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设计与研究

2014-01-06

铁道货运 2014年2期
关键词:货场专用线货运

(北京铁路局 货运处,北京 100860)

铁路货场是铁路办理货运作业的基本场所,是铁路部门利用铁路设备科学组织货运作业、提高作业效率、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货物运输任务、更好地服务于客户的场所。近几年,铁路在信息化建设中先后开发了一些简单的应用项目,对改变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主要作业方式还是延续传统的货运组织和作业过程,货场作业主要依靠传统的个人经验,货运工作基本处于经验管理阶段,沿用传统的信息收集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探索新形势下的货运业务管理模式、加强货运站生产信息管理是铁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挖潜提效的一项重要措施。

1 铁路货场作业信息化现状

(1)货场网络建设不完善。虽然 TMIS 网络已经覆盖到货场下属的各个车间,但是,货场各个具体岗位并没有完全覆盖,尤其外勤岗位基本没有网络覆盖。

(2)货场内各货运岗位之间信息流通不顺畅。例如:货调岗位无法看到装卸车的实际情况,难以迅速、直观、实时地掌握、指挥、督导装卸车进度,这直接影响了车站的生产效率和技术统计指标;外勤作业缺乏事先的计划组织,只有等到货调电话通知或车辆到位时才能开始装卸工作。

(3)部分货运岗位信息化建设基本空白。例如:铁路专用线的信息传递仍然以传统的人工表格和电话为主要手段,专用线企业对于取送车、装卸车作业过程的管理手段不够,导致铁路货车在专用线内的停留时间过长,严重影响铁路货车周转时间和铁路货物运输能力。

(4)计算机系统相对独立。目前铁路货场应用的计算机系统缺少整体设计,没有形成网络,功能还不完善,未能形成完整的现代化管理系统。许多系统局限于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缺乏合理的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学模型,在比较复杂的货运站作业全过程管理及辅助决策等方面仍然有待改善。车站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散落在各个系统中,统计起来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

2 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设计目标

根据铁路货运站货运生产的现状和实际的生产实践,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应达到以下目标。

(1)在各个货运站建立覆盖各货运岗位的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以货运站为中心的车务段(货运中心) 级货运管理系统。

(2)在铁路货场建立以货调为中心的车站级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实现全站作业车的动态管理和货场货车的实时追踪,使货调能够全面掌握全站作业车的信息动态,随时了解装卸车的作业情况。

(3)能够自动生成打印各种生产统计报表,统计数据来源于现场实际生产作业,数据真实、可靠,满足货运、运转2个部门统计工作的需要;具有灵活的变更及查询功能,通过该系统货场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各作业岗位的生产情况。

3 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功能模块

按照将货场业务流程模块化的思路,建立数据统一的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便于货场作业规范化管理。通过货场信息化建设,对外完善货运营销和货运服务体系,对内提高货场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对重点作业环节进行监控,从而减少货运事故的发生,提高货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本着先进、安全、可靠、开放的原则,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采用经济适用的技术,满足货场计划受理、到达交付、货调作业、货区货位管理、外勤装卸作业管理与监控、专用线管理、领导查询、客户服务等多种功能需要,实现对货运业务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3.1 货调管理模块

货调是整个货场装卸车作业的生产指挥者,也是货场作业组织的核心。设计货调管理模块,通过对预确报、股道现在车、运货五等数据信息的共享,以及对货区货位的图形化展示与管理,货调能够及时、直观地掌握货场内货区货位情况和股道现在车情况,根据请求车和承认车信息,了解日装车计划,保证信息的及时交换,及时安排配线计划、装卸车、变更车、倒装车等生产工作。

3.2 装卸作业管理与质量监控模块

装卸作业是铁路运输生产的基本环节之一,装卸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质量。通过装卸作业管理模块,外勤货运员能够配合车站的货调进行工作,按照配线计划和货物在场内的分布进行货物堆放,组织装卸人力和设备进行装卸作业,并且将装卸作业的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及时反馈给系统。通过技术上的卡控,规范装卸作业过程,避免人为造成的装卸质量问题。

3.3 专用线管理模块

设计专用线管理模块,分层次管理专用线业务流程,对重点业务重点关注,避免盲目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同时减轻现场工人的劳动强度;对取送车、装卸车作业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严格控制货车在专用线内的停留时间,提高货车使用效率,保证专用线运能。

3.4 货运服务体系

利用电话语音系统、货运营业厅内大屏幕和触摸屏等设备,为货主提供到达货物、货运业务办理规章和流程等相关信息的便捷查询方式,提高货主满意度,建立货运服务体系,配合营销管理手段,达到货运营销的目的。

4 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设计结构

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的设计结构主要分为3个层次:系统支撑层 (接口系统)、业务操作层 (货运基础作业系统)、管理事务层 (货运安全监控信息管理中心与领导查询)。系统支撑层提供业务操作层运行所需要的支持性操作,业务操作层完成货场日常主要的核心业务,管理事务层完成关键业务的控制和运行情况的监督与汇报,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设计结构

4.1 接口系统

由于铁路运输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货运业务与其他系统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中设计接口,接收来自货运计划编制系统、货票制票系统、预确报系统、现在车系统的数据,既保证了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业务流程的顺畅性,也确保了系统的相对安全。

4.2 货运基础作业系统

货运基础作业系统包括计划受理、到达交付、外勤场内作业等各项货运业务。通过货运基础作业系统,各作业岗位人员能够实时接收货调安排的作业命令,并且将作业情况和数据及时反馈给系统,实现货调对作业情况的实时掌握和预先计划。

4.3 货运安全监控信息管理中心

货运安全监控信息管理中心将分散、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集中整合,使货调能够实时、准确地掌握各工种信息和货场装卸车的实际情况,及时指挥、督导、组织货场的生产。通过货运安全监控信息管理中心,货调能够了解车站承运的货运日计划、到达列车情况,安排具体的货区货位,制订配线计划;对于发送货物,能够根据运输的货物品类品名安排装车车种车型,根据到达货票和车种车型安排卸车设备;安排货车的倒装及整理,通知车站货运员进行装卸人员的调度和货物装车作业;了解装卸作业进度;协调站调安排站内货车调入 (调出) 货位。

4.4 客户服务

通过大屏幕显示、电话语音查询、触摸屏查询3种方式为货运客户 (包括发货人和收货人) 提供服务。在货运营业大厅内,设置大屏幕滚动显示到货信息;设置触摸屏,便于货主自助查询货运相关信息;设置电话语音查询系统,便于货主通过电话语音自动查询货运相关信息。3 种客户服务方式不但减轻了车站人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货主的满意度。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运价查询、办理限制查询、计划申请情况查询、货物发送情况查询、货物到达预告、货物到达通知、货物催领、货运事故主动申告等。

4.5 统计查询

统计查询模块采用 B/S 架构,能够统计分析作业数据,实现相关人员对作业数据的实时、精确查询,从而整体了解车站的生产情况。统计查询模块将车站日常作业的信息及时汇总,从车站管理和物流组织的角度进行统计,包括每日生产情况、大客户管理、重点货物运输管理、发送货物统计、到达货物统计、财务收入情况等内容。

5 结束语

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将承运信息、批准计划、装 (卸)车和到达预确报等货运作业各环节信息衔接运用,进一步优化了铁路货运生产组织,提升了车站(货运营业部) 安全监控的组织手段,它不仅提高了货物运输的生产效率和安全质量,还减少了现场职工作业的工作量,为货运组织改革后铁路货运站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货场专用线货运
云南安宁:国家级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今日正式通车
考虑铁路货场繁忙度与成本的枢纽内货运调度决策研究
国内第一条石材铁路专用线获准立项
德州鲁源货场信号联锁设备关键技术的应用
铁路货场联锁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
提升丹洲营车站货场作业能力的分析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关于PPP项目尽职调查浅谈——以某矿产品运输专用线PPP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