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铁路发展煤炭物流能力的思考

2014-01-06

铁道货运 2014年2期
关键词:煤炭运输铁路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1)

1 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煤炭运输以其运量大、去向固定、时期波动性小的优势成为铁路货物运输的支柱。自2012年5月始,由于宏观经济总体低迷,煤炭相关行业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企业亏损面扩大等问题,铁路煤炭运量有所下降;2013年下半年虽然煤炭价格出现了止跌回升的态势,但由于受到需求端不振、环保政策及进口煤打压等影响,2014年煤炭市场供需维持弱势格局,预计国内煤炭市场行情仍然可能继续下跌。在此情况下,铁路如果继续只在煤炭产业链中单纯承担运输角色,必然受到相关行业波动的影响较大。因此,铁路只有不断扩展其在煤炭生产到消费全流程中的物流服务项目,才能减少对自身的冲击,实现从单纯提供运输服务到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2013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印发的《煤炭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加强铁路煤运通道建设,使煤炭年运输能力达到30亿 t;结合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建设布局,重点建设11个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和30个年流通规模达2 000 万t 级的物流园区;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煤炭物流企业;建设若干个煤炭交易市场[1]。预计到2020年,煤炭物流整体运行效率将明显提高,基本形成物流网络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物流服务绿色高效的现代煤炭物流体系。如何抓住煤炭物流发展的机遇,整合煤炭运输、仓储、交易、加工、配送等物流环节,形成面向煤炭物流的综合服务体系,成为铁路关注的焦点问题。

2 煤炭物流发展现状

2.1 铁路物流与煤炭物流的区别

(1)铁路物流的定义。铁路物流的传统定义是指围绕铁路运输开展增值服务的综合过程。铁路物流能力是指铁路依托运输资源,创造和开发延伸产品、满足用户需求、追求更好服务绩效的能力,是铁路从接受客户物流需求、订单处理、货物分拣到交付给客户的全过程中,在响应速度、物流成本、订单准时性与可靠性等方面整体能力的综合反映[2]。

(2)煤炭物流的定义。煤炭物流能力是指在物流系统中,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应用及一系列有效的物流运作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满足生产、快速响应、为物流主体与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通常企业物流能力由物流要素能力和物流运作能力2个方面构成。其中,物流要素能力又包含有形要素能力和无形要素能力;物流运作能力包括仓储管理能力、运输管理能力、装卸搬运能力及物流信息能力[3]。

通过铁路和煤炭行业对物流能力定义的比较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定义更注重资源的配置和物流系统的管理与控制能力,铁路要实现由煤炭运输向第三方煤炭物流企业的转型,必须培养相应的物流能力。

2.2 煤炭物流企业的发展概况

目前煤炭物流企业主要分为以下4种。①从生产企业延伸到物流领域而形成的物流企业,如开滦物流、淮矿物流等大型煤炭物流企业,这也是煤炭物流企业的常见形式。②下游用户企业为控制上游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物流产业。如为摆脱“电煤困境”,电力企业通过构建煤电产业链,控制燃料成本,保障电力产业稳定经营,如大唐、华能、国电等电力企业均开展了煤炭物流业务。③煤炭贸易企业转型发展而成立的煤炭物流企业,如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公司。④铁路运输方式的产业链延伸,如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各铁路局原有的多经物流公司。从煤炭物流企业整体经营范围分析,主要服务内容仅限于货运代理、仓储、运输等基本的低层次物流作业层面,很少能够提供综合性、全程性、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即煤炭物流企业的整体经营能力有待提高。

2.3 煤炭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煤炭物流规模较大的企业为各产煤大省下属的以煤炭销售为主体,集煤炭生产、洗选加工和煤化工产业为一体的煤炭运销集团 (公司)。由于我国煤炭物流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煤炭物流标准缺乏。我国煤炭物流业环节较多,并且从事煤炭流通的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一些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仍然保留“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销售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赖于内部组织的服务和能动性。各物流环节普遍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标准,成为制约煤炭物流供应链科学发展的瓶颈。

(2)煤炭物流供应链集成水平不足。煤炭物流系统是一个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体系,其集供应、生产、运输、集散、销售等物流业务于一体,包括生产煤炭产品及组织煤炭销售等一系列物料实体的运送、搬运等物流过程。因此,煤炭物流系统需要将各个独立经营的实体纳入一个系统进行统筹和协调。由于目前许多煤炭企业对于煤炭物流集成化的认识不足,煤炭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欠佳,管理粗放,缺少科学性、严密性和规范性。

(3)煤炭物流配送一体化程度低。各煤炭企业运输方式基本以铁路、公路为主,同时涉及海运及港口等其他运输方式。由于受地理因素影响,多种运输方式的高效协同和路径优化一般难以实现,物流配送一体化程度低,无法实现快捷配送。此外,运输路线长、节点多、风险大和运输成本不断提高的问题也制约着我国煤炭的供应效率。

(4)煤炭物流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虽然一些大型煤炭企业通过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的使用实现了集团内部计划、上报、审批、采购和供应的有机管理及资源的共享,但是大多数煤炭企业缺乏物流网络平台,存在信息壁垒,无法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落后极大影响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2.4 煤炭物流发展趋势

目前大型煤炭物流企业正在筹备建设省、地市、县区的三级现代煤炭物流体系,通过整合煤炭运销资源和业务,构建煤炭物流配送信息、销售资源、客户管理和公铁运输网络,逐步形成全煤炭系统物流配送的统一调度、指挥和控制中心。煤炭物流主要发展趋势如下。

(1)以煤炭交易中心提升煤炭物流服务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5]18号)中“加快建立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体,以区域市场为补充,以网络技术为平台,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自由交易的现代化煤炭交易体系”的要求,全国煤炭主产地、消费地、中转港和集散地纷纷成立煤炭交易中心,初步形成了中国区域性煤炭交易市场体系架构。全国和区域煤炭交易市场在整合各种物流、金融、信息等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供应产业链的有效整合。例如,中国(太原) 煤炭交易中心已经形成了我国目前最大的集煤炭交易、货款结算、物流配送、信息咨询、贸易融资、商务会展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煤炭商品交易市场。随着内蒙古、陕西、河南等产地型煤炭交易中心,上海、广州等消费地型交易中心,大连、天津、秦皇岛等集散地型交易中心的蓬勃发展,煤炭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2)依托电子交易平台畅通煤炭物流服务。全国及区域煤炭交易中心通过电子交易平台为煤炭产运需企业提供安全、及时、便捷的场内和场外交易、交收、结算和信息服务,并实时发布煤炭供求和价格信息,满足合同签订、货物交收、货款结算等交易全流程的需要。以中国 (太原) 煤炭电子交易中心依托的交易平台为例,它能够有效连接煤炭企业、供应商、最终用户、需求商、煤炭发运站点、铁路部门、公路部门、银行、工商、税务等相关机构,从而实现信息共享。该电子交易平台还可以对物流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归类和挖掘,对物流各环节实施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3)提高整合运力资源的能力。铁路煤炭运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0%,为了减少铁路运能的制约,各煤炭企业通过组建车队、与公路物流公司形成联盟等方式保有公路运力。还有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自营物流方式减少运输能力的制约,有效解决了用户、市场和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和协调问题。如神华集团依靠煤炭运销公司负责其所有煤炭销售的统一市场、统一合同、统一计划与统一发运,形成集团的大运销模式。从1998年起,神华集团加快铁路和港口建设,从神东矿区到黄骅港形成了矿、路、电、港、航一体化运营模式,产、运、销一条龙的经营格局。同时,神华集团和国铁密切合作,利用国铁的路网优势在秦皇岛港、天津港、京唐港将煤炭转港装船或直达下游用户。

3 铁路发展煤炭物流能力的思考

3.1 铁路发展煤炭物流的需求分析

我国铁路发展煤炭物流具有以下优势。

(1)铁路拥有全国统一的路网体系,为发展煤炭物流提供了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尽管煤炭企业也拥有客货汽车、铁路机车、货运车辆及专用线 (专用铁路),但相互间缺乏连通性。即使自营铁路里程最长的神华集团,截至2012年底也仅有1 466.53 km 的自营铁路,与国铁10万 km 的铁路网难以比拟。随着高速铁路和煤运通道的大规模建设,我国铁路煤炭运输路网规模在未来几年还将继续扩大。

(2)铁路拥有遍布全国的煤炭集运站,为发展煤炭物流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在铁路企业市场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煤炭物流资源,尤其是太原、呼和浩特、西安等铁路局为开行重载单元列车采用独资或与其他主体合资的方式配套建设的大型地方煤炭集运站,起装设备齐备,储运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3)铁路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技术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为发展煤炭物流提供了重要的员工队伍。铁路实行专业归口管理,在长期的运输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多年来实行统一的仓库标准和业务流程,使物资供应、物资服务质量和服务承诺处于全面受控状态。

综上所述,尽管其他煤炭物流企业主体不具备铁路的优势,但是提升铁路煤炭物流能力还需要从整合现有铁路资源,拓展传统运输增值业务,构建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和大力培养铁路现代物流人才等多方面着手,以提高铁路煤炭物流整体实力。

3.2 铁路发展煤炭物流的举措

从煤炭物流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看,提升铁路煤炭物流能力需提高以下方面的能力。

(1)节点控制能力。物流系统的节点属于核心资源,如煤炭物流系统中的集运站、煤炭物流园区、储配煤场、煤炭港口 (码头) 等,该类稀缺的物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区域性垄断。对于具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和较强经济扩散性的节点,铁路应采用多种方式控制,特别应重点关注《煤炭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到的11个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和30个物流园区。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自行开发建设、并购、控股或参股、战略合作等手段。

煤炭物流硬件设施是从事煤炭物流的基础,从煤炭运营、物流业务开展及重要社会资源投资的角度看,煤炭集运站、集配站、港口、码头及煤炭航运也是煤炭物流的重要投资领域。铁路应抓住机遇自行投资建设煤炭物流基础设施,增强对核心资源的掌控能力;对于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资金缺乏、经营不善的配煤场,可以通过并购控制节点;由于受政策、资金等因素制约,自行建设大型物流节点有困难时可以寻找合作伙伴,通过控股或参股形式共同建设,达到既拥有物流资源的使用权又节约建设资金的目的。

(2)煤炭储配能力。配煤是煤炭物流功能中的关键环节,煤炭洗选加工后经过配煤最后成为提供给用户的最终煤炭产品。“标准配煤”将打破原有煤炭产销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形成煤炭流通的行业标准,引领煤炭物流产业的发展。仓储和配煤是煤炭物流价值链中重要的增值环节,同时为铁路发展金融物流奠定基础。铁路开展储配业务的前提是主导贸易环节,掌握货权。铁路应利用自身掌握的站场资源提升储配能力,真正实现煤炭在物流过程中的增值,而不是仅仅实现物流的运输功能。

(3)运力整合能力。通过资源整合,能够打通现有铁路运输的瓶颈;通过公路运力资源建设与整合实现资源端和销售端的集散与转运;通过海运和铁路的互补完成长距离干线运输,降低煤炭运输成本。①整合公路运能。从近远期发展来看,铁路拥有或控制一支具有较强运力的汽车运输队伍十分必要。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后,开展货物接取送达的延伸服务已初步形成公路运力网络。通过整合社会运能资源或组建自身的公路运输队伍,以分期付款、汽车消费信贷、融资租赁等方式购置车辆,形成自有运力,是铁路整合公路运能的主要方式。②整合煤炭干线运力。目前铁路整合煤炭干线运力的方式是发展煤炭多式联运,以货运代理人的身份为客户提供一票式、“门到门”的运输服务,使客户通过订立1份运输合同、支付1次运费、办理1次保险取得1份联运提单,将办理各运输方式相关的单证和手续简化到最低。

(4)物流网络构建能力。煤炭物流与煤炭交易密不可分,为使煤炭物流协调高效运行,必须搭建由采购、储配和销售网络构成的煤炭物流网络,通过做精做细采购网络,实现源头采购的集中化;做实做强储配网络,实现中间储配的扁平化 (管理体制的扁平化);做大做稳需求,实现终端销售的直供化 (内部市场和重点客户市场) 和超市化 (外部市场和分散市场)。煤炭资源是发展煤炭物流的基础,铁路构建煤炭物流网络时必须提高对煤炭资源的掌控能力。铁路可以通过贸易商身份充分发挥大规模采购优势,提高采购议价能力;通过建设坑口集运站等煤炭采购平台,提高煤炭购销能力;通过培养供应链管理下的战略采购合作伙伴,稳定煤炭采购关系。

(5)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能力。各煤炭大省、煤炭物流企业将电子交易平台作为煤炭产业链整合并顺利运行的保障。而铁路的电子商务平台虽然已经上线运行超过1年,但是系统功能主要是申报运输需求,不具备面向其他运输方式、物流资源、客户信息发布和供需对接等物流的功能。铁路若发展煤炭物流必须增强电子商务平台的物流服务能力。

(6)物流咨询能力。从长期发展看,铁路发展煤炭物流应更加注重服务创新能力,向煤炭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展,为客户提供物流运作、增值、信息、金融和策划等服务。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整合,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程煤炭物流解决方案,提高运营效率,节省运营成本。

4 结束语

煤炭物流企业主要来源于上游的煤炭生产行业和下游的煤炭消费行业,其在物资的掌控能力、物流设施建设上占有先机,同时在煤炭物流经营模式上逐步形成了煤炭生产、供应、中转、销售一体化的供应链或产业链,甚至参股矿山、船务公司、海运等业务。铁路发展煤炭物流需依托自身运力优势,逐步扩展物流能力,最终形成涵盖煤炭物流全程的业务链。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煤炭物流发展规划.[EB/OL].(2013-12-30)[2014-01-10].http://www.coalchina.org.cn/detail/14/01/10/00000061/content.html.

[2] 马 达.以物流能力提升铁路整体实力策略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91-94.

[3] 刘传鹏.钢铁企业物流能力优化措施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2 (2):50.

猜你喜欢

煤炭运输铁路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煤炭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
煤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