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抢救危重病182例临床分析

2013-10-25徐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危重病急诊室死因

徐欣

急诊抢救危重病182例临床分析

徐欣

目的 探讨分析急诊抢救危重病发病年龄、疾病种类、死因分布。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本院进行急诊抢救的危重病患者182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归纳分析本组患者的发病年龄、疾病种类、死因分布。结果 本组患者共182例, 抢救成功162例, 死亡20例, 抢救成功率为89.0%;急救抢救危重病患者以60岁以上患者为主;心血管疾病、外伤、脑血管疾病占抢救疾病的前三位;急诊抢救危重病中死亡原因的前三位分别为外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结论近年来急诊抢救的患者数呈增多趋势, 其中以心脑血管疾病和外伤为主,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急诊技术、加强交通管制对降低非正常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急诊;危重病;临床分析

急诊科死亡患者病情重、变化快、预后差、死亡年龄分布广泛、病种分布多[1]。因此急诊科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起到关键作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急诊抢救的危重病患者182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其年龄和性别分布特点、抢救疾病分布特点、死亡原因分布特点, 为急诊危重病患者抢救提供基础,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本院进行急诊抢救的危重病患者18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各类危重病急诊抢救标准[2]。其中男122例, 女60例,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418, P<0.01)。急诊抢救病人年龄2~87岁, 平均年龄为(50.2±15.3)岁, 其中<10岁患者3例,11~60岁患者118例, >60岁患者61例, 可以看出急救危重病患者以60岁以上为主。

1.2 方法 对本院急诊室抢救及急诊室抢救后转至其他科室的危重病患者18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其性别、年龄、抢救结果、疾病病种分布、死因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2 结果

2.1 抢救结果 本组患者共182例, 抢救成功162例, 死亡20例, 抢救成功率为89.0%。

2.2 抢救疾病分布 在本组急诊抢救的危重病患者182例中, 心血管疾病55例、外伤48例、脑血管疾病37例、呼吸系统疾病24例、中毒12例、其他6例。从本组结果可以看出心血管疾病是急诊抢救的主要病种。急诊抢救危重病抢救病种分布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急诊抢救危重病抢救病种分布

2.3 死因分布及死亡患者存活时间 本组急诊抢救患者共 182例, 其中20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 死因分布为外伤7例,非外伤13例, 其中心血管5例, 脑血管3例, 中毒3例, 呼吸道疾病1例。从本组结果可以看出外伤是导致急诊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7例外伤患者中包括交通伤4例、坠落伤2例、钝锐器伤1例, 死亡患者年龄23~58岁, 平均(41.8±16.5)岁。由于非外伤致死患者13例, 年龄48~87岁,平均年龄(63.5±17.8)岁。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外伤致急诊抢救危重病死亡以青壮年为主, 非外伤致急诊抢救危重病死亡以老年为主。本组20例死亡患者中, 到达急诊室时已无心跳及呼吸并且双侧瞳孔散大固定的2例, 其中送达<0.5 h和0.5 h

3 讨论

急诊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 病种复杂多样, 病情发展快,因此需要急诊室医护人员在抢救时最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诊断, 进行最有效的就治。急症抢救患者年龄分布在各个年龄段,但是以青壮年和老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 急诊抢救病例数呈增长趋势, 本组182例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中, 60岁以上患者占到33.5%。目前, 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 老年人在总人口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体机能衰退,加之生活水平提高,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急症。本组182例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中, 心脑血管患者占到总数的54.5%。因此加强关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健康讲座, 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知识, 提倡合理膳食, 减少肥胖, 保持乐观开朗避免紧张焦虑在降低心脑卒中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建筑业和交通的迅速发展, 大量青年劳动力工作在第一线, 造成青壮年因交通伤、坠落伤、钝锐器伤等创伤进行急诊抢救逐渐增多[3,4]。本组182例患者中外伤患者占到26.4%, 外伤致死患者占到全部死亡患者的35%。

根据急诊危重患者的特点、年龄分布、病种分布、死亡原因等特点, 急诊室需要配备一支抢救技术精湛的专职医护人员, 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急救常用设备, 并掌握处理创伤、脑出血、脑外伤等知识和技巧。急诊室危重患者病种复杂,涉及科室较多, 应协调其他科室辅助急诊科以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

[1] 王一镗.实用急诊医学.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伏军贤, 李景梦, 刘丹平.综合性医院应对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业的探讨.中国医院管理, 2005, 25(12):43-45.

[3] 宋祖军, 马俊清, 路伟, 等.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9, 18(12):1299.

[4] 陈兵, 尹延庆, 彭浩, 等.道路交通伤致重型颅脑损伤23例临床分析.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9,665-667.

475000 开封,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危重病急诊室死因
病人来啦,快抢救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对在急诊室接受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2016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居民死亡现况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打的
死因
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检测的意义
生活急诊室