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毒宁联合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

2013-10-31刘继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5期
关键词:热毒体温肺部

刘继民

肺部感染,是指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等引起的肺部炎症,包括肺实质和支气管等部分,其中以肺炎最为常见,是主要的肺部感染形式[1]。当前,对于肺部感染的主要治疗途径既是通过抗生素进行消毒杀菌,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菌株出现耐药性,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也有所下降[2]。为了探讨热毒宁联合抗生素进行肺部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50例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10~50 h,平均 30 h。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并X线检查确诊为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热毒宁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采用头孢菌素类或者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祛痰止咳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20 ml热毒宁加5%浓度生理盐水至250 ml后进行使用,1次/d,治疗期间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特征加强检测。两组患者其他治疗和护理措施保持一致。

1.3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 患者接受治疗2~3 d后,临床症状好转,体温下降,治疗7 d后,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消失;有效:患者接受治疗7 d后,临床症状开始消失或缓解,体温恢复正常;无效:患者治疗7 d后,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未出现明显的改善,体温未出现下降趋势,甚至临床症状加重和体温继续上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算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d)

表1 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d)

注:P<0.05

组别 咳嗽 肺部啰音 体温观察组 3.5±1.5 3.8±1.6 3.6±1.4对照组 5.3±1.4 5.6±2.5 4.2±1.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临床效果对比(±s,d)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临床效果对比(±s,d)

组别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观察组 22 2 1 96.0对照组 15 7 3 88.0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咳嗽、肺部啰音和体温等肺部感染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热毒宁联合抗生素进行肺部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常规单纯抗生素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3 讨论

以肺炎为主的肺部感染疾病,是由病毒和细菌等肺部组织进行感染引发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人类机体免疫系统对炎症感染具有自主的免疫机制,可以对病情的发展和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3]。肺部感染治疗的目的既是帮助人体内在免疫机制恢复有效的应答,对感染进行控制,防止其进一步传播并逐渐进行消灭。常规肺部感染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大量抗生素滥用导致肺炎病原体的耐药性增加,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再理想。

热毒宁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是通过现代工艺从金银花、栀子和青蒿3味中药中提取的精华成分。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热毒宁具有解热、抗病毒、消炎、镇痛、抗菌和恢复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应用广泛。

本组研究表明,热毒宁联合抗生素进行肺部感染治疗,较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见效快,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肺部感染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1] 贺志飚,柴湘平,马芳玉.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外感风热症的临床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4(5):380-381.

[2] 韩在彬,董传海,邢军.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肺炎72例疗效观察.齐鲁药事,2011,27(7):430-431.

[3] 陈霞.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40例临床观察.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5(11):1446-1447.

猜你喜欢

热毒体温肺部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热毒宁注射液中金银花和青蒿干燥工艺过程的批放行标准
热毒宁注射液栀子中间体生产过程中4种成分的测定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验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