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分析

2013-10-25林献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息肉结肠内镜

林献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分析

林献

目的 观察、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78例内镜下予以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者且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等且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护理路径组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低于常规护理组, 而护理满意度达92.31%、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路径;结肠息肉;效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干扰, 结肠息肉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1];对于结肠息肉的治疗目前以内镜下手术切除为主, 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提高手术疗效、同时还能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等, 作者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结肠息肉治疗中,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8例结肠息肉者且均于内镜下予以高频电凝切除术, 其中男54例、女24例, 平均年龄(42.00±3.00)岁, 其中直肠36例、乙状结肠14例、降结肠14例、横结肠8例、升结肠6例, 息肉直径:6 -28 mm, 单个息肉30例、多发性息肉48例;另外将78例内镜下予以高频电凝切除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9例), 且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后, 其结果提示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P>0.05)。

1.2 护理方法 临床护理路径组采取以下护理措施:①住院时, 由责任护士讲解、介绍医院、科室环境、设施、技术、探视制度和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其相关住院须知, 同时通过沟通、宣传等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相互信任的桥梁。②住院第1天, 由责任护士做好入院护理评估, 确定入院前三天无进食过豆制品及奶制品, 并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且根据患者病情和检查结果与主管医生联系, 预约手术时间;同时讲解、介绍内镜下高凝电切手术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包括术前检查目的、意义以及内镜下高凝电切手术较传统手术的优势, 术中手术流程、配合事项, 术后禁食及卧床休息的重要性。③肠道准备, 手术前日进食少渣半流质(忌食豆制品及奶制品), 晚8点口服石蜡油30~100 ml、手术晨7点进食流质, 9点用磷酸钠盐1瓶(45 mg)兑水2000 mg1h内喝完清洁肠道, 后观察排便情况, 排水样大便为好, 若排便达不到水样, 必要时灌肠, 中午后禁食禁水, 保证术前肠道准备成功(所有患者均实施个体化指导);同时再次讲解手术过程、手术时间、术中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等常规术前准备工作以稳定患者情绪、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下午护送患者进内镜检查室进行内镜下手术治疗。④术后返回病房, 由责任护士介绍、指导术后饮食、活动、二便等相关注意事项, 例如饮食方面应禁食48~72 h、少渣饮食7 d, 活动方面除解大小便外尽可能卧床休息3~5 d, ⑤术后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及大便情况, 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穿孔感染表现, 做好护理记录。⑥出院指导:一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常规护理组采取普通的护理模式, 包括入院宣教、指导患者各项注意事项等。

1.3 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采用解放军第148医院急诊科护理部统一制订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方面进行评价, 包括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分析, 检验标准为α=0.05,(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统计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

3 分析

所谓临床护理路径是指临床相关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疾病所拟定的医疗护理服务程序, 该程序主要是针对某个特定疾病所做出的具体顺序、时间和适当的临床服务计划, 该计划能够极大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满足现代护理要求和“人性化”理念且可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质量[2]。

由此, 作者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中且与传统护理方法相比较, 从以上观察结果可知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在疾病和治疗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评分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组患者, 对提高临床疗效和医护依从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因此可明显促进患者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同时经过临床护理路径,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2.31%且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作者认为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中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究其原因, 作者认为是此种护理方法能有效指导护理人员通过每日少量、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疾病等相关知识传输给患者和家属, 使他们更加便于接受, 不仅避免了传统护理的劣势(如护理管理者的监管与评价缺失、填鸭式的知识灌输造成患者难以接受和理解致使护理效果大大降低), 同时又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另外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还可扭转护理人员护理态度,使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且能督促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理论及实践水平。同时经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规范了护理操作、延长了护患间的沟通时间、提升了护理人员服务水平、转变了服务态度且通过该项措施能够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 达到了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了护理的随意性和临床费用等目的[3]。

总而言之, 作者认为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

[1] 罗璐琦,李金妹.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海南医学, 2010,21(4):144-145.

[2] 李亚洁,彭刚艺.护理专业发展丛书之护理管理工作规范.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6:18-19;29-30.

[3] 倪利蓉.应用临床路径对内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5,18(3):320-321.

537000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息肉结肠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