里镇里的干部打麻将时,他觉得这才是体面的幸福生活。妹妹方小惠就不一样了,她选择了逃避,尽管她可走的路也不多,但毕竟是她家读书最多的人。她试图以得体的反抗来维护自己的尊严,比如捡起“我”扔的烟头。这个绵密真切的细节曾让“我”内心动荡不已,还颇有怨言。普世价值的异化让民众深陷其中,怪圈丛生。当权贵遇见民众,民众的怕与恨是如此的纠缠不清,却又清晰无比。每个人的命运在文本中得以有分寸的铺张,却又收紧自如,最后曹军庆通过颇具象征意味的“狗”来呈现出可怕的真相。那两只病恹恹的狗也曾忍辱负重,在鱼老板的训练下学会了“察言观色”,但它们毕竟是可以像子弹一样飞窜的动物。曹军庆可谓是别出手眼,却又浑然天成,文本中散发着人性的芬芳,在从容不迫紧拉慢唱的语言中积攒出爆发式的力量。如果用词再简严些,描述再丰沛写,这个短篇将会更加传神,文字褶皱中暗藏的微言大义将会如惊雷般响起……

阅读《请你去钓鱼》,能享受到一种秘密,一种内心的波澜万丈,一种命运的百感交集,这或许就是小说充满活力的证明。

安静,文学评论家,现居北京。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惠风尘光辉
读扶贫日志
您的脸像水蜜桃
悼玲秀
脸盲
春在飞
小惠的心事
就在家门口
当兵爱寂寞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