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观察

2013-10-25陈爱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小剂量阿司匹林脑梗死

陈爱军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观察

陈爱军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统计分析本院神经内科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使用不用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 大剂量组患者48例口服300 mg阿司匹林, 小剂量组患者48例口服100 mg阿司匹林,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 治疗一疗程后, 大剂量组的总有效率(81.3%)比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62.5%)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的不良反应率(25.0%)与小剂量组的不良反应率(1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300 mg/d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小剂量100 mg/d的疗效好, 患者病情可明显改善, 且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值得临床上推广。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急性脑梗死;疗效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诸多因素相互叠加反应最终对机体造成损伤的神经系统疾病, 它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有研究表明, 机体内血小板活性的异常增高是诱发动脉内早期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活性药物是阿司匹林, 但其临床最佳服药剂量一直存在争议[2]。本文统计分析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河南省尉氏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使用不用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比分析其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神经内科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 均经相关检查确诊, 符合王维治著《神经病学》[3]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大剂量组, 男32例, 女16例, 年龄在41~76岁, 平均年龄61.3岁;小剂量组, 男32例, 女16例, 年龄在40~80岁,平均年龄62.1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大剂量组:入院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次, 1次/d, 4周一疗程。小剂量组:入院即口服阿司匹林100mg/次, 1次/d。同时给予丹参注射液和胞磷胆碱注射液静脉滴注,合并有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 合并有高血压患者给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同时给予其他脑细胞保护剂等。对于老年患者出现腹部不适、血压异常升高、反酸等消化道病症时, 可给予其奥美拉唑进行预防性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4]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60%~100%, 病残程度 0~2 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30%~59%, 病残程度3~4 级;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30%或死亡。总有效 =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治疗一疗程后, 大剂量组显效21例,有效18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81.3%;小剂量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 无效18例, 总有效率62.5%。其结果具体详见表1。其结果表明大剂量组的总有效率(81.3%)比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62.5%)高,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两组产生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见表2。经过统计分析, 两组在产生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对比结果[n(%)]

表2 两组产生不良反应情况[n(%)]

3 讨论

脑动脉管壁粗糙、管内皮细胞损伤、管腔狭窄和血小板聚集等多种因素导致血管腔严重阻塞, 影响脑血液的正常供应, 导致缺血中心区和缺血半暗带动态病理性和生理性损伤而发生急性脑梗死[5]。因此, 解除血管阻塞使血管再通, 及时恢复脑血管血液循环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急性脑梗死发生6h后, 机体内会生成大量的自由基, 将诱发瀑布式连锁反应, 进一步恶化患者的病情, 后果严重。现代循证医学证实: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具有使血小板环氧合酶乙酰化的作用[6], 是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 能够减少血栓素A2(TXA2)合成, 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 且在脑梗死早期和后期均能发挥保护神经的作用。

近几年来研究发现, 大剂量的阿司匹林(300 mg/d)同时还具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抗动脉硬化、抗氧化、抗自由基等功效, 而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由于药物浓度较低, 则很难达到上述效应。但阿司匹林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对机体有一些刺激作用, 会诱发胃肠道刺激病症, 甚至大便隐血阳性, 因此, 在使用此药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适时调整药量。本文中治疗4周一疗程后, 大剂量组的总有效率比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高,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短期应用300 mg/d阿司匹林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且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上推广。

[1] 林文华,吴江.炎症对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 24(6):750-752.

[2] 史宝柱.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比较.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 (9):1224.

[3] 王维治, 罗祖明.神经病学.5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9-141.

[4] 冯小芳.纳洛酮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社区医学杂志, 2011, 9(1):29.

[5] 岳亚敏, 乔柏.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2):7-8.

[6] 赵真, 包正军, 罗霄鹏, 等.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2, 19 ( 3):171-172.

475500 河南省尉氏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小剂量阿司匹林脑梗死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