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下诊治68例宫腔粘连临床疗效分析

2013-11-22蒋敏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8期
关键词:宫腔宫腔镜球囊

蒋敏桥

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宫腔操作手术和各种生殖道感染,使得患有宫腔粘连的患者人数也有所增加,宫腔镜监视下的宫腔粘连分离手是一种微创手术[1],对宫腔粘连患者采取宫腔镜检查及治疗,安全有效,是诊疗水平的革命性进展[2]。本文对68例该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呈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来我院接受宫腔镜手术的宫腔粘连患者68例,年龄为22~41岁。其中25例为经产妇,43例为未产妇。31例患者接受人工流产1或2次,37例患者多于2次。以2001年版《妇科内镜学》为分类标准[3]。本文中所选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粘连程度采取静脉全麻或是骶麻。患者选择膀胱截石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对膀胱进行适量的充盈,膨宫液为含量5%的葡萄糖。B超监护下降安装好的成像系统或者是灌流系统顺宫腔方向放置,在宫腔镜下观察粘连程度、性质以及宫腔形态。粘连程度轻者采取宫腔镜顶撞法将其分离;中、重度粘连需采用宫腔镜电切分离法。宫腔镜形态大小恢复正常,且能够清晰看见双侧输卵管口即为完全分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发现,患者在妊娠期接受的手术操作越频繁,就越有可能出现严重宫腔粘连(P<0.05),见表1。89.71%(61/68)的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减少、紊乱或闭经等月经异常现象,见表2。手术3个月后采用宫腔镜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患者恢复的总有效率为83.82%(57/68),术前患者宫腔粘连的程度越轻,术后恢复效果越好(P<0.05),术前患者的宫腔粘连程度较为严重,术后再次发病的概率为26.32%(5/19),见表3。

表1 患者宫腔粘连程度和孕期宫腔手术操作次数关系表

表2 61例患者的宫腔程度和月经异常关系表(例,%)

表3 粘连程度与术后恢复情况(n)

3 讨论

在一般情况下,子宫内膜出现前后壁紧贴的状态,只要有完整的子宫内膜,就不会出现粘连,尽管在月经时会发生子宫内膜剥脱,但由于只是子宫内膜中的功能层剥脱,仍然有完整的基底层,同样不会发生粘连。若患者具有妊娠、宫腔操作史以及继发感染而造成的子宫内膜损伤,且情况严重,则会产生宫腔粘连。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存在人工流产或药流后刮宫等宫腔操作史,其子宫内膜的基底层都可能受到损伤,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接受手术的患者,手术时刮宫较深,并且无菌观念淡泊,容易造成术后的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宫腔粘连患者也越来越多,以往治疗多是采用传统方法,利用刮勺或是宫颈扩张器等将粘连分离,但其疗效往往难以令人满意。随着近年来宫腔镜技术的革新与应用,在宫腔镜下降粘连分离现已成为该病的治疗标准及常规术式。将粘连去除,使解剖结构恢复同时,避免再度形成粘连是治疗宫腔粘连的原则。使用宫腔镜可在直视状态下对宫腔形态加以观察,准确诊断出粘连的位置、大小及其组织类型,并可有针对性地将宫腔粘连分离或是切除,患者若有生育要求,可对其采取双输卵管的插管通液手术[4]。主刀医师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术中采用B超监护能够有效避免子宫穿孔和损伤器脏的可能性[5,6]。

在宫腔镜直视状态下将有针对性地将宫腔粘连分离或是切除,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正常子宫内膜,避免由盲目分离引发新创伤而造成术后出现新的粘连。目前存在两种手术方式,即机械性手术与能源性手术。在宫腔镜下使用微型剪能够将病灶全部、准确剪除,使治疗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对想恢复生育功能的患者还要进行雌-孕激素的周期性治疗,这有助于内膜的再生与修复。

尽管在宫腔镜治疗后将宫内节育环置入与3个月为人工周期的预防宫腔粘连再度发生的方案具有良好疗效,但也十分有限[7,8]。球囊导尿管持续留置在宫腔内,能够起机械屏障的作用,而冲水气囊则充当了支架,使子宫内膜可顺球囊表面进行修复、增殖[9,10],对治疗中、重度的宫腔粘连效果良好,但仍存在较高的远期粘连发生率。

[1]林金芳,冯缵冲,丁爱华.实用妇科内镜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89-394.

[2]John A,Rock MD,John D,et al.铁林迪妇科手术学.杨来春,段涛,朱关珍.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03.

[3]夏恩兰,李自新.妇科内镜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6-107.

[4]胡美荣,熊煜.官腔镜在诊治官腔粘连中的临床应用.山西医药杂志,2007.36(7):657.

[5]张丹,夏恩兰,盂焱.IUA的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中围医学影像技术,2009,18(3):376-377.

[6]刘玫鴒.官腔镜、B超联合诊断官腔病变的效果分析Ⅲ.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87-88.

[7]劳金美,王庆一,康曼.官腔镜电切术后放置T型节育器预防粘连45例临床观察.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2):166.

[8]唐桂娥.官腔镜联合B超在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应用分析.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5):559.

[9]黄爱清,万亚军.官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治疗重度官腔粘连疗效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74.

[10]李霞.官腔镜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治疗重度宫腔粘连523例疗效观察.成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2(2):127.

猜你喜欢

宫腔宫腔镜球囊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