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贝母功效及药材甄别

2014-01-2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川贝母浙贝母贝母

陈 媛

(北京同仁医院,北京 100005)

2010版《中国药典》中收载了5种贝母药材,即川贝母、平贝母、湖北贝母、伊贝母和浙贝母。这5种贝母不仅由于名称近似而易被混用,市面上出现了一轮贝母、光慈姑、草贝母、舵贝以及藤贝等伪品,其中草贝母具有大毒[1],因此药物的混用及误用,极易对临床用药安全造成威胁。笔者从事药房工作多年,对于贝母类药材的甄别积累了一定经验,故就贝母类药材拟定从形态到化学成分方面的鉴别进行概述。

1 不同贝母基源及功效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梭砂贝母(Fritillar delavayi Franch)、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Li)或瓦布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 var. wabuensis(S.Y.Tang et S.C. Yue) Z.D. Liu,S. Wang et S.C.chen)的干燥鳞茎,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干燥鳞茎,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效。湖北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的干燥鳞茎,具有清热化痰、散结、止咳作用。伊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Fritillaria walujewii Regel)或伊犁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的干燥鳞茎,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具有清热散结、化痰止咳作用。土贝母的主要来源葫芦假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guet)的干燥鳞茎,又称“藤贝”。草贝母为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姑(lphigenia indica Kunth.et Benth.)的干燥鳞茎。一轮贝母为百合科植物一轮贝母(Fritillaria maximowiczii Freyn.) 的干燥鳞茎。

2 从形态对不同贝母进行鉴别

2.1 性状鉴别

川贝母中,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青贝与炉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炉贝具有棕色斑点;平贝母呈扁球形,外层鳞叶2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顶端略平或微凹入,常稍开裂,中央鳞片小,质坚实而脆,断面粉性。湖北贝母呈扁圆球形,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呈肾形,或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顶端闭合或开裂,内有鳞叶2~6枚及干缩的残茎。基部凹陷呈窝状,残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少数须根,单瓣鳞叶呈元宝状,质脆,断面类白色,富粉性。伊贝母中,新疆贝母表面光滑,外层鳞叶2瓣,月牙形,肥厚,大小相近而紧靠顶端平展而开裂,基部圆钝,内有较大的鳞片和残茎、心芽各1枚,其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伊犁贝母较大,表面稍粗糙,外层鳞叶两瓣,心脏形,肥大,一片较大或近等大,抱合,顶端稍尖,少有开裂,基部微凹陷。浙贝母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大贝与浙贝片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珠贝为完整的鳞茎,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和干缩的残茎。而伪品土贝母微有焦糊气,味微咸而苦;草贝母表面一侧有一沟槽,气弱,味苦微麻,有大毒;一轮贝母基部突出多数鳞芽。

2.2 显微鉴别

淀粉粒为贝母类药材显微鉴别的最主要特征。其中川贝母与浙贝母淀粉粒较多,平贝母除单粒淀粉粒外,还可见半复粒和多脐点单粒淀粉粒,湖北贝母和伊贝母偶见复粒。川贝母的表皮细胞呈类长方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偶见不定式气孔。湖北贝母表皮细胞方形或多角形,垂周壁呈不整齐的连柱状增厚。此外,湖北贝母与伊贝母细胞内具有草酸钙结晶,而浙贝母草酸钙结晶少见。草贝母、土贝母和一轮贝母三者的淀粉粒多为已糊化的淀粉粒。

3 不同贝母化学成分及现代仪器鉴定方法

3.1 化学成分鉴别

川贝母含多种甾体生物碱,川贝母的3个品种均含有西贝碱、西贝素、川贝碱,而暗紫贝母还含有松贝辛及松贝甲素。浙贝母中则主要含有甾醇类生物碱,如浙贝甲素、浙贝乙素、浙贝丙素、浙贝宁、浙贝酮、贝母辛碱、异浙贝母素甲等,而土贝母和草贝母主要含有秋水仙碱。

3.2 理化鉴别

黄小鸥等[2]按照《中国药典》方法对5种贝母粉末进行了显微鉴别,采用2种展开系统分别对5种贝母进行TLC鉴别。浙贝母、川贝母、湖北贝母、平贝母的TLC图谱中均含有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均无西贝母碱;伊贝母的TLC图谱中无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但含有西贝母碱。王曙等[3]以皂苷类成分为指标,成功地应用薄层色谱法区别5种贝母。

3.3 现代仪器鉴别方法

3.3.1 紫外光谱法 顾雪中等[4]利用紫外光谱法对5种贝母进行了光谱研究,研究发现5种贝母无水乙醇提取物中,紫外光谱能够较好地区分5种药材。此外,还有这5种贝母的一阶导数光谱的报道,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仍然具有较好的鉴别效果[5]。江菊球等[6]试图以数图法客观、量化地评价各贝母样品间的内在质量关系,对12种贝母的紫外光谱进行了聚类分析。

3.3.2 近红外光谱法 高越等[7]将炉贝、松贝、青贝、浙贝、伊贝母、平贝母、湖北贝母及贝母伪品东贝母、光慈菇、山慈菇等10种药材烘干、粉碎、过筛,直接测定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别采用聚类分析、褶合变换-可视化-相似系数分析等方法对10种药材进行鉴别。杨复森等[8]收集贝母类药材共81批,应用便携式AOTF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其光谱,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分别对贝母类药材川贝母类药材及商品松贝与伪品进行快速鉴别。邓波等[9]选取不同范围内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对川贝、浙贝以及东北平贝共48个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做二维线性投影图和三维线性投影图,比较了48个样品在红外光谱上的差异程度,发现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的主成分分析投影图能够较好地表征48个样品的类别关系。

3.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学者采用液-液-液三相静态萃取技术制备样品,以同一流动相系统、不同的洗脱梯度对5种贝母的3个极性不同的萃取馏分分别进行HPLC测定,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分析图谱,3个萃取馏分的色谱图能够充分显示各种贝母的鉴别特征,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5种贝母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0]。李斌等[11]建立5种贝母弱极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以此鉴别贝母类药材,并对不同种的贝母加以区分。

3.3.4 质谱法 5种贝母对照药材的总生物碱提取液的一级电喷雾质谱图显示,主要分子离子峰基本相同,但因品种不同相对丰度差异较大,因此一级电喷雾质谱图可用于5种贝母的鉴别[12]。

3.3.5 电化学 采用电化学振荡技术测定药材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几种贝母药材电化学指纹图谱各具特色,特征参数具有明显差异。因此,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贝母药材方法可行,且其方法简单快速和准确[13]。

4 分子生药学在贝母鉴别方面的应用

分子生药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药鉴定、生产和成分的一门科学。主要技术手段包括DNA分析技术(分子杂交、分子标记技术、基因芯片、基因工程技术)、蛋白质分析技术、生物转化技术等。在植物基因分型和种类鉴别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蔡佩欣等[14]采用DNA芯片技术对贝母进行基因分型和种类鉴别。随机扩增引物DNA(RAPD)法,筛选适于鉴别湖北贝母、暗紫贝母的随机引物,并成为鉴定湖北贝母、准确区分湖北贝母和暗紫贝母(正品贝母)的一种鉴别手段[15]。

综上所述,5种贝母虽然名称相似,但却是5种不同药材,根据传统的鉴别方法及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能够很好地将其区分,这样不仅能够防止临床误用,且能够使混淆品较易被检出,为临床的用药安全及疗效提供保障。

[1] 庞良勤. 真伪贝母的鉴别[J]. 基层中药杂志,2002,16(2):31-32.

[2] 黄小鸥, 莫可丰, 何报作, 等. 5 种贝母类药材的定性鉴别[J]. 中国药房,2009,20(21):1654-1655.

[3] 王曙, 徐小平,谭昌勇. 川贝母及其他贝母的薄层色谱鉴别[J]. 华西药学杂志,2002,17(3):219-221.

[4] 顾雪中,沈国芳. 新疆贝母的紫外光谱鉴别[J]. 中药材,2001,32(7):646-647.

[5] 王雅兰, 车秀君,王淑兰. 5种贝母的一阶导数光谱法鉴别[J]. 中药材,1994,17(7):19.

[6] 江菊球, 胡清宇,李水福. 贝母类中药紫外光谱聚类分析[J]. 1997,8(3):235-235.

[7] 高越, 柴逸峰,吴玉田.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鉴别贝母药材的研究[J]. 中成药,2005,27(12):1440-1443.

[8] 杨复森, 武卫红, 王宁, 等. 基于AOTF-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川贝母药材即时快速鉴别研究[J]. 中成药,2013,35(1):135-140.

[9] 邓波, 周玉荣, 刘志宏, 等. FT-NIR与主成分分析在中药贝母鉴别和聚类中的应用研究[J]. 光谱实验室,2006,23(5):1103-1106.

[10] 于海英, 程秀民, 王晓坤, 等. 三相静态萃取HPLC鉴别5种贝母的研究[J]. 中药材,2008,31(2):210-213.

[11] 李斌, 于海英, 程秀民, 等. 5种贝母的弱极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8):54-57.

[12] 韩凤梅, 王新立, 蔡敏, 等. 5 种贝母药材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特征图谱研究[J]. 中草药,2005,36(7):1069-1071.

[13] 陈效忠, 邹桂华, 李守君, 等. 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几种贝母药材的新方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73-75.

[14] 蔡佩欣, 胡学善, 黄文秀, 等. DNA芯片技术用于贝母的基因分型和种类鉴别[J]. 药学学报,2003,38(3):185-190.

[15] 尹春萍, 刘文涛, 徐顺清, 等. 湖北贝母与川贝母随机扩增引物DNA的鉴别[J]. 医药导报,2007,26(4):359-361.

猜你喜欢

川贝母浙贝母贝母
不同产地的贝母中主要生物碱的含量比较及其毒性评价
王莹作品赏析
中药止咳有川贝母
一株川贝母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贝母类生物碱分析
浙贝母花总生物碱微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川贝母、浙贝母功效沿革考辨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浙贝母花配伍宁海白枇杷花的止咳化痰作用
HPLC法同时测定新疆贝母中3种核苷类成分
浙贝母超微粉、粗粉和饮片中3 种生物碱体外溶出度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