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脑微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4-01-24刘淑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4期
关键词:脑微中脑房颤

刘淑娇

(铁岭县中心医院内科,辽宁 铁岭 112000)

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脑微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淑娇

(铁岭县中心医院内科,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分析研究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脑微出血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进行溶栓治疗的9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溶栓治疗导致的脑微出血发生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然后将其中不同性别、年龄、吸烟情况、并发基础疾病情况、房颤及是否存在继发感染者的发生率进行分别比较,同时以Logistic分析上述因素与脑微出血的关系。结果98例脑梗死患者共发生26例脑微出血,发生率为26.53%,不同性别这的脑微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吸烟情况、并发基础疾病情况、房颤及是否存在继发感染者的发生率则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其与脑微出血发生的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年龄较大、吸烟、并发基础疾病、房颤及存在继发感染为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脑微出血的高危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脑梗死;溶栓治疗;脑微出血;影响因素

溶栓治疗是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其可达到有效快速溶解血栓的目的,对于疏通血管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但是溶栓过程中的出血发生也是危险方面,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脑微出血影响因素的掌握极为必要[1-2]。本文中我们即就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脑微出血影响因素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进行溶栓治疗的9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38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62.0±6.7)岁,其中<60岁者54例,≥60岁者44例;吸烟:是55例,否43例;并发基础疾病:是54例,否44例;房颤:是30例,否68例;继发感染:是19例,否79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研究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将124例患者于溶栓治疗后的24 h内进行脑微出血病灶的检查及统计,然后将其中不同性别、年龄、吸烟情况、并发基础疾病情况、房颤及是否存在继发感染者的发生率进行分别比较,同时以Logistic分析上述因素与脑微出血的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脑微出血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处理,而各分析因素与脑微出血的关系则以Logistic分析处理,数据处理软件为SAS5.0,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不同情况者的脑微出血发生率比较:98例脑梗死患者共发生21例脑微出血,发生率为21.42%。60例男性患者中发生15例,发生率为24%,38例女性患者中发生8例,发生率为21%;<60岁的54例患者中发生5例,发生率为9.26%,≥60岁的44例患者中发生15例,发生率为34%;吸烟的55例患者中发生17例,发生率为30%,不吸烟的43例患者中发生6例,发生率为13.95%;并发基础疾病的50例患者中发生20例,发生率为40%,无基础疾病的48例患者中发生6例,发生率为12.5%;房颤的30例患者中发生15例,发生率为50%,非房颤的68例患者中发生7例,发生率为10.29%;继发感染的19例患者中发生9例,发生率为47.37%,非继发感染的79例患者中发生11例,发生率为13.92%。

经统计学处理显示,不同性别这的脑微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吸烟情况、并发基础疾病情况、房颤及是否存在继发感染者的发生率则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

2.2 不同因素的Logistic分析:经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较大、吸烟、并发基础疾病、房颤及存在继发感染为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脑微出血的高危因素,其中年龄的OR值为3.225,95%CI为1.518~7.642,吸烟的OR值为4.627,95%CI为1.875~8.251,并发基础疾病的OR值为3.691,95%CI为1.712~8.053,房颤的OR值为4.807,95%CI为1.919~9.873,继发感染的OR值为,95%CI为;P均<0.05。

3 讨 论

受多种因素影响,脑梗死的发生率呈现直线升高的趋势,而对于本病治疗的相关研究也较多,其中溶栓治疗仍为本病的重要治疗方法,而对于溶栓治疗的各类研究十分多,其中关于溶栓治疗的相关不良情况发生率也是研究的主要因素[3-4]。而脑出血即是溶栓治疗过程尤其需要重要的一类不良情况,而脑微出血作为常见不良情况,近年来临床对其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而要做到对其进行有效防控,对于引起其发生的高危因素的防控则是必要基础与前提[5]。

本文中我们即就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脑微出血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导致的脑微出血发生率为20.97%,处于发生率较高的水平,同时,除性别因素外,不同年龄、吸烟情况、并发基础疾病情况、房颤及是否存在继发感染者的脑微出血发生率均存在明显差异,而经Logistic分析也显示,年龄较大、吸烟、并发基础疾病、房颤及存在继发感染为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脑微出血的高危因素,提示我们尤其应加强对这类人群溶栓治疗的监测与干预,以达到改善溶栓治疗效果及防控脑微出血发生率的目的。

[1] 韦玉鲁.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溶栓致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2):92-93.

[2] 汪国宏,吴竹青,王小强,等.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7): 736-739.

[3] Shoamanesh A,Kwok CS,Lim PA,et al.Postthrombolysis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risk of cerebral microbleeds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 J Stroke,2013,8(5):348-356.

[4] Kim HS,Lee DH,Ryu CW,et al.Multiple cerebral microbleeds in hyperacute ischemic stroke: impact on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of early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fter thrombolytic treatment[J]. AJR Am J Roentgenol,2006,186(5):1443-1449.

[5] 翟卫东,钟建卫,王涛,等.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武警医学,2014,25(5):497-499.

R743.33

B

1671-8194(2014)34-0202-01

猜你喜欢

脑微中脑房颤
产前丘脑水平横断面超声观察孕11~13+6周胎儿中脑导水管及其与头臀径的关系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枸橼酸铁铵和铁蛋白对原代培养腹侧中脑神经元VMAT-2和DAT表达影响
脑微出血的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及其与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成年人中脑硬度的定量评估研究
睫状肌的结构、功能及神经支配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