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可以这么教——以《登高》为例谈古诗文教学

2014-01-15江苏省盐城中学廖海燕

语文知识 2014年7期
关键词:登高写景教材内容

◆江苏省盐城中学 廖海燕

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也不断地探寻古诗文教学之路,现以《登高》为例,谈谈对古诗文教学的探索。

一、引领学生走进作者创造的形象世界

正常的诗歌教学,教师总是在一上课就先介绍作者背景,来个“知人论世”,以期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而我这节《登高》诗歌课堂教学没有遵循这些,而是一开始,我踏着《登高》的配乐朗诵录音走上讲台,与学生一起聆听著名播音员乔臻精彩的朗诵。朗诵一结束,我就伴着刚刚播放的乐曲纵情朗诵《登高》。在学生沉浸在我的朗诵声中时,我再伴音乐纵情朗读我改写的小散文:

今年秋天格外萧瑟。天显得那么高远,秋风急得要去与朋友团圆。而我,站在这山巅看着这一切,感受着秋的寒意。远处的河洲清清,沙岸上空有成群的白鸟低空回翔,相依相偎。我只身一人听着猿的哀啼,替我诉说着无尽的心事。抬头,那叶一点一点凋零,一片一片落下,悄无声息。可,又被无情的秋风卷起,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直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低头,长江奔流不息,江水奔腾澎湃,不停向前。谁知是否有尽头,是否有人正和我有一样的感受?我只身一人在万里外漂泊,常年客居他乡,中秋节只能仰天长望,糟酒下肚,只为忘记孤独。自晚年来,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今日尚能独自登山,我深感万幸。时世的艰难,生活的困苦,让我恨得鬓发早已如霜般苍白。可谁能懂?而今,将酒举起,却只能停在嘴边。我的身体已经受不了了,连糟酒都不能喝了……现在在这高山之上,看着空旷辽阔的景色,看着秋的凄凉,我的心疼痛不止。

此时此刻,除了我的朗读声,全场一片寂静。等我一朗读完小散文,我就让学生齐声诵读全诗三遍,这一听三诵,我们花了十分钟时间。从一上课到现在,我没有板书课题,没有介绍作者、背景,没有解题。这是为什么?这样做一是给足学生倾心欣赏诗歌的时间;二是去掉影响学生走进诗歌的“杂音”;最后只有一个目的:引领学生走进作者创造的形象世界,沉浸到作者的悲苦感伤的情感中。

经典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情感张力,易于传递情感,容易打动人、感染人。作为少男少女的高中生更有着较强的情感悟性,易于受到感染,容易产生共鸣,陶醉其中。我觉得以此导入新课效果最好。让学生直接接触作品,真切感受与倾心体验作品所呈现的形象世界。这在诗歌教学中是最为重要的,其他一切活动都是对文学美感的破坏,对学子欣赏的干扰。因此,让学生多次听朗诵、参与朗诵,直接接触、真切感受、倾心体验杜甫创造的《登高》。为什么一开始不板书课题?我要使其他动作轻些,轻些,再轻些,让干扰的“杂音”少些,少些,再少些。我怕干扰学生走进文学世界的步履,担心影响学生沉醉于美好文学情境之中。

说到诗歌教学的朗诵,一般导入只是一遍两遍而已,而我为学生设想了四遍,一是听播音员朗诵,二是听原文朗读,三是听小散文朗诵,四是直接朗诵。如若一步两步,未必能让学生沉浸其中,陶醉其里,难以入情,难以入境,仍在门外徘徊。现在实施四遍,到第六遍时,虽不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不少学生已不禁“悲从中来”。总之,诗歌这种文学性特别明显的样式,应该特别注重朗诵感染,直到学生“悲从中来”为止。否则,他们难以走进诗歌的形象世界,也难以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二、帮助学生建构相对完美的认知框架

尽管达到“悲从中来”的境地,但这只是整体感知阶段,是走进诗词鉴赏的初级阶段,而要真正进入作者创作的形象世界,还要对诗歌进行理性解读。通过让学生找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入手,带领学生对诗歌进行理性分析。通过“写得怎么样”,引出“心灵的痛感往往能产生欣赏的快感”,过渡到“悲”的诗眼,以消解学生心中诸多问题之块垒。

我想,对诗歌进行理性解读,该如何解读呢,是从局部到整体,还是从整体到局部呢?按照诗歌鉴赏的学理,这两者应该互相交替进行,不可偏于一种方式。但这首诗解读的内容繁多而复杂,又不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分析,所以,我拎出“万里悲秋常作客”这个诗眼,让学生先从整体结构上理解全诗。因为本课一开始是从整体上欣赏诗歌开始的,如果从整体欣赏一下子跳到局部解读,学生的思维会跟不上,也不符合学理的要求。这样做不仅上承整体感知,而且让学生以“悲”为线索串起一系列内容,于是我在“师生、生生讨论”中建构了一个自以为较好的认知框架,如下图:

我建构的这种“宝塔式”的认知框架,把《登高》一诗的层次结构与相关知识及其运用作了表格处理,这样清楚明白,一目了然。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赋予了诸多知识及其运用的逻辑系统。单说这么大容量的“知识点”,若逐一讲解,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容易导致厌学心理。这种宝塔式认知框架,有机地组织起若干知识点,建立成一个相对完善的认知系统,具有一种逻辑美。这种逻辑美,不仅美在它的形式,塔尖到塔底,从一级到五级;而且美在它的内容,塔尖统领塔身与塔底,塔底支撑塔身与塔尖。

具体来说,“悲”这一中心为第一层级,第二层级依次为“悲眼前景物”与“悲潦倒之人”两大层,下面还有第三、第四乃至第五层级。如“悲潦倒之人”下面的第三层级,为“时空联想”“自我描述”两项内容;“自我描述” 其后的第四层级,为“肖像描写”与“行为选择”两项内容;“行为抉择”其后的第五层级,为“停酒”与“潦倒”两项内容。

这种结构框架更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还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享受成功的快感。易于理解、巩固和运用。学习者何乐而不为?诚如布鲁纳所言,学习者最大的乐趣则是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引导学生掌握“用一首诗”“学一类诗” 的方法

尽管现在语文教师都知道“用教材教”的道理,但不可否定,“教教材”“教课文”却是当下语文课堂中的一种常态。原因在于广大老师分不清“教材内容”与“课程内容”的本质特征。什么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就是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什么是“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就是指传递课程内容的凭借。简单地说,课程内容是指“教什么”,教材内容是指“用什么来教”。执教《登高》这一课,如果像众多高中语文教师只停留在这首诗上,那就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语文)”;学生也只是“学课文”,而不是“用课文学(语文)”。

所以,在学生大体了解《登高》一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我便引导他们用这首《登高》学习古代“登高” 的一类诗。首先,我们共同总结杜甫《登高》一诗的结构层次,前两联“悲眼前景物”侧重写景,后两联“悲潦倒之人”侧重抒情。在此基础上,我把它归纳为“先写景或叙事,后言情、述志或说理”;而且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哲理,一般都在结尾。

根据这样的结构规律,我呈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皇甫冉的《登山歌》、杜甫的《望岳》、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等五首诗,让学生分别分析其层次与主题。学生根据“先写景或叙事,后言情、述志或说理”的层次规律,很快分析出这五首诗的层次。《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写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抒情;《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写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言志或说理;《登山歌》“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烟景满川原”是叙事与写景,“离人堪白首”是抒情;《望岳》前三联是写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言志;《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是叙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说理。

最后,我告诉学生还要明确两点:一是根据“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规律,前面的“写景或叙事”部分本身也是含有感情、哲理或心志的;二是属于“言情、述志或说理”的结尾句有时也是描写,其实是“以景结情”,或“以景结理”“以景结志”。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深感到诗歌教学应该带领学生从形象走入诗歌的内容,从而构建鉴赏诗歌的理论框架,达到“用课文学语文”,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最终超越文本的阅读。

猜你喜欢

登高写景教材内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写景的妙招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执教“登高”绝句及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