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常法在门诊口腔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3-10-31姚馨蕙曾宪涛李红文陈艳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5期
关键词:口腔科诊室器械

姚馨蕙 曾宪涛 李红文 陈艳艳

“五常法”是企业的现场管理方法,近年逐步推广使用。“五常法”内容主要包括常自律、常组织、常整顿、常规范、常整洁[1]。“五常法”的根本理念是通过应用这种管理方法从而获取更高的空间,并通过各种机构来改善品质环境,提高管理安全性,增加管理效率,减少管理过程中的意外事故,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2]。本研究采用“五常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观察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口腔科诊疗项目包括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等,门诊人员工作量大,专科护士相对不足,工作无计划性,出现忙乱现象;口腔器械各类型牙钳、根管治疗器械、牙用手机、洁牙机头、一次性消耗品等专科用品琐碎、繁多,摆放杂乱无章;周转快,污染严重,消毒灭菌难度大,存在安全隐患。口腔疾患治疗操作时间长,患者预约、候诊时间长,候诊秩序嘈杂。针对以上问题,作者用“五常法”的原理对口腔科的人、物、环境进行规范改进。

1.2 方法 对口腔科进行现状调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原因并进行论证,对照“五常法”每一项要求,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应用“五常法”审核表对实施的结果进行审核,存在的问题进入下一轮的原因分析。具体做法如下。

1.2.1 常组织 以“人”为中心,从“物”入手为活动目标[3]。将工作场所如诊室、技工室、消毒室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分开布局,人流物流分开;器械归类明确区分为有必要的和不必要的两类,必要的存放在一个柜子内,放在合适的位置,备用器械存放于另一柜子;物品根据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使用频率高的物品放在工作台面上,并定点、定量、分类放置,诊疗台上的物品数量合适,无过期。护士每日一查。

1.2.2 常整顿 对科室人员、物品和环境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联合整顿,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基础。科室各功能区域责任到人,每天按时检查、整顿;设立药品、材料及无菌器械专用柜,各类物品、器械按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统一编号进行整理,按功能合理定位,摆放整齐,使用者一目了然,避免误取误用;改善了诊室卫生环境,避免杂乱无章的现象发生;贵重仪器要专人负责,使用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保养方法等,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1.2.3 常清洁 口腔器械的种类繁多、使用频繁、周转快、污染严重,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图,每天使用后放人1:1500 mg/L84液浸泡30 min再用1:150快速多酶液稀释浸泡10 min,然后超声波震荡清洗干净,擦干后分类包装,强化消毒隔离知识及操作规范。全体医护人员参与诊室环境卫生工作,将工作环境进行有规律的清洁,每位患者治疗完毕,由专管护士及时做好诊室的清洁,每天工作结束后用84液(500 mrVL)擦拭各自的诊疗台,每周开展1次大扫除,清扫那些较少注意到的隐蔽地方,为口腔科创造一个整洁的工作环境。

1.2.4 常规范 制定管理目标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并有效落实,强调采用目视管理方法,使用了透明玻璃柜,物品按种类、数量和摆放位置进行规范,避免堆积和缺失,每次使用后用足量的冲洗液及润滑剂进行冲洗保养,每周由护士进行检查、保养,防止器械关节处、咬合面生锈,最大限度地减少仪器的损耗。将口腔科明确地分为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制定相关措施、制度以保持成果和创新。

1.2.5 常自律 “五常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常自律,通过对每位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及培训,让每位护理人员可按规章制度办事,并定期召开质控会议,通过强化科室规章制度,可让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能够让患者自觉完成本职工作。通过对物品进行整理,能确保物品正确摆放,并能及时纠正及发现问题,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1.3 评价方法 对“五常法”实施前6个月和实施后6个月护理质量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评价比较,主要包括诊室环境、无菌物品合格率、器械准备状态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贵重仪器性能完好率、患者满意率,各项指标总分均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进行录入采用SPSS12.0软件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五常法管理后比较结果发现,诊室环境、无菌物品合格率、器械准备状态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贵重仪器性能完好率、患者满意率值均明显提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五常法”管理实施前后效果比较(%)

3 讨论

“五常法”的实施是对口腔科各门诊包括消毒室、无菌室、更衣室、诊室、库房、清洗间等科室的物品摆放进行规定,同时对于各医疗器械摆放的位置应合理规划,同时应确保诊疗台物品整洁,确保物品摆放整齐,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4];通过五常法知识培训和实践,加强了护理人员工作自律性及责任心,并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自我约束能力,并加强对环境品质管理的服务,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和就诊环境也明显改善;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和各项操作规程正确规范地执行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是不容忽视的,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积极性,并通过整顿对不符合要求的物品进行整理,并对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包装,提高医疗器械包装效率。“五常法”应以组织作为保障,以实施自律作为中心,同时应以反复强调,组织作为实施的保障,并应不断坚持“五常法”,定期对工作进行评估并及时改正工作中的不足,同时应提高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全体护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并改善患者服务效果及质量[5]。

由于护理质量在护理管理中处在核心位置,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将五常法作为工作重点执行,“五常法”能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应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工作质量加以改进,并确保护理质量能有效提高,减少或者避免差错事故等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应降低口腔科感染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五常法”是医疗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改善医疗环境,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疗事故,提高医疗工作效率,提高医院及科室核心竞争能力的技术,可确保医疗护理质量有效提高。

[1] 何广明.现代管理五常法.第6版.香港:明报出版社,2000:5-24.

[2] 李倩华,伍玉琴.应用“五常法”对门诊护士综合素质管理的探索.护理研究,2005,19(11):2518-2519.

[3] 陈玲.“五常法”在手术室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3(1):139-140.

[4] 马珍娟,马月萍.以质量控制形式开展五常法在急诊科的尝试.医学文选,2005,24(4):594—595.

[5] 钱云娟.五常法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122-123.

猜你喜欢

口腔科诊室器械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午后的诊室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门诊口腔科消毒效果与有效干预措施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下江西省口腔科专业住院医师KAP调查研究
护理专案在降低口腔科诊疗器械损坏率中的应用效果
新开的诊室
新开的诊室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