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三观”教育的新思路

2013-11-28李子君余四华

关键词:三观网络时代大学生

李子君 余四华

【摘 要】“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通过对比传统的“三观”教育,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三观教育现状。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历史性的使命,而处于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任务更加艰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斥着各种信息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的“三观”教育通过网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关键词】三观 大学生 网络时代

一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三观”取向的现状

1.当下大学生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人生态度体现了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行为倾向。人生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也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主要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但是当下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在这个到处充斥着金钱与欲望的社会里慢慢的变得世俗与功利。某些大学生不再去对每天的生活和学习制定计划,课余时间大都荒废掉了,不是谈恋爱就是玩游戏,对自己的未来抱以悲观的态度,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激励他们奋斗的不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金钱。

2.当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第一,思想政治层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中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而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亲眼见证和亲身感受到了祖国改革开放的举世伟业。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学生们多数认为“明天会更好”。他们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对全面建成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大众教育渐渐地替代了精英教育,导致大学生的意识发生了转变,他们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在整体上趋于平稳。他们积极参与,在宽容协调中求发展,以平和、理智的态度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可是也有部分大学生陷入了“权力至上”的漩涡,在政治上具有不健康的心态。

第二,民族观念、集体观念。绝大多数的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勇于献身,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他们以国富民强为己任,希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偏离了主流方向,少数大学生表现出崇洋媚外的心态。此外,绝大多数大学生集体观念强,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对集体抱以不冷不热的态度。公共道德素养不高。

3.当下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当今高校对于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没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导致有些大学生虽然成绩很好,但是道德修养方面层次较低。大学生中迟到早退、点名代到、抄袭作业、没有责任感等现象是屡见不鲜。以下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对老师也不尊重。这些问题,有些人觉得这不是问题,但是这恰恰是最重要的问题,必须纠正才能显示出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品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内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消极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 当下大学生“三观”教育面临着挑战

1.不够坚定的信仰和现实主义价值观

在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受个人利益思想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正在慢慢过渡为“重利益,轻理想”。早已没有了前人们“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的高尚情操。在大学生的学习、就业中体现为急功近利,他们的观点是工作看待遇,专业看热门,学习看老师。当要求他们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得与失,想到的是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

2.价值标准多元化

纵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和人民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也不例外。金钱主义、权力至上、权钱交易、官本位思想已经成了一部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逆向价值观也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冲击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崇拜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信仰庸俗的价值观,他们只在乎与自身利益挂钩的东西,而不考虑社会价值的得失,从而失去了精神支柱,变得思想颓废、道德修养失范。有的甚至良心泯灭,把信仰、信念、理想全抛到一边,被金钱和名利冲昏了头脑,把社会责任、对国家的忠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当成高谈阔论,钱是实的,权是真的,从而迷失了自我,伴随着扭曲的价值观迷失了人生方向。

3.竞争意识增强,但心理脆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问世,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给大学生在面对选择自己的专业和工作上都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高校招生、人才市场机制与竞争模式不健全让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激烈残酷的社会竞争急剧和变化的社会现实面前,一方面,使得大学生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入党、就业方面都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如知识更新加快和学习内容增多使学生学习困难,压力增大,自信心不足;学习费用的经济压力使部分学生心理郁闷;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对前途感到惶恐,一旦在择业过程中受到挫折,或者择业的理想与现实不一致时,往往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交往,产生了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三观教育的思考及建议

1.网络对大学生三观教育的消极影响

第一,心理健康层面。在当今社会中,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满意。有的大学生志向远大却整天夸夸其谈,总想着超越他人,幻想着获得一些成就,其目的是期望能够得到别人的称赞与钦佩,而网络则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很多大学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追求心理满足。他们认为在虚拟世界中获取成功的机会远远高于现实生活。很多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的大学生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受挫或达不到自己的理想。因此,他们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他们一旦从中寻出快乐,就难以从中走出来。上网成瘾已不再是不可思议,他们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长久下来,不但花费了大量金钱,还荒废了学业,摧残了精神,甚至造成心理变态。

第二,人际交往层面。网络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而由于网络的虚拟化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了其社会化的不足,这就导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出现非人性化倾向。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学生变得过度依赖网络,他们利用网络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久而久之,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愈发的淡薄,致使人际关系疏远、亲情隐退、道德冷漠。除此之外,网络的极端开放性和自由性为任何思想和行为提供了生存的可能性,大学生也可能在网上陷入某些非主流的人际交往中,如婚外恋、同性恋、与妓女性交往等。一旦这些非主流的交往形式延续到现实世界,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

2.网络对大学生三观教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三观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通过访问一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还能够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种全新模式的人际关系,这种新的人际关系就是人与电脑之间的平等对话。它通过一个虚拟的空间拉进了大学生的空间距离,帮助大学生拓宽了交际面,同时也造就了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避免了一些没有必要的麻烦。大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去经营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全新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一,思想教育工作者坚定不移地走在时代前列。思想教育工作者是社会主流意识的传播者、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还是社会道德规范的示范者,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此外还必须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时代条件下对思想教育工作者有新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上述条件,还需要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通过网络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大学生的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需要组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能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并了解有关的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

第二,建立“三观”教育的网络课堂。网络教学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以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为主体,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所特有的时空沟通、互动,共享信息的开放、平等的无中心网状环境来发展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交互式集体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以学生个体为本的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将教育融会于受教育者的自然生活之中的教育理念。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和更加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而对于大学生“三观”教育,建立网上课堂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网络环境下充分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加强理论研究,高度重视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牢固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地位,使得大学生走得更远。

第三,规范和加强校园网站。校园网站是学校信息管理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展示学校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师生获取学校最新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个高校相应的建立起本校的校园网站,这就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通过运用校园网站,从而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思想教育工作者积极引导大学生关注和科学有效地利用校园网络,从而使得大学生关心自己的学校,肩负起学校赋予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需要,亦是构建新时代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这个日新月异的新世纪的高校教师,有责任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付征叶.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河南科技,2004(9)

[2]阎宏.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J].潍坊学院学报,2007(1)

[3]梁春梅.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J].成才之路,2009(21)

猜你喜欢

三观网络时代大学生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三观壁画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有用的人,都在读无用的书
网络时代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网络时代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